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每当人们谈起收藏品,大多数人首先想到的都是“物以稀为贵”这句话。的确,稀有古董在近几年的拍卖市场上一路走俏,竞拍价格越来越出乎人的意料。然而,尽管如此,市场上存世量较大的那些现代名人字画价格,却多数超过了这些稀有古董和精品古币。名人字画的收藏价值到底在哪里?为什么许多著名藏家都非常钟情于这些作品?这种奇怪的现象虽然让人不得深思,却备受人们瞩目。 近日,上海金堂拍卖有限公司向大...
1955年,新中国粮票正式发行,从此,中国开始进入各种各样的“票证时代”。 粮票以其特殊身份登上了中国经济的历史舞台,并逐渐成为百姓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因而它被称作“第二货币”、“命根子”。 直到1993年,国家粮油价格放开,走过38年历程的粮票,终于“寿终正寝”,退出历史舞台。 “民以食为天”,在实行粮票制度的计划经济时代,没有粮票几乎寸步难行。 粮票成为城镇...
日媒称,5月18日,日本兵库县南淡路岛市教育委员会宣布,在该市的“入田稻荷前”遗迹中出土了三枚被称为“货泉”的青铜币。 据日本经济新闻网5月19日报道,这种货币于公元14到40年间在中国铸造,并于弥生时代(约公元前300年至公元后250年)传至日本。 报道称,南淡路岛市教委表示,包括本次在内,日本国内共发现179枚“货泉”,但像本次这样数枚钱币呈重叠状态被发现的情况极为罕见。 南...
当地时间5月22日上午,中国—中东欧文化遗产论坛在塞尔维亚首都贝尔格莱德开幕。国家文物局局长刘玉珠与塞尔维亚文化与媒体部部长弗拉丹•武科萨夫列维奇、中国驻塞尔维亚大使李满长共同出席开幕仪式并致辞。 刘玉珠在致辞中祝贺论坛召开,表示论坛是落实中国-中东欧合作《里加纲要》的实质举措,也是促进中国—中东欧人文交流的对话平台。中方相信在各方共同努力下,论坛一定能够开辟中国—中东欧国家人文交流的新途径...
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当天,历时4年多修建完成的省博物馆二期工程正式对外开放。 提到博物馆,记者了解到,在海南,大大小小的博物馆有30多家,其中包括不少特色博物馆。这些博物馆独具特色,藏品妙趣横生。 乐东“白沙河谷”博物馆 六旬翁倾尽积蓄收藏古物4000余件 在乐东黎族自治县佛罗镇白沙河边的桥头旁有一个生态园,庭院门前放着一块巨石,用红漆写着“白沙河谷”四个大字。走进白沙河谷生态...
据中国之声《全球华语广播网》报道,每年的5月18号是“国际博物馆日”,在这天,全球各地的博物馆都会举办庆祝活动,号召人们更多地了解博物馆,走进博物馆。但是,除了我们熟知的国有博物馆以外,你去过民办博物馆吗? 据统计,中国2016年非国有博物馆的数量占全国博物馆总数的26.6%.这些民办博物馆承载了诸多独具个性的文化,有的还填补了公立博物馆难以触及的空白,比如对于散落在民间文博品的搜集、整理、...
近日,中国科学家针对寒武纪早期三叶虫——宜良红石崖虫的一项研究表明,三叶虫与节肢动物门有颚类的亲缘关系更近。这为长期存在争议的三叶虫演化问题提供了最新的研究资料。 宜良红石崖虫化石发现于云南昆明附近寒武纪早期地层中,是继云南寒武纪澄江生物群中发现中间型始莱德利基虫后,在中国发现的保存形态完整腿肢的第二种三叶虫。 负责这项研究的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赵方臣介绍,现生的节肢动物主...
5月18日是第41个国际博物馆日。360件(套)文物藏品当日在首都博物馆举行的《美·好·中华——近二十年考古成果展》上集中亮相,许多文物第一次离开故土,首次进京展示。 “十二五”以来,我国文物考古工作成绩斐然,此次展出的文物均是“美中选美”。据文物专家介绍,此次展览集中展现了中国考古事业自1996年以来取得的最新成果。展品从全国200多座考古遗址、800多件文物中选出,汇集中国21省的49家...
今年5月18日是第41个国际博物馆日。由国家文物局、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中国博物馆协会、北京市文物局承办,北京地区各博物馆参与的2017年“5·18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活动开幕式18日在首都博物馆举办。这是北京市首次作为“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 开幕式上,“王后·母亲·女将——纪念殷墟妇好墓考古发掘四十周年特展”等20项展览分别荣获“第十四届(2016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
5月18日,观众参观“美·好·中华——近二十年考古成果展”。本报记者 卢 旭 摄 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这一天,除了在京启幕的中国主会场活动异彩纷呈,各地广泛开展的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特色活动也亮点频现,助力文物活起来,吸引更多民众走进博物馆、了解博物馆、爱上博物馆。 今年5月18日是第41个国际博物馆日,由国家文物局、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17年“5·18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
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中国多地掀起“博物观史”热潮。 文物大省山东当天上线可移动文物数据库综合管理服务平台。该平台设有文物资源总目录,可实现文物资源动态管理。山东省文物局副局长周晓波表示,该平台是中国首个数据量最大、功能最完善、正式向社会公众开放的省级可移动文物平台。 当日,明代官窑瓷器展也在山东博物馆举行,展出明代官窑瓷器213件组、400余件。该展览集合故宫博物院、景德镇陶瓷考...
战国的漆木架鼓、商代的提梁铜壶、唐朝的三彩俑……360件(套)文物藏品5月18日在首都博物馆举行的《美·好·中华——近二十年考古成果展》上集中亮相,许多文物是第一次离开故土,首次进京展示。 本次展览汇集了中国19个省(区、市)的49家考古所、博物馆及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的360件(套)藏品,以时代为轴、以美学和哲学为线展开叙事,其中许多藏品从未在收藏地以外的地点展览展示。 据文物专...
图为18日在山东博物馆广场西侧,来自故宫博物院的专家为山东民间收藏者鉴定文物。山东省博物馆摄 “开元通宝,真的。”“光绪元宝,真的。”“清代花钱,真的。”来自故宫博物院的铜器文物鉴定专家丁孟5月18日上午都在忙“点钞”。另外四位书画、玉器、瓷器、珐琅和漆器类文物鉴定专家同样忙于鉴定山东民间收藏者带来的“传家宝”。 山东民间文物收藏的热度于国际博物馆日,在济南举行的文物专家鉴定会上集中“...
“这枚‘右丞相印’封泥,是秦代高级别官印的封泥,也是秦‘三公九卿’制度的重要物证。”西安中国书法艺术博物馆馆长庞任隆5月16日对记者说。 秦封泥学术研究成果新闻发布会5月16日在西安举行,通过对秦代封泥所进行的研究,揭开了一系列历史地理研究中的难题。 封泥也称“泥封”,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文书的封缄形式之一。书写有文字的竹简或木牍被捆扎之后,在绳结处敷以特制的胶泥,再在胶泥上...
因历史原因,日本传统艺术受中国文化和佛教思想的影响极大,日本人对中国文化遗产是非常推崇和敬慕的。日本藏家非常喜爱收藏中国字画,以山水、花鸟、人物及书法作品为主,其中清代作品最令日本人喜爱。清初的傅山、王铎、张瑞图以及金石家丁敬、黄易、徐三庚、吴昌硕的书法篆刻及清代的文人画,是日本字画收藏家的主要收集对象。近代如张大千、黄宾虹、齐白石等诸多书画家的作品在日本亦有不少人收藏。 《鹤寿》 ...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