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松阳县位于浙江省丽水市,至今仍保留着百余座格局完整的传统村落和“山水—田园—村落”的自然与文化格局,其中50个村落被列入中国传统村落,被国家住建部授予“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示范县”,被国家文物局列为传统村落保护利用试验区。 为此,松阳县一直在探索整体保护、在保护利用和传承中发展的新路子。根据县委县政府的工作部署,为充分挖掘、展示全县自然、历史、人文等资源,松阳县从2014年启动规划“全县域生态(...
中国古代书籍的装帧形式历经简策、帛书卷子装、卷轴装、经折装、梵夹装、蝴蝶装、包背装、线装的演变,这既与书籍的制作材料、生产技术的发展变化有关,又与古人书籍保护的理念不断强化紧密相关。本文仅就中国古代书籍装帧形式的演变与书籍保护的关系,略加剖析,不当之处敬请方家教正。 一、简策 中国古代书籍的装帧始自简策。在纸发明之前,甚至在纸发明以后数百年间,也就是从商周到东晋的数千年中,中国古代书籍主要...
金秋十月的吐鲁番盆地,天高云淡。这里是古代丝绸之路上的一块收藏了无数遗珍国宝的荟萃之地。 10月29日,“丝绸之路出土民族契约文书研究”国际学术论坛在吐鲁番市博物馆学术报告厅如期召开。此次论坛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局、吐鲁番市人民政府、武汉大学主办,武汉大学出土文献与传统经济研究所承办,吐鲁番市文物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学研究院、吐鲁番市博物馆协办。来自国内外高校和科研学术单位的60 余名专...
【摘要】视觉文化研究作为一个跨学科的领域,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在这个时期,作为视觉文化奠基的各种学科研究,诸如电影学、人类学、符号学、艺术学、心理学等都有了很成熟的理论体系,为视觉文化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在视觉文化研究中,人类文明早期(包括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的文字、壁画、歌舞等原始艺术所体现出来的视觉文化无疑是值得引起我们思索和探究的。本文笔者准备基于早期原始社会的壁画、服饰、舞蹈、...
著名书法家刘俊京养生书画展研讨会现场 躁动时代中的纯真坚守 10月17日,“刘俊京养生书画探索研讨首展”在国学典籍馆举办,不但展出刘俊京先生新近创作的99幅养生主题书画作品,而且与以往的展览不同,本次展览应刘俊京先生之嘱奉行“节俭办展、简化程序、看淡形式、务实交流”的原则,没有举办开展仪式,也谢绝了祝贺的花篮,以正式而严肃的研讨形式,邀请了学者、医者、书者就此进行探讨。研讨会火花四射,思想...
10月11日,安徽水下考古调查项目在黄山区太平湖水域正式开启。本次调查,经国家文物局批准,由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合作实施的内陆水域水下考古项目,为期20天,分为水下声纳探测和潜水员下水考古两个部分。 太平湖是安徽省最大的人工湖,自上世纪70年代蓄水以来,水下淹没多处古村镇。这些古村镇布局基本没有受到现代化建设大潮的影响,更大程度上保留了明清时期的特征。在其他地区的...
为期两天的考古资产保护利用盘龙城论坛于10月10日上午在湖北省武汉市隆重开幕,来自38家考古科研机构、政府部门、文博单位的60余位领导、专家、学者出席了本次论坛。十几位学者围绕田野考古发掘与文化遗产保护、实验室考古、考古遗址保护展示的理念与措施、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与管理、考古发掘出土文物的保护修复、考古资产保护的宣教和奖励机制六大主题进行专题演讲。学者们从不同的个案出发,层层解读考古资产保护的核...
近日,记者从黄山市黄山区有关部门了解到,省文物局将于10月中旬对太平湖(陈村水库)进行水下考古,此次考古将利用现代科技物探设备,对太平湖水下的广阳城旧址、秧溪街旧址、摩崖石刻等进行探测,并召开考古座谈会,对考古成果进行充分交流。 去年3月,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会同国家博物馆水下考古研究中心,联合组成水下考古队进入太平湖水域,正式开展水下古城考古研究,探究其古建筑遗址分布情况等,这也是针对太平湖水下古...
9月25日,记者从黄山市黄山区有关部门了解到,省文物局将于10月中旬对太平湖(陈村水库)进行水下考古,此次考古将利用现代科技物探设备,对太平湖水下的广阳城旧址、秧溪街旧址、摩崖石刻等进行探测,并召开考古座谈会,对考古成果进行充分交流。 去年3月,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会同国家博物馆水下考古研究中心,联合组成水下考古队进入太平湖水域,正式开展水下古城考古研究,探究其古建筑遗址分布情况等,这也是针对太平湖...
《湖南社会科学》2015年04期 【摘要】中国是世界茶叶的原产地,也是历史时期茶叶生产大国和茶产品出口大国,形成了多条内涵丰富的茶路线性文化遗产茶路,极富开发利用价值。湖南省地处长江以南的江南内陆腹地,其自然生态环境适合于茶树生长,自古产茶,并多名茶,至今仍为产茶大省和茶叶出口大省。但茶园多分布于边远山区,茶叶运输方式水陆兼行,积淀了深厚的茶路文化遗产资源。尤以益阳茶路及其茶马古道、石门茶路及其...
安徽黟县在推进古村落、古民居、古建筑等文化建筑遗存保护中,以“丰富旅游新业态、延续古建筑文化脉络”为切入点,全域调查古建筑基本情况,梳理古建筑历史和背后的故事,探索“保护—利用—再保护”的新路径,自2009年以来先后投入资金10余亿元,实施了近500幢古建筑和17个古村落保护利用,打造产业类和事业类业态19种360余处,让古建筑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采取“集中保护、异地搬迁”模式,解决零星偏僻...
教育科研机构牵手博物馆 探索馆校深度合作新领域 9月16日, 来自成都市教科院、攀枝花市教科所、阿坝州教科所等四川省内21个市州的教科所、杜甫草堂博物馆等12家博物馆的领导专家及成都市多所中小学的教师和学生50余人在汇聚四川博物院,观摩少儿现场书画、版画制作及小小讲解员的讲解展示。四川博物院院长盛建武与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吉文昌签署合作协议,并从省文化厅副厅长泽波和省教育厅总督学刘东的手中接...
9月10日和11日晚间22:00,央视十套《探索·发现》栏目将播出纪录片《古越迷踪》(上、下)。该纪录片将为人们讲述萧山区湘湖柴岭山、蜈蚣山土墩墓考古发掘的情况及相关研究、采访实录。 柴岭山、蜈蚣山土墩墓考古发掘工作由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和萧山博物馆联合进行,从2011年3月至2012年6月,历时近15个月,共发掘了37座土墩,出土922件(组)遗物。该土墩墓群墓葬类型丰富,时代从商代中晚期遗址...
记者在潜山县的深山里,寻到了几处明清时期遗留下来的古民居,现状颇令人担忧。这些落伍的老宅子,往往年久失修,濒临坍塌、荒弃,只有少数老人在留守。不过,记者在走访中也发现了一个可喜的变化。近两年,在有些山村里,当地村干部和村民已经有了保护古民居的意识,他们正在积极地探索古民居的出路,力保百年古民居能屹立不倒。 结合美好乡村建设,被全面修复的河西大屋 落寞的古民居在风雨中飘摇 6月11日和12...
近年来,为妥善处理世界文化遗产殷墟的保护与城市发展、民生改善的关系,各级政府和文物行政部门积极协调,在创新管理机制方面做了一些探索和尝试,有些方面已取得阶段性成果。 2014年5月,国家文物局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殷墟保护工作的意见》,对切实加强殷墟保护工作,妥善处理殷墟保护与城市发展、民生改善的关系,提出了具体明确的要求。同年12月26日,河南安阳市政府召开殷墟保护区村民安置相关问题的专题会议...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