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耀州窑是宋时北方著名的民窑。宋耀州窑瓷器的款识非常有特色。有一件青瓷小碗内印有“三把莲”的款识,有的小碗内印束莲三把,称为三把莲,同时在碗心印有“三把莲”字样,即图案与文字的相互结合,有明显的装饰风格。 宋耀州窑印花飞凤碗,在纹饰间印有“政和”两字。同时,宋耀州窑也有吉语款,见到的有耀州窑印花碗。耀州窑青瓷款字的一大特点是文字藏于图案之中。如一件印花团菊纹碗,印花团菊纹非常别致,在碗心内印团...
耀州窑的传统工艺主要体现在原料的采配、成分及加工,泥料的储备及练揉,手工拉坯及修坯,手工雕花、刻花、划花、贴花、印花,釉药的选配、制备及敷施,匣钵、窑具的制作及装窑,火焰气氛及烧成等七个方面。一件制品完成要经过采料、精选、风化、配比、粑泥、陈腐、熟泥、揉泥、手拉坯、修坯、釉料精选、配制、施釉、手工装饰(雕、刻、贴、印)、窑具制作、装窑、烧窑等17道工序。各工序都有相应的技术要求,掌握相关技艺的人被...
为了保护和活化文物,探索文物合理适度利用的创新模式,让文物在百姓文化生活中“活”起来,5月13日,老窑瓷博物馆在北京西城区大栅栏街道开馆。据悉,该博物馆为公益属性,免费对外开放,是北京首家专注老窑瓷学术研究、展览展示、文化创新和收藏交流的主题性小微博物馆。
中国老窑瓷的诞生与发展历经了漫长的沧桑岁月,从远古人类粘土陶器的起源,历经商周的萌芽期,春秋战国、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原始期,直至隋、唐、宋末元初的成熟巅峰期期,有约近2000多年的历史。 金钱纹石榴尊 现藏北京老窑瓷博物馆 老窑瓷,是指明清以前的古瓷器,主要以唐、宋、元瓷器为主。老窑瓷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价值,它跨越年限达千年,是中国陶瓷史重要的组成部分。 ...
老窑瓷_唐代寿州窑黄釉乳钉纹瓷豆 寿州窑的分布与年代 寿州窑分布区域比较广。从目前发现的被确认为寿州窑遗址的积聚点有10处。地跨古寿、濠两州,即今凤阳县和准南市等地,是一个从东至西长约80余公里延绵不断的大窑场。以淮南市上窑镇的窑河、高塘湖沿岸约2公里的地带上较为密集。 寿州窑延续的时间长,它创烧于南朝的陈,历经隋、唐的繁荣期,唐末开始衰落,大约350年左右。隋及隋以前的早期窑址...
南宋吉州窑黑釉剪纸贴花梅花鹿纹碗 南宋吉州窑最具特色的是黑釉瓷器,且最负盛名。黑釉是不惹人喜爱的釉色,历代产量都不多。到了宋代,茶色贵白,为了观茶色和斗茶风尚的需要,吉州窑和福建建阳水吉镇的建窑一样,大量烧制各种各样的黑釉花盏及瓶罐等物,不仅产量大,而且装饰技法多种多样。诸如树叶贴花、剪纸贴花、黑白彩绘、黑白剔釉、剔釉填绘和玳瑁釉等,具有浓郁的地方风格。它利用天然黑色涂料,通过独特的制作技艺...
建盏(天目瓷),黑瓷代表。是中国宋代八大名瓷之一。该制品宋时为皇室御用茶具,传世并藏于日本的四只国宝级建盏“曜变天目”是饮誉世界珍宝。因产地为宋建州府j建安县,因此称为建盏。 建盏产自建窑,“建窑”是我国著名的古窑之一,遗址位于今建阳市水吉镇后井村(原属建州瓯宁县,今建瓯市),它的制品在宋代已负盛名,由于宋时崇尚斗茶之风,故除了必需提供优质的茶叶之外,还需要有最适于斗茶所用的茶具。建州宋时已...
油滴盏 油滴盏是茶具黑釉盏的一个重要品种,主要为宋代建窑烧造的带油滴状斑点的黑釉瓷器茶盏,油滴盏釉面上分布许多银灰色大小不一有金属光泽的圆点,后代称之为油滴,而当时因其似鹧鸪鸟胸部羽毛的斑纹,称“鹧鸪斑”。他烧造于宋代建窑。此外,河北定窑、河南鹤壁窑、山西临汾窑也都有生产。 油滴盏的外观特征,是在陶瓷釉上布具有银灰色金属光泽的细小圆斑点,状如油滴,故称油滴或银油滴。也有的油滴釉中有红色...
金代油滴釉茶碗 金代瓷器分前后两个时期。金代前期的陶瓷生产主要在东北地区,窑址主要在辽宁抚顺的大官屯和辽宁阳的江官屯,绝大多数为日用粗瓷。无论黑釉、白釉、酱釉、茶叶末釉还是白釉黑花瓷,釉面都很混浊。瓷器胎体粗厚,烧结程度不高,由于成型工艺粗糙,造型极不规整。主要器型有:碗、碟、盘、罐、壶等,其中壶和罐一般有双系、三系或四系。金代后期的陶瓷,是指经过连年战争,金人占领北方广大土地以后,恢复北宋...
资料图 辽代陶瓷的釉质精良,莹润如脂,色泽鲜艳,平滑光亮,给独特多姿的造型穿上色彩斑斓的外衣,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有重要的一席之地。老窑瓷 辽代陶瓷釉色基本上是以白釉、黄釉、绿釉以及“黄白绿”综合运用的“三彩釉”为基本格调,兼有黑釉、紫釉、茶叶末色釉、蓝釉、红釉、酱釉、混釉等彩釉,也有各种描金器的存在。其中的白釉多施于地子,作为黄、绿釉的衬托;黄釉多施于各种花卉;绿釉多施于各种花叶。当然...
按辽代陶瓷胎质的性质、质量做一个概括性的分类,可把辽代陶瓷胎质具体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高温胎质,包括辽白细瓷胎、粗胎和缸胎三种;第二类是半瓷陶胎,包括白砂胎、粉砂胎和香灰胎三种;第三类是低温陶胎,包括红陶胎、黑陶胎、灰陶胎、白陶胎和粉陶胎五种。 辽代的高温胎质耐高温,瓷化度较高,坚固性能较好是其共同特点。但辽白细瓷胎和粗瓷胎缸胎在质量上相差甚远,所制瓷器的质量差别很大。辽白瓷器胎有多种彩...
2016年2月24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认为,文物是不可再生的历史文化资源,是国家文明的“金色名片”。加强文物保护、管理和合理利用,对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国民道德素养,增强民族凝聚力,具有重要意义。会议强调,鼓励民间文物合法收藏,支持非国有博物馆发展。 为了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响应国家政策呼吁,5月13日,老窑瓷博物馆将在北京西城区大栅栏...
古城开封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北宋官瓷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乃宋徽宋创建于北宋宣政年间,其不仅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朝廷投资的“国有”窑口,也是第一个由皇帝垄断的瓷器种类。 北宋官瓷是唯一一个没有在市场上流通的瓷器,其出身皇室,故只供皇帝专用,故北宋官瓷向有“识得官瓷面,江山坐一半”的说法,来形容北宋官瓷作品收藏和赏玩范围极小,仅限在帝王将相圈子内,成为一种尊贵和权势的象征。 北宋官瓷既...
中国佛教源于印度佛教,西汉末年,始传中国。佛教传入中国后,历汉、魏晋的发展,到了南北朝时期得到君主的推崇,进一步隆盛。南朝梁武帝三度舍身同泰寺。唐朝诗人杜牧有诗述南朝佛教之盛况:“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北朝则大量开凿石窟,如敦煌、云冈、龙门等石窟。《魏书·释老志》载北魏佛教发展的情况,“所在编民,相与入道,假慕沙门,实避调役,猥滥之极,自中国之有佛法,未之有也。略而计之,僧侣大众两百万...
陶瓷装饰与器物的用途、造型和社会审美取向,有着密切而又不可分割的联系。装饰是对陶瓷器进行艺术加工的重要手段。它对提高器物的外观质量、丰富文化生活起着积极有效的作用。陶瓷装饰方法很多,主要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釉下装饰,另一类是釉上装饰。这里有传统工艺,也有近现代工艺。学习鉴定就要了解其发展和演变历史及其艺术特点与风格。 釉下彩是以各种高温颜料,在泥坯或素烧坯上绘画纹样,再施以透明釉、入窑经...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