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春秋 兵器 1957年河南省三门峡市上村岭虢国墓地1052号墓出土 全长17.1厘米 此戈上有“虢太子元徒戈”6字铭文,可知墓主人为虢国太子。虢有东虢、西虢、北虢之分。北虢都上阳(今河南省陕县李家窑),占有今河南省三门峡市和山西省平陆县一带,公元前655年为晋国所灭。上村岭虢国墓地属北虢。 这件青铜戈中胡上有四穿,援中部起脊,前锋呈三角形,锐角,内有横穿,穿的两侧铸有...
春秋 盛食器 1970年山东省历城县北草沟出土 高25.4厘米、口径20.1厘米 此簋底有铭文18字,是鲁伯大父为季姬所作媵器。鲁伯大父所作媵器,先后在山东出土过3件,形制相同。鲁国是公元前11世纪周初分封的诸侯国,姬姓,开国君主是周公旦的长子伯禽,在今山东省西南部,都曲阜。春秋时鲁国国势衰弱,但保留周的传统文化最多。春秋后期鲁国公室为季孙氏、孟孙氏、叔孙氏3家所分。战国时...
春秋 烧炭燎炉 传1923年河南省新郑县李家楼出土 高11.3厘米、口纵45厘米、口横36.6厘米 此器形状似盘,圆角平底,器壁两侧有环钮,两端各有3节提链。器底下部有柱状残足23个。器壁内侧有铭文7字,意为王子婴次之炉。据研究,有人认为该炉为楚国令尹子重所作,是鲁成公十六年(公元前575年)晋楚“鄢陵之役”楚师兵败后遗于郑地的。但当时楚国诸侯不称王。从此炉纹饰看,颇具吴器...
战国 炊具 1952年河北省唐山市贾各庄出土 通高16厘米、通长22.9厘米 这件青铜匜流部呈鸟首形,上有眼、冠、耳,上喙可开合;匜身呈横椭圆形,圜底,下承三个细高的兽蹄足,后有鸟首“S”形鋬。流部鸟首饰鳞纹,并有一道凸箍,口缘下饰一周纹,腹部饰横鳞纹,匜内底饰鸟纹。 此青铜匜形制较特殊,与其形制相近的还见于河北灵寿西岔头和唐县北城子等地,地域特征鲜明。(撰文:闫志)
春秋 盛水或盛冰器 传河南省辉县琉璃阁出土 高44.8厘米、口径76.5厘米、重60千克 鉴为盛水器,可用于盛水照面或冰镇食物。体形巨大的鉴还多用作礼器或陈设器。此器敞口,方唇,折沿,束颈,深鼓腹,平底。颈部两侧有兽首衔双环耳,两耳间的口沿装饰有浮雕伏虎,虎弓身曲体攀在器口作探头状。器身装饰有三道繁密的蟠虺纹,最下饰三角纹,内饰蟠虺纹。腹内铸有铭文2行13字,记载吴王夫差用...
春秋 兵器 1976年河南省辉县出土 全长59.1厘米、剑身宽5厘米 此剑剑锷锋利,剑身满饰花纹,剑谭饰嵌绿松石兽面纹。近镡处有篆书铭文10字,为吴王夫差用剑。吴王夫差兵器已发现多件。夫差是吴王阖闾的儿子,于公元前495年继王位,次年击败越王勾践,继而转师北上,争霸中原。公元前482年,吴王夫差与晋定公盟于黄池(今河南省商丘县南)。 这件青铜剑剑身中间隆脊有棱,近镡处...
春秋 盛水或盛冰器 1955年安徽省寿县蔡侯墓出土 高35厘米、口径57厘米 铜鉴内壁有铭文52字,为吴王光嫁女于蔡所作之器。吴也叫句吴、攻吴,姬姓,其始祖是周太王之子太伯、仲雍,拥有今江苏大部和安徽、浙江的一部分区域,建都于吴(今江苏省苏州市)。吴王光,即吴王阖闾,其女叔姬名寺吁。吴国和蔡国同属姬姓,吴王光嫁女于蔡,为古代少见的同姓通婚之例,也反映了蔡、吴两国的关系。
春秋 秦景公时期(公元前576-前537年) 盛食器 传1921年甘肃天水出土 高19.8厘米、口径18.5厘米、足径19.5厘米 这件青铜簋双耳,有盖,圈足外撇。盖边缘及器口下饰勾连形蟠螭纹,腹部饰瓦纹;双耳有兽首装饰;圈足饰波带纹。盖内有铭文54字,器内有铭文51字,记述了秦国的祖先已建都12代,作器者要继承前辈事业,永保四方土地。另外器盖还有秦汉时期后刻的铭文各8字,...
战国 照面用具 直径14厘米、边厚0.2厘米 此镜为圆钮,钮四周为花瓣形花纹,边缘内部以等长的弧线连接成16个内向联弧,联弧内有蜷曲飞腾的3个长尾神兽,造型生动,栩栩如生。中国的青铜镜铸造有非常悠久的历史,甘肃省齐家文化遗址中即有发现。商周青铜镜不多见,并且形体一般都较小。从战国时期开始,青铜镜大量流行,铸造、装饰工艺水平极高。 此青铜镜为圆钮,圆形凹面钮座。钮座四周饰8瓣...
春秋 盛酒或盛水器 传1923年山西省浑源县季峪村出土 高32厘米 此器器盖及器颈各有两个带环铜耳,壶颈用赤铜嵌出两行鸟形花纹;壶的上腹亦用赤铜嵌饰两行兽形图案。与该器同时出土的还有鼎、敦、盘、簋、匜、牺尊及剑、戈、车马具等。春秋末年浑源属北方民族建立的代国,所出青铜容器制作工艺精巧;造型和花纹独具风格,铜器嵌赤铜为饰的亦见于燕、蔡等国。战国初期代国为赵所灭。
春秋 盛酒或盛水器 高22.1厘米、口径13.4厘米 这件青铜壶长颈鼓腹,腹部最大径偏下,双兽耳衔环,圈足。双耳上饰扁角龙首,垂环饰重环纹;颈部有波带纹和穷曲纹,腹饰两重波带纹,足饰夔纹。颈部内壁有铭文19行共142字,记叙了齐侯的女儿洹子孟姜家里有丧事,齐侯自愿服丧,但是有些不合当时的礼制,所以他派人到王都,通过管理礼制的大宗伯向周天子请示,得到许可。齐侯服丧,要求齐国民众在服...
西周 盛酒器 1955年陕西郿县李村出土 盠驹尊,西周昭王、穆王时期,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盠驹尊高32.4厘米,长34厘米,重6.6千克。整器为一骡驹,昂首站立,竖耳垂尾,颈后鬃毛齐整,生动传神。器盖作覆瓦形,开于驹背。驹腹两侧饰涡纹,周缘饰穷曲纹。 盠驹尊颈、胸部铸銘文: 盠驹尊器盖内铸銘文: 盠驹尊颈、胸部铸銘文凡9行94字,器蓋内铸銘文凡3行11...
西周 西周中期 盛酒器 1955年陕西郿县李村出土 高22.2厘米,口径14.2厘米,底径13.3厘米 器由器盖与器身两部分组成,器盖为四阿式屋顶状,中脊、四坡角均置扉棱,中脊正中有一四阿式短柱钮。器身为长方形,腹部两侧置有象鼻上卷状耳,圈足较高,底缘外侈作阶状。器身、圈足四转角置扉棱。器通体以云雷纹为地,饰穷曲纹、夔龙纹、涡纹等。 器内壁铸铭文10行107字,记述了...
西周 盛食器 高31厘米 簋内铸有铭文82字,记述格伯用4匹好马与倗生交换土地30田,双方剖券为凭,并实地勘定田界,具结交换事宜。这篇铭文反映了西周时期的土地交换情况。
西周 盛酒器 高9.5厘米,口径9.6厘米,足径9.7厘米 器为直筒形,平底,口缘下附半环耳。器通体饰龙纹、云雷纹。器内壁铸铭文7行44字,记述周王将毕地“方五十里”赏赐作器者召。铭文通篇用字竖有行,横无列,参差错落;笔画波磔分明,反映了用笔过程中明显的提、按意识。( 撰文:于成龙 )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