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印度 花边盘 最长16公分 最宽13公分、青玉。三角形盘,盘边缘琢菊瓣一周,盘心以阴线刻和浮雕朵折枝花,三角上各嵌饰红、绿玻璃。为痕都斯坦作风玉器。 蒙兀儿帝国 分格盒 全高4.1公分 长8.5公分 宽8.5公分、碧玉,夹有白斑。盆,作四瓣花形,直壁,平底,带盖,内分四格。盖及盒面嵌金属丝作叶纹,另嵌一黑色玉石做盖钮。 蒙兀儿帝国 平口花蕾形双柄碗 全高6.4公分 口...
中国古代玉器自新石器时代经过上万年的发展进步,至清朝达到顶峰,特别是乾隆期间,经济文化得到全面的恢复和发展,玉器的制作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乾隆时除了制作中国传统玉器外,还引进和仿制了外域的玉质艺术品,其中最著名的是痕都斯坦玉。 清 十八世纪痕都斯坦碧玉绳耳碗 高5.6公分 长19.2公分、器外壁从口至底满装各式花叶纹外,圈足则设计成一盛开的花朵,而口沿的左侧亦高浮雕着一个花苞,可以...
唐代鹅型金水滴 唐代鹅型金水滴 河南 刘英杰 多数藏友初见这枚鹅型砚滴都要玩赏一番,若非仔细审视,一时半会儿还瞧不出端倪。其造型为S型形态,长6厘米,高约3厘米,乍看下如同一枚金汤匙,但柄部过于短小,且“勺”型匙底又过于扁平,再看其上满工雕刻,惟妙惟肖的鹅型神态,必是文人墨客雅玩清供的物什——...
手绘低温陶瓷,20世纪30-40年代,意大利民间工艺 手绘低温陶瓷,20世纪30-40年代,意大利民间工艺 手绘低温陶瓷,20世纪30-40年代,意大利民间工艺 悠悠安生/文图: 从西方的民间工艺,也可看到它受当时现代流派的影响。早一点就印象主义,或前后表现主义和超现实,民间工艺受其影响...
名称:紫檀螭龙纹多宝阁成对 年代:清乾隆 尺寸:155×118.5×49 cm 多宝格又称“百宝格”或“博古格”,用作陈设古玩器物,兴起于清代,一度非常流行。多宝格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将格内做出横竖不等、错落参差的一个个空间。在视觉效果上,它打破了横竖连贯等极富规律性的格调,开辟出新奇的意境来。多宝格与扶手椅被公认为最富清式风...
名称:铁梨木大四件柜成对 年代:清早期 尺寸:102×51×242 顶箱柜又称“大四件柜”,一般整对合拼而列,是非常实用的家具。此对顶箱柜由纹质优美的铁梨木制成,比例匀称,通体光素,柜门和两侧,三面装板平镶,圆形面叶上扭头、吊牌保存完好,设柜膛,下接刀牙板,柜身沉着稳重,气度不凡。 硬木四件大柜,由于材料大,拆开后便于改作他用,因此在中国社会改革...
名称:黄花梨独板雕灵芝纹嵌宝大翘头案 年代:明晚期 此黄花梨大翘头案案面采用黄花梨独板,用材厚重,两端嵌入造型优美的翘头,灵动飞扬。方材腿足边沿起灯草线,以双榫纳入案面底端,夹头榫嵌夹云纹牙头。挡板用整料透雕灵芝纹,雕工圆劲有力。此案最特别之处在于案面,曾以“百宝嵌”工艺镶花卉、蜂蝶图案,因久经历史,早已脱落,但仍可想见完整时案面玲珑奇巧,生动清雅的画面。 ̶...
明成化朝(公元1465—1487年,明宪宗朱见深年号)历时23年,景德镇御窑厂生产全面恢复正常,是我国陶瓷烧造史上重要的历史时期,成化青花瓷可谓明代中期青花瓷艺术的代表。其器突出特点是玲珑秀奇、端巧工细,后人对其评价颇高。成化青花可分为两类:一类为成化初年所制,各方面都与宣德青花相似,尤其是采用进口苏麻离青,更难与宣德青花区分;另一类以胎薄、釉白、青色淡雅为主要特征,是成化青花的代表,...
名称:剔红香几一组四张 年代:清十八/十九世纪 几面方形,通体剔红。几面锦地上雕几何形图案,衬以花草纹和如意云头纹,冰盘沿及侧沿饰回纹。面下束腰雕回纹,牙子两侧雕西番莲纹,中开光内雕花鸟纹。直枨及腿锦地上雕西番莲纹、回纹和如意头。雕回纹内翻马蹄。 此组香几雕工细緻,纹饰讲究,应出自杨州着名漆艺大师卢葵生之手。卢栋(?—1850年),字葵生,扬州人,善髹漆,世代漆工。卢葵生漆作工艺...
名称:黄花梨夹头榫圆腿大画案 年代:明末清初 尺寸:82×208×75 cm 画案在文人在生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位置。一般认为宽度超过六十公分为画案,未过六十公分为长案或书案。此案宽八十二公分,可称为大画案,属明式案类家具中的重器。案面面攒框装黄花梨板,两端出明榫,面芯纹理连贯自然。与通常面芯板不同的是:此案的面芯板是由三块边缘弯曲的黄花梨大料拼攒而成,且纹理连接顺畅,中间...
海派玉雕国色天香 在玉雕界“国色天香”的题材做的人很多,但做得精彩,做出特色者少。上海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海派玉雕特级大师赵丕成,用一块天山脚下的彩玉所精心雕琢的《国色天香》,既显示了美玉的本质美感和自然灵性,又融入了当代审美的时尚气息,令人叹为观止。 作品在俏色的使用上,可谓匠心独运,几入化境。俏色处理有分有合,人物、花朵、凤鸟连体构成,人物的下...
海派玉雕国色天香 在玉雕界“国色天香”的题材做的人很多,但做得精彩,做出特色者少。上海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海派玉雕特级大师赵丕成,用一块天山脚下的彩玉所精心雕琢的《国色天香》,既显示了美玉的本质美感和自然灵性,又融入了当代审美的时尚气息,令人叹为观止。 作品在俏色的使用上,可谓匠心独运,几入化境。俏色处理有分有合,人物、花朵、凤鸟连...
环县位于陕、甘、宁三省(区)交界,在历史上一直是塞外通往关中的咽喉要地,多元的文化在此交融碰撞。尤其在北宋,这里既是宋夏对峙的前沿阵地,又是关内外贸易的重要通道,文物遗存十分丰富。环江流域曾出土了许多宋代的瓷器窖藏,其中以耀州窑的刻印花瓷器最为精美,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和观赏价值。 窖藏一般都是战乱时期主人外出逃难时所埋藏的。宝元三年(1040年),北宋与西夏的战争全面爆发,在随后的近百年间...
唐三彩骑马俑,林语堂先生捐赠。 骑士头带幞头,身着长袍,腰系宽带,足穿靴。其双臂曲于腰部两侧,双手呈握缰状,脚踩马镫,跨坐骏马鞍鞯之上。 马身骨肉亭匀,体态雄健,短尾细结,长身立于薄板之上。马匹及人物皆以灰黄色陶土为胎,先上白色化妆土,再施低温铅釉,马匹以褐色,人物则以绿色为主,褐、绿、黄、白交接,釉色饱满鲜亮。 骑士的脸部及双手原应有彩料描绘颜色,可惜已不存。
蒜头瓶,瓷器样式之一。造型为颈细长,溜肩,硕腹,圈足,瓶口如蒜头,故名。仿古铜器烧制,宋元时期已有所见。明万历(1573-1620年)年间盛行烧制瓶体高大的青花、五彩器物。清代的形制则趋于轻盈秀美,雍正朝有霁红釉蒜头瓶、珊瑚地粉彩花鸟纹蒜头瓶,乾隆时产有掐丝珐琅蒜头瓶等,工艺精美,风致各异,较之康熙朝茄皮紫釉螭耳蒜头瓶又有了长足的发展。 这个铜鎏金掐丝珐琅贴蟠龙蒜头瓶,高40厘米,瓶底有“大...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