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元朝严酷的统治终被推翻,中国又恢复了汉人掌权。但一心想恢复汉唐雄威的明朝皇帝并没有给中国带来另一次辉煌——封建制度没落的颓势已无法挽回。在明朝,中央集权发展到极点,宰相被废除,皇帝成为官僚之长。特务政治也发展到极至,东西厂、锦衣卫等特务组织十分发达。 封建统治者大力提倡儒学,但此时的儒学早没有了先秦时的朝气,其消极因素越来越显现出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手工业与生产技术的提高,国内外市场的扩大...
古祠堂外貌。 清远市现存古祠堂共有352座。随着古村的不断空心化,大量的明清建筑装饰文物面临被盗和朽坏的窘境。如何找到有效的保护开发途径?记者昨天从清远市博物馆获悉,为了加强对清远市古祠堂的保护,清远市博物馆日前派出专业技术人员到清远各县区乡镇村落进行古祠堂调查并补充相关资料,预计于今年年底出版《清远古祠堂》。 古祠难敌古村空心化 截至7月底,清远市博物馆专业技术人员...
修缮竣工的天水赵氏祠堂。 本报首席记者 王兰芳 摄 自古以来,天水赵氏祠堂一直是海内外赵氏族人寻根祭祖的圣地。12月15日,记者在天水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委员会办公室采访时了解到,备受社会关注的天水赵氏宗祠修缮保护工程日前已全面完工。 天水赵氏宗祠位于秦州区西关三星巷以西,原祠宇规模宏大,坐北朝南,属明代建筑,清代曾小修过。有专家曾称这里的古建筑群当属“东方木雕的艺术馆”。 历经近千年风雨剥蚀...
石构件 楚天快报讯 昨日,有市民向楚天快报报料,襄城新街发现柱础、门当、顶门杠石洞等古建筑构件。文化爱好者王夕平称,这些疑似明清时期的建筑构件,可能与清朝县衙存在千丝万缕的关系。 昨日上午,在北街一处民居外,文化爱好者王夕平正清理石构件上的泥土。王夕平介绍,7月5日晚,他从新街西段南侧一段人行道路过,看到施工工人正在清理一些形状各异的石块。意识到这些石块可能是古建筑构件,王夕平和工人协商后,将...
在刚刚公布的201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中,故宫博物院申报的“故宫明清建筑基址项目”名列第11位。这是故宫博物院于2014年2月获得国家文物局颁发团体考古发掘资质证书后,第一次独立开展考古发掘。 2014年6月,故宫博物院在基础设施改造过程中,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对故宫内南三所、南大库、慈宁花园等3处发现古代遗迹的施工区域,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并取得四项重要收获和对明清紫禁城的新认识:首次...
随着城镇化建设与外来文化的冲击,我国诸多传统村落及其文化正面临严峻的生存挑战。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起,中南大学中国村落文化研究中心研究人员开始对我国“江河流域”(即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及其他广大地域的传统村(镇)落的政治、经济、文化情况开展田野调查。2014年6月12日至9月30日,中国村落文化研究中心又对“江河流域”传统村落展开新一轮田野考察。考察结果显示:与2008-2010年期间的考察结果...
2014年6月到11月,故宫博物院考古研究所为配合故宫博物院热力、电力和消防等基础设施改造工程,报国家文物局批准,对故宫南三所门外电力增容管线工程工地、南大库消防管道改线工程工地、慈宁花园热力电力管线改造工程工地等3处发现古代建筑遗址的施工区域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并取得了重要收获。 故宫南三所门外电力增容管线工程工地 通过发现的明代散水和城墙包砖叠压土衬石,确认故宫东城墙墙体的原始露明部分开...
江西乐平千年古村涌山,较为完整地保存了明清及民国初年赣东北山区的历史原貌,现有明清古民居建筑38幢。这些古祠堂、民宅、私塾均为砖石木结构,多为穿斗式结构,幢幢粉墙黛瓦,飞檐翘角,不仅有着时间沉淀的韵味,更承载者人们心灵深处对乡愁的寄托。 明清风貌古韵犹存 走在涌山村王家街青石路上,现代小洋楼与明清古建筑交织耸立,使得原本宽阔的街巷略显逼仄。 记者随意走进街边一幢民宅,只见厅...
巨大的鹅卵石堆砌出两米多高的墙基,小溪环绕着数栋古建筑,幽幽窄巷透出丝丝沧桑感。在宁德寿宁县斜滩镇内,保留着160多栋自明清以来的古建筑,其中以何家巷最为集中。原斜滩镇文化站老站长韦希成先生向本报热线95060反映,斜滩有大量的名流故居,尚无一处列入县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如不加以保护,将摇摇欲毁,令人心痛。 古巷古井古桥 仿似穿越 昨日,记者一行驱车来到寿宁县斜滩镇,整个镇子内小溪...
20多年前,毛剑峰毅然辞去公职“下海南”从商。2007年,其巨资投建了亚龙湾热带天堂森林公园及鸟巢度假村,该项目因电影《非诚勿扰2》的拍摄而声名鹊起。 在24日举行的“第七届世界酒店论坛”上,三亚亚龙湾鸟巢度假村董事长、浙商全国理事会轮值主席毛剑峰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专访时透露,其正以12亿元打造安吉明清建筑风格度假小镇——大年初一风景小镇,目前正在招商阶段,拟明年开业,与一般旅游地产...
石雕的莲花座 昨天,有汉府街的居民给记者爆料,家门口一处工地刚刚进行了一次考古发掘。记者迅速前往现场查看,一处明清风格的建筑遗址已经露出地面。遗址上还有佛教风格浓烈的莲花须弥座,有学者认为,该遗址可能与始建于明代嘉靖年间的毗卢庵有关。 汉府街的这处考古工地就位于毗卢寺附近,整个工地的面积不是很大,约有三百多平方米,现场地上散落着很多碎石块,也有一些明代城砖。记者捡到的一块上...
汉府街居民向扬子晚报报料,家门口正在进行考古发掘。21日记者在现场看到,这是一处明清时代的建筑遗址,目前出土有砖砌的排水构建。同时还有明初风格的莲花座、须弥座部分构件等佛教风格。考古专家认为,该遗址与今毗卢寺相距不足百米,或与这座寺庙的前身——毗卢庵有关。 排水沟由古砖铺成 目前的遗址面积有300多平方米,经过考古人员的发掘,古建筑的部分结构逐渐清晰。现场已经能看到规格约2...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考古学尤其是夏商周考古和西南考古的研究。 “诺邓”,白族语为“有老虎的山坡”,它是距云南大理州云龙县城西北约七千米的一个白族聚居村落的名称。村子坐落在山坡和河边,傍山依台建房。建筑内外树木成林,是典型的山地村落,海拔高程在1750~2910米间。发源于大山腹地的诺邓河从村前不远处流过,260 多户人家分布在诺邓河支流的西北、东南和河...
汉府街居民向扬子晚报报料,家门口正在进行考古发掘。昨天记者在现场看到,这是一处明清时代的建筑遗址,目前出土有砖砌的排水构建。同时还有明初风格的莲花座、须弥座部分构件等佛教风格。考古专家认为,该遗址与今毗卢寺相距不足百米,或与这座寺庙的前身——毗卢庵有关。 排水沟由古砖铺成 目前的遗址面积有300多平方米,经过考古人员的发掘,古建筑的部分结构逐渐清晰。现场已经能看到规格约20×4...
南京内秦淮河畔新建一处兼具徽派、明清建筑群,其中一幢有着150多年的高大封火墙在“修旧如旧”的白墙青砖小瓦中得以凸显。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