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由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主办的西藏壁画保护修复技术人员培训班近期顺利结束。8月7日,文化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赵少华,文化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励小捷, 国家文物局副局长顾玉才,西藏自治区副主席甲热·洛桑丹增,副主席多托,自治区文化厅厅长尼玛次仁等为学员颁发了结业证书。 本次培训是在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与美国凯悦基金会签署的为期五年的合作备忘录框架下,针对西藏文化遗产保护专业人才培养开展的首期培训...
中新社上海8月6日电 (记者 李佳佳)经一年多筹备,具1500多年历史的上海护国寺6日正式启动保护和修复工作。负责是次修复的上海嘉定区佛教协会称,届时将尽力还原寺庙本来面目。 同时,为让此间市民亲历寺庙整体的改造和修复过程,护国寺的临时烧香点在修复过程中也将同时对外开放,以满足广大佛教信众之愿。 目前,嘉定区佛教协会已对护国寺的历史资料进行了大量的收集和整理,以便作为修建时的参考。 此...
专家们正在修复人体骨架头盖骨 修复后的人体骨架 日前,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贺刚研究员带领澳大利亚、日本、越南专家洪晓纯、松村博文、阮邻强一行,前来洪江市对高庙遗址出土的约 6300 年前人体骨架保护技术进行研究,并利用先进技术对其进行修复。经过 3 天多时间的紧张工作,7月20 日下午完成了骨架的保护修复工作。
7月16日,由河南省文物局主办、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承办的“河南省青铜器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提高班”开班,省文物局博物馆与科技处处长付玉林出席开班仪式并致辞。 在致辞中,付玉林处长简要回顾了2011年首期青铜器文物保护修复培训班结束后全省可移动文物保护工作取得的成绩,并代表河南省文物局对前来参加培训的学员表示热烈的欢迎。他要求来自全省11个地市及省直文博单位的21名培训学员要珍惜难得的学习机会、遵守...
7月18日,山西彩塑壁画保护工程启动暨首期彩塑壁画修复培训班开班仪式在山西太原举行。国家文物局副局长童明康表示,中国彩塑壁画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在山西有着集中体现,该工程的开展将会在中国文物保护事业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童明康表示,山西作为中国的文物大省,不仅元代以前早期木构建筑数量位居中国之首,而且古代彩塑壁画数量之多、技艺之精、内涵之深也冠誉全国。此次成立彩塑壁画修复培训班,目的就是为了提...
由国家文物局主办,陶质彩绘文物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承办、榆林市文物保护所协办的2012年陶质彩绘文物保护修复专业技术培训班7月10日在陕西西安临潼开班。陶质彩绘文物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是国家文物局首批成立的文物保护重点科研基地,在陶质彩绘文物保护领域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和众多科研成果,尤其是科研基地成立以来,逐渐使陶质彩绘文物保护修复技术科学化、系...
7月14日,陕西文物局组织文物保护专家,在咸阳市文物保护中心对咸阳市文物保中心关于长武县直谷村出土北魏石刻佛造像文物保护项目进行了检查和验收。通过听取项目结项报告,项目组答辩,项目结项验收;会议在咸阳市文物保护中心召开。 咸阳作为闻名世界的第一封建帝都和十三朝古都的京畿要地,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文物资源丰富。拥有国家、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94处,馆藏文物5万余件。时间跨度长,题材广泛,内容丰富...
4月7日,菏泽出土元古沉船保护修复项目正式启动,按照国家文物局批准的保护修复方案,古沉船由湖北荆州文物保护中心主持实施,遵循“最小干预、修旧如旧”原则进行保护修复,计划用时一年左右。 古船的修复将以考古资料为依据,使得修复部分易识别,做到“远看一致、近观有别”,不破坏古船整体的观赏性和完整性。项目组顾问尚津济介绍,清理船体的过程是探索与发现的过程,...
在3月15日举行的2012年度西藏壁画文物保护修复技术人员培训班开学仪式上,文化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励小捷强调,当前制约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发展的三个主要矛盾中,人才短缺是瓶颈,国家文物局要把人才培养作为关键工作下大力气来抓。励小捷说,西藏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中的一支奇葩,在国家文化遗产中占据独特的地位,党和国家高度重视西藏文化保护,从2002年开始,国家累计为西藏文物保护投入资金近10亿元...
四川博物院是西南地区最大的综合性博物馆,馆藏文物约26万余件,位居西南地区首位;藏品门类包括书画、青铜器、瓷器、陶器、石刻、钱币、民俗、玉器、杂件、近现代文物等。四川博物院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由修复室发展而成的文物保护修复中心,已成为四川地区文物保护领域的中坚力量,也是四川地区唯一拥有纸质类文物保护设计和修复的甲级(一级)单位。其发展目标为:“立足本院,面向四川、辐射西南”,以纸质文物保护和博物馆环...
四川博物院是西南地区最大的综合性博物馆,馆藏文物约26万余件,位居西南地区首位;藏品门类包括书画、青铜器、瓷器、陶器、石刻、钱币、民俗、玉器、杂件、近现代文物等。 四川博物院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由修复室发展而成的文物保护修复中心,已成为四川地区文物保护领域的中坚力量,也是四川地区唯一拥有纸质类文物保护设计和修复的甲级(一级)单位。其发展目标为:“立足本院,面向四川、辐射西南”,以纸质文物保护和博物馆...
萝卜寨村落民居建筑是全国最大的黄泥羌寨,被誉为“云朵上的街市、古羌王的遗都”,具有深厚的羌族文化底蕴。2006年,萝卜寨村落民居建筑作为“藏羌碉楼与村寨”的重要组成部分被纳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在“5•12”汶川地震中,萝卜寨村落民居建筑遭到了严重损坏。为了迅速开展萝卜寨村落民居建筑的抢救保护工作,四川省文物局及时组织当地文物部门和有关资质单位开展了受损羌族村落民居残损状况调查、现场测绘...
11月5日,由国家文物局主办、陕西省考古研究院承办的“2011年全国铁质文物保护修复培训班”在西安举行结业典礼。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陕西省文物局局长赵荣和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国家博物馆、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等单位领导、专家参加典礼。 宋新潮在讲话时对这次培训班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对陕西省文物局的大力支持和授课专家的辛勤劳动表示感谢。他强调,各地要将专业技术人员培养作为文...
11月5日,由国家文物局主办、陕西省考古研究院承办的“2011年全国铁质文物保护修复培训班”在西安举行结业典礼。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陕西省文物局局长赵荣和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国家博物馆、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等单位领导、专家参加典礼。 宋新潮在讲话时对这次培训班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对陕西省文物局的大力支持和授课专家的辛勤劳动表示感谢。他强调,各地要...
由重庆市文物局、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主办,重庆市文物考古所承办的“三峡出土文物修复保护培训班” 10月18日在市文物考古所开班。重庆市文物局副局长程武彦、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保护与修复中心主任詹长法等领导及部分授课专家、全体学员参加了开班典礼。此次培训为期三个月,分为理论学习、实验操作以及保护修复三个阶段,主要包括文物修复基本理论、陶瓷及金属文物制作技术史、病害调查、保护修复等课程。 开学典礼结束后...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