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大铜章收藏在徽章收藏领域中一直属于小众收藏,国内的大铜章收藏从上世纪70年代末才起步,但随着近几年大众对铜章的认知度提升,铜章收藏也逐渐升温。广东收藏家协会徽章专业委员会会长周祖赞几十年来就收藏了500多枚大铜章,据其介绍,广东专门收藏大铜章的藏家寥寥无几,但大铜章的升值空间已经被逐渐挖掘,他手上有一套12生肖大铜章,从1998年发行第一枚生肖虎开始,等了12年才收齐,现在整套价格超过10万元。 ...
津城铜墨盒收藏家安秉武说,从产生到现在,铜墨盒不过200年历史,收藏铜墨盒应该先考虑买老盒,但是由于旧时刻铜艺人的水平有高有低,所以收藏时要去粗取精,从精品下手。 安秉武介绍说,刻铜圣手陈寅生的作品代表了刻铜工艺的最高水平,也是市场上收藏者苦心追求的对象。市场的大量需求刺激了造假者对其作品的仿制,所以市面上落款为“寅生刻”的作品中赝品极多,收藏者购买时必须去伪存真。 随着铜墨盒市场行情的逐年上...
记者昨日从宁乡县相关部门获悉,目前炭河里遗址公园正在抓紧博物馆陈列布展、遗址本体抢险保护工程、环境整治、村道硬化等项目建设,力争博物馆今年年底实现试营业。 据悉,目前,炭河里青铜文化博物馆工程主体已竣工,外墙装饰、广场、停车场和“一坝两河”等工程接近尾声,“一路两桥”工程正在推进。 炭河里遗址位于宁乡县黄材镇寨子村塅溪与沩水交汇的台地上,炭河里西周古城遗址石碑面积约20000平方米,在此不仅发...
近日,垣曲县博物馆对外公布,该县半年前从一东汉残墓中发掘出的文物,经专家初步鉴定为汉代铜权,也就是秤砣。此铜权为研究我国古代历史、政治、经济、文化、计量的珍贵实物,还可佐证我国古代衡器和青铜器发展史,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和历史研究价值。 2014年8月,在垣曲县尾矿库扩建工程中,库区东北段黄土断崖惊现一东汉土穴残墓。县博物馆工作人员对此墓进行了抢救性清理,此墓尸骨无存,唯余墓室一角,所幸出土铜器两...
“霸”是其国名,“霸”国未见于传世的文献记载,根据出土文物铭文资料显示,“霸”与晋、北燕、芮等国曾有往来。大河口墓地为之前在其他各处发现的“霸”器找到了真正的归宿。大量带“霸”字铭文的青铜器以无可辩驳的事实证明了一个史书阙载的古国——霸国的存在,随之出土的丰富的文物展示出了霸国独具特色的文化。大河口墓地的发现为研究西周分封制度和西周史提供了重要资料,对探讨诸侯制度、礼乐制度、宴饮礼仪等具有重要意义...
铜镜起源于先秦时期,直到明清时期玻璃镜传入后才被取代。在约4000年历史长河中,铜镜见证了中国社会的变迁。昨日,三峡博物馆举办馆藏铜镜展,展出该馆收藏的170余面铜镜,最早的是战国时期的。据介绍,这些铜镜只是三峡博物馆馆藏的一部分,实际上馆藏总数超过700件。此次铜镜展将持续到10月8日,市民可免费参观。 西汉 星星围着太阳 反映:古人眼中的天文星象 星云纹镜多出现在西汉时期,上世纪50年代...
目前市场上大量的赝品应运而生,文物鉴定的要点如下: 1、古铜手炉基本上是手工制作的,而仿品绝大多数均是浇铸而成的。因此古铜炉可以从底足与炉身的连接处看到细小的焊缝,而仿品因铙铸而成,没有焊缝,炉底与炉身浑然一体;炉盖的做工也是如此。另外古铜炉的网眼做工与仿品也不一样。 2、古铜手炉常见锈色有绿锈、红锈、黑锈、紫锈等。仿品的锈色,不论何色,多深浅不匀,不能与器体融合,用手摩娑没有滑爽...
“莫使金樽空对月”、“金樽美酒斗十千”……在历史长河中不知有多少文人墨客人以酒解忧、以酒入诗。中国是酒文化的发祥地,谷类酿成酒,始于殷。而用来盛酒的青铜器皿也盛行此时。殷商时代的青铜酒器形制丰富多样、造型独具匠心。通过观察古代各种各样不同用途的酒器,不免让后人惊叹于古人想象丰富的艺术魅力。而酒文化与青铜文化交融悠悠绵长,更为中华民族文化留下了深厚的积淀。 青铜盛酒器 四羊方尊 ...
青铜器铭文,亦称金文,指铸刻在青铜器物上的文字。 青铜器铭文是中国初期书籍形式之一。 青铜器大约行用于商、周至西汉,是当时统治阶级贵族的专用品。 青铜器种类很多,大体可分为礼器、乐器、兵器、食器及其他日用器具。 青铜器中的礼器也称为“吉金”,像各式各样大小不同的鼎,被贵族视为传家宝和国家权力的象征,所以也称为“重器”。 春秋战国时期,凡消灭一个国家,一定要“...
扬州出土的圈带蟠虺纹镜主纹外饰以内向十六连弧纹,为扬州少见,具有特殊性。内向十六连弧纹是内区辅助纹样,以后被草叶纹镜和星云纹镜镜缘移用。扬州西汉武帝前后墓葬出土的蟠螭和蟠虺纹镜,镜身保持着轻薄感(厚0.2厘米),并保留地纹,而盛行的草叶纹镜和星云纹镜镜身则显厚重(厚0.3-0.5厘米),至此复杂的地纹已被淘汰。 草叶纹镜和星云纹镜扬州出土数量较多,均属于西汉铜镜一大类别。其中草叶纹镜类细分...
人物故事镜在铜镜的背面铸造以人物故事图案的纹饰,其题材包罗万象,神话故事、儒释道、民间传说等等无所不包,如东汉时期的东王公西王母镜、神兽故事镜,唐代的真子飞霜镜、王子乔吹箫引凤镜等。笔者选取自藏的三面宋、辽、金时期人物故事镜,与读者分享。 宋代许逊降龙镜 许逊(239——374年)晋道士,汝南(今河南汝阳)人,字敬之,号许旌阳。按《十二真君传》:“许真君名逊,字敬之,本汝南人也。祖...
盛行于清代中晚期,集书画、雕刻艺术于一身的铜墨盒备受古今文人的青睐。如此有文化气息的铜墨盒在选购时应该注意什么? 首先看外形。虽说铜墨盒被人们称为“铜皮铁骨”,但盒盖部分的边缘材质比较薄,很容易损坏。目前市面上流传下来的铜墨盒大部分都已被使用过,墨汁残留在盒内令经过数十年的铜墨盒更容易被腐蚀,尤其是脆弱的边缘、四角很容易开裂,因而藏友们在购买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墨盒盖边缘是否有损裂。 其次瞧工艺。...
图为15世纪明永乐铜鎏金怖畏金刚佛像,成交价为89.3万美元(约合人民币554万)。图片来源:邦瀚斯。 中国文物网3月19日编译报道:3月16日,邦瀚斯印度、喜马拉雅和东南亚艺术专场拍卖会最终以573万美元(约合人民币3548.8万)圆满落槌。当天拍卖现场座无虚席,场面异常火爆。诸多精致绝美艺术品都表现不俗,取得骄人成绩。其中,喜马拉雅艺术品备受瞩目,掀起一阵阵竞拍热潮。 一尊15世纪...
山西省垣曲县博物馆18日发布文物新发现,在当地一座东汉土穴残墓出土的文物中,发现一件距今千年的铜权(即“秤砣”),此物为研究中国古代历史、经济、文化的珍贵实物,可佐证中国古代度量衡和青铜器发展史。 2014年8月,垣曲县尾矿库扩建工程中,库区东北段黄土断崖出现一东汉土穴残墓。当地博物馆工作人员对此墓进行抢救性清理,此墓尸骨无存,唯有墓室一角出土铜器两小件。 一件为兽钮铜印章,阳刻篆体“秦宗私印...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