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西安·李树浪 当中国进入青铜时代以后,青铜文化艺术迅速发展并且很快达到顶峰,形成了齐全的门类,包括青铜容器、乐器、兵器、车马器、杂器等。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龙文化是相当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在远古时代,龙就被先民视为神灵祥瑞,长期以来受到世人的顶礼膜拜。经、史、子、集四大类书中记载了许多龙的传说和先贤古圣对龙的崇拜、敬畏。民间关于龙的神话故事可谓世代相传,龙的各种形象也以绘画、雕塑、铸刻等艺...
西部网(陕西广播电视台《新闻联播》记者 赵景辉)宝鸡石鼓山西周贵族墓青铜器提取今天(7月5日)结束,共有20多件大型青铜器和几百件车马器被取出保存。其中一件盛酒的青铜器——提梁卣里,或许还存有千年陈酿。 今天提取的是墓室北侧的三个壁龛,其中的青铜器大都是酒器。这个形似酒壶的叫提梁卣,是用来盛酒的,虽然历经了3000多年,但当考古人员轻轻晃动时,竟然听到了里面的声响。是土的声音还是什么? 考...
随着考古发掘工作的有序进行,陕西省宝鸡市石鼓山西周贵族墓考古队5日在清理青铜器时,意外发现距今三千年的青铜器上铸有“万”“父乙”等铭文,从而为提示商末周初的墓葬制度和中国青铜时代的演变等提供了最新珍贵资料。 参与考古发掘的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王占奎介绍,除了西壁龛内青铜盘上铸有“臣、癸、先”三个字和一个族徽之外,在东壁龛的...
陕西省宝鸡市政府26日披露,今年3月、4月和6月,该市渭滨区石鼓镇石嘴头村先后发现西周贵族墓葬,截至目前,出土商末周初青铜器200余件,其中铜尊、卣、罍保存完好,造型纹饰精美。铜尊带鋬,铸有族徽和铭文,在当地为首次出土。这是30多年来中国商周墓葬考古的一次重大发现。
昨天,陕西宝鸡西周古墓葬考古发掘出大量青铜器。虽然已经埋藏在地下3000多年,但这些青铜器依然保存完好,图案精美、纹路清晰。央视截图 宝鸡西周古墓发现大量青铜器 晨报讯(记者 王歧丰)连日来,陕西宝鸡渭滨区石鼓镇西周古墓葬考古发掘吸引了社会各界的目光。昨天,考古工作者又在墓葬中发掘出带有铭文的青铜深腹盘和保存完好的兽面青铜鼎。目前古墓葬中已清理出数十件青铜重器和一批车马器、兵器等文物。 记者...
北京 贾文熙 2.目前了解国内外有彩饰的部分商周青铜器 (1)商晚期青铜爵,南阳十里庙出土,出土时腹部纹饰满填泥状物红漆。(2)商晚期青铜鼎六件,信阳罗山天湖墓地出土,纹饰填黑漆,色彩格外醒目。(3)商晚期青铜卣,信阳罗山天湖墓地出土,纹饰填黑漆。(4)周晚期青铜鬲西,平顶山应国墓地95#墓同时出土4件。鬲的沿口平宽,上有一道铭文,铭文字口深,刻道上下垂直规整,外腹壁的纹道同样...
连日来,考古专家对陕西省宝鸡市石鼓山西周墓葬进行持续发掘,目前这一发掘出现了新进展。考古工作者在对青铜器小件进行打包提取过程中发现了一只残损的鼎和一个青铜矛,这是青铜矛首次在西周早期墓葬中出现。 7月3日上午,宝鸡市考古人员在墓葬西北侧二层台上清理车马器时,发现土层中露出鼎的一只足,经过深入清理,一只倒扣着的鼎出现在工作人员眼前。这只鼎体量较小,略有残损,与之前在西北侧壁龛中发现的一只鼎样式、大...
名称:人面牛纹大铜罍 名称:西周 尺寸:通高79厘米,腹径41厘米 罍盖的顶端浮雕成四面人形面容,造型饰纹犹如头上戴冠的人面,与广汉三星堆青铜立人像的头饰有几分相象,使人猜测它们之间是否存在某种渊源关系。盖身反时针饰前蹄下跪侧面同向的四个牛纹,罍双耳为圆雕牛头形,而牛身一分为二饰于肩两侧,两牛尾之间再饰一牛头,腹下另饰一小牛头形耳。所有的牛纹都采用比较写实的圆雕或高浮雕塑造;...
2012年7月4日,新加坡樟宜国际机场,人们欣赏一个巨大的动力结构。据称,这是世界最大的动力装置艺术,这个叫做“动态雨”的装置是由德国团队使用1261颗青铜“水滴”制造而成,通过缓慢的流体运动而变换不同形状。
青铜甗内壁发现一个“万”字符号 考古人员提取墓室东侧壁龛的青铜鼎时,接手的考古专家激动地迈步向前 本组图片由本报记者 赵航 摄 万字,像一个巨螯屈尾的蝎子形状,其本义是指蝎子。此字后来借用为数词,十百为千,十千为万;又极言其多,如万物、万象等;又引申为极其、非常、绝对等义。 宝鸡市石嘴山西周古墓考古发掘昨日进行到第13天,考古人员分别对墓室东西两侧...
本报宝鸡讯(记者 赵航)宝鸡市石嘴山西周古墓考古发掘昨日进行到第13天,考古人员分别对墓室东西两侧及北侧壁龛的13件青铜器和1件指向族属关系的陶器进行提取。 在提取西侧壁龛的青铜盘时,考古人员在盘底发现有“臣、癸、先”三个字和一个族徽,随后又在东侧壁龛提取的青铜甗(yǎn)内壁发现一个“万”字符号。据专家现场分析,墓室所出现的青铜器多系商代器皿,但是青铜甗上出现的“万”字是否就是墓主的族姓,目...
青铜甗内壁发现一个“万”字符号 考古人员提取墓室东侧壁龛的青铜鼎时,接手的考古专家激动地迈步向前 本组图片由本报记者 赵航 摄 万字,像一个巨螯屈尾的蝎子形状,其本义是指蝎子。此字后来借用为数词,十百为千,十千为万;又极言其多,如万物、万象等;又引申为极其、非常、绝对等义。 宝鸡市石嘴山西周古墓考古发掘昨日进行到第13天,考古人员分别对墓室东西两侧及北...
石鼓山西周墓葬的发掘工作已进行了六个昼夜,挖掘的盛况迅速吸引了中央电视台、人民网、新华网、陕西电视台、西安晚报、三秦都市报等各大媒体聚焦。通过媒体快速、持续、密集的报道,宝鸡“青铜之乡”的文化魅力再次展现于世人眼前。 同时,文物专家们精心研读出土文物的信息,获取了大量宝贵的资料。我们专门采访了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副院长陈亮,请他以丰富的西周青铜器研究经验,对这次出土器物的纹饰...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