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曹操高陵”发掘现场 新华社发 发掘出土的一个陶俑 新华社发 曹操墓在安阳确认,一度引起争论和质疑,有人建议寻找到曹操的后人,用DNA技术来确定曹操墓的真伪。这个建议在网络上一出现,就有多人自称“曹操”后人,还有一上海老者跑到曹操墓地“认亲”,愿与曹操进行DNA鉴定。但担任曹操墓人骨鉴定的专家王明辉认为,DNA鉴定需...
.h1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22pt; MARGIN: 17pt 0cm 16.5pt; LINE-HEIGHT: 240%; TEXT-ALIGN: justify } .h2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
毕加索(资料图片) 据美国媒体24日报道,美国路易斯安那州什里夫波特市女子伊迪丝·帕克日前在一次旧货大甩卖中,以两美元的价格卖掉了一幅油画,可令伊迪丝做梦也没想到的是,这幅画作是西班牙抽象派大师毕加索的真迹,油画的真实价格至少高达数百万美元。 意外获得毕加索画作 这幅毕加索真迹本来并不属于伊迪丝所有,而是她一名84岁老邻居马克(化名)的财物。马克是一名收藏爱好者,最近离开人世,而他...
开幕式上的古法典礼拜“七仙”。女孩子们参加传统女子成人礼。 记者高鹤涛 摄 “珠村大祠堂,要摆大七娘。小女勤乞巧,男儿换靓装……”昨天上午,用现代曲谱吟唱古诗《珠村七夕吟》声中,2009广州乞巧文化节在天河区珠村七夕文化广场开幕,共有近万名市民群众观看了开幕式。 第5届乞巧文化节起止时间为昨日至8月28日,6天文化节将...
女子称“太监”只是祖先的一个官职 记者 王宗林/摄 23日下午5点,受省文物管理部门的委托,红河州、弥勒县文管所正式启动弥勒小普特村明朝大太监王承恩墓的发掘工作。弥勒县文物管理所郭永才所长表示,发掘时间大约20天,王承恩新坟建在何处还未确定。 今天上午,100余名乡亲们端着饭菜与祭奠用品前来祭奠360年的“大官”。村民黄某表示,大家都为村里安葬着...
饰品是以其审美功能和实用功能而存在于人们的生活中,但一进入等级制度分明的文明社会,分等级、定尊卑,则成为它最主要的功能,“冠弁衣裳,黼黻文章,雕琢刻镂,皆存等差。”如韘,天子、诸侯用象骨,士则用棘。又如充耳,天子用玉瑱,诸侯以石。当今则不必拘泥这些。 古时常见的饰品有玉、珠、刀、帨等。不过,如服装分男女一样,饰品上有着明显的性别区分。 古代女子的饰品从佩带的位置分大致可...
一块薄薄的石板,竟是西汉时期女子用的梳妆之物。5日,在宿迁市宿豫区侍岭镇尖墩古墓群,考古人员挖出了一块“带板”。据介绍,古代女子在化妆美容时,就是在这个上面调好美容品后,然后往面部擦拭。
深目高鼻,浓髯卷发,或头戴尖顶帽,身穿开领衣,或手执胡瓶……以胡人形象为蓝本所烧造的陶俑被考古学家称为“胡俑”。近日在西安举行的“丝路胡人学术研讨会”上,国内50余名专家学者就胡俑的特点、胡俑所反映出的国际文化交流状况等课题进行了深入研讨,有关专家研究认为,唐代女子穿着胡人服饰是当时的一种流行时尚。 唐代流行时尚“...
彩色乐俑演奏琵琶及古筝等乐器 记者 邓小卫 摄 南北朝时代的女子在当时的生活条件下如何打扮自己?昨日西安南郊发掘的一处南北朝墓葬里,出土的乐俑生动地透露了当时女子以戴假发为时尚的信息。 5位女乐俑都戴假发 昨日,考古人员在南郊发掘一南北朝时期的家族墓时,发现了5个彩色女乐俑,她们排成一排,俨然一个小型乐队,考古人员介绍,西安出土的乐俑非常少,很珍贵。除了乐俑,该墓葬还出土了彩色侍俑、陶罐、陶...
Pilar A 一名52岁的西班牙女子Pilar A,在8个月前做了DNA测试,希望以此来证明她就是著名画家萨尔瓦多·达利的女儿。最近,她验DNA的事被达利的传记作者罗伯特·德沙尔纳(Robert Descharnes)的儿子尼古拉斯·德沙尔纳(Nicolas Descharnes)证实。 Pilar A的母亲年轻时曾经在巴塞罗那的一个家庭工作,当时该家庭正在巴塞...
乾隆时代花瓶被改成了台灯 花瓶被打洞接上了电线 英国女子艾米·贝内的婶祖母有一个非常好看、罕见的中国古董瓷花瓶,已经有250多年历史了。因为起初没有发现这个花瓶的巨大价值,家人在花瓶底部打了个洞,做成了一盏台灯。结果,这个原本价值高达25万英镑的古文物现在最多只值2万英镑。 这个古董花瓶高近40厘米,上面绘有明代风格的莲花、荷叶等风景,是贝内的曾祖父100多年前花14美元在远...
男人若没有女人,似乎难以成为完美的男人。 同样在收藏投资艺术品的旅程中,如果没有女人的参与,那孤独与无助也会使无比自信的男人迷失前进路线与方向。 收藏投资艺术,犹如人生,男女相携而行,不仅是梦幻组合,更是这幅画卷中最美丽的景色。 每年上海艺博会在上海世贸商城举办时,不少伉俪或情侣就开始摩拳擦掌,或是准备购画装扮居室,或是计划投资收藏……想到有越来越多的人将艺术视为生活...
潘玉良原名张玉良(1895—1977),字世秀,江苏镇江桐城人,1895年出生于江苏扬州。幼年时就成了孤儿,14岁被舅舅卖给了妓院作歌妓,17岁时被芜湖海关监督潘赞化赎出,纳为小妾,改名潘玉良,居住在上海乍浦路。
以下文章是上海著名节目主持人、作家淳子最近在中央电视台的演讲稿节选 民国时期,海派文化全面繁盛。文学、音乐、建筑、电影、绘画,各个领域人才迭出,他们恣意挥洒才华,呈送出一朵朵海派艺术的奇葩。而穿行其间的,便有传奇的女画家潘玉良。她由青楼而出,抖落裙裾的污秽,洗尽铅华。她幸逢贵人,悉心学画,两度远赴重洋,客居巴黎40载,妙手丹青,绘尽人间绝色。 倔强如斯,聪慧如斯,她冲破时代的束缚,一步一步...
在明末能书善画的女子中,有两位才华奇逸的风尘女子,其无论是精深之书画造诣,还是品德之高风亮节,在人们心目中,都值得敬重和钦佩。一位是劝夫殉国的烈女子柳如是,她是大诗人钱谦益的后纳小妾。清军入关后,其劝夫不成,便自缢殉国,表现出一弱女子不惧满人侵辱的刚毅品格;其善书,笔力遒劲尽现丈夫气!另一位就是能文善武的江南才女薛素素。她在题赠秦淮名妓马湘兰的一对楷联中写道:“但将竹叶消春恨,应共桃花...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