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龚贤画论臆解》 柯文辉 编著 人民美术出版社 二〇一八年五月版 龚贤(1618—1689),字半千,又字思齐,别号野遗、柴丈、东海隐士、半亩、半亩居人、半庵、蓬蒿人等,明末清初著名书画家、诗人,被誉为“金陵八家”之首。著有《画诀》等画论,不仅理论水平高,而且实用性强。《龚贤画论臆解》一书系柯文辉先生运用美学的方法对龚贤画论所做的臆解,在释读原文的基础上,进行写意的解读,省略枝节,直达主题,...
有道是“书画同源”。古往今来,工书者善画、善画者能书的比比皆是,清代龚贤即是其一。龚贤是清代著名画家,享有极高声誉,位列“金陵八家”之首。他的山水画多写金陵一带风物,在笔法、墨法上均有独到之处,故而被后世“金陵画派”奉为鼻祖。 龚贤在绘画方面的成就毫无疑问得益于他的书法用笔。反过来,他又以一个画家的视角和审美意趣来经营书法,所以他的书法别有一种情怀。篆刻者常以“印从书入,书从印出”为美谈,龚...
在我国画史上,有两位个性最为突出的画家,一位是北宋的米芾,另一位则是明末清初的龚贤。人生际遇、孤傲个性,共同造就了龚贤独具魅力的画风。他独辟蹊径,艺术造诣居“金陵八大家”之首,成为清初画坛与“四王”并驾齐驱的一位特立独行的大师。 龚贤隐居在南京清凉山,筑扫叶楼每日赋诗作画,陶然自乐。他善写茂密、滋润、幽深的江南山水,笔墨劲利而苍厚潮润。观龚贤的画,但见山川奔荡、云蒸雾绕、气象万千,让人如沐清...
龚贤,字半千,生于明万历四十六年 (1618),祖籍昆山,流寓金陵,所作山水往往用浓厚的墨色画出丛树山石,屋舍亭台相嵌其中,用笔简洁,墨色淡雅,其中的屋顶几乎以留白处置,黑白的强烈反差来表达画面的光感,这就是龚贤自开生面前无古人的风格。现代著名画家李可染的山水画与之有异曲同工之妙。 吕潜与龚贤同时,字孔昭,四川遂宁人,侨居江苏泰州,明崇祯十六年 (1643) 进士,官行人,甲申明亡后不仕,...
龚贤,字半千,生于明万历四十六年 (1618),祖籍昆山,流寓金陵,所作山水往往用浓厚的墨色画出丛树山石,屋舍亭台相嵌其中,用笔简洁,墨色淡雅,其中的屋顶几乎以留白处置,黑白的强烈反差来表达画面的光感,这就是龚贤自开生面前无古人的风格。现代著名画家李可染的山水画与之有异曲同工之妙。 吕潜与龚贤同时,字孔昭,四川遂宁人,侨居江苏泰州,明崇祯十六年 (1643) 进士,官行人,甲申明亡后不仕,专心于...
龚贤山水画 在中国古代山水画中,龚贤的山水画具有独特的表现力。他经过长期的探索与不断升华,创造了前人不曾有过的浑厚、浓郁的山水画新风格。本文以对龚贤山水的技法为切入点,逐步分析其层层复加、多遍积染的笔法和其构置奇巧、大方端庄的构图方式,进而感受龚贤高尚的人格和独特的美学品位,体验龚贤山水画中令人心驰神往的山水意境。 龚贤(1619-1689年),字半千、半亩、清凉山人等,祖籍江苏昆山,流...
在南京市清凉山景区西南角,有一片颇为别致的明清建筑群。石砌的台阶,洁白高耸的马头墙,黛色的屋顶和门框,配上院子内的青松翠竹,整个小院显得清新雅致。300多年前,隐居在这个院子中的,正是复社成员,绘画界“金陵八家”之首的龚贤。1664年,反对满清统治的龚贤在清凉山购田半亩,建起了这座小院,称为“半亩园”。又因龚贤曾绘制一幅身着僧衣,持帚扫地的自画像,这个小院被后人称为“扫叶楼”。1992年,扫叶楼被...
品名:山水册页 纸本册页 作者:龚贤 尺寸: 25×34×16cm 约0.8平方尺(每幅) RMB:650000元 说明: 1.龚贤 2.上方新月映残云百里障 备注:毕泷收藏,谢稚柳藏,单国强审定。 2008年4月26日经单国强鉴定为真迹,2008年5月12日山东卫视《天下收藏》栏目播出。 补充: 龚贤(1618——1689)又名岂贤,字半千,又字野逸,...
古城南京是明代皇帝的居住地,也是全国政治文化的中心。清兵南下后,明代灭亡,清朝移都北京,而不少遗民画家仍聚集南京,从事绘画创作。当时,他们在举国上下皆以元画为宗、陈陈相因、摹习成风的环境下,标新立异,打破了“家家子久、人人大痴”的单一乏味的景况。其中成就最大的为龚贤、樊圻、高岑、邹哲、吴宏、叶欣、胡忄造、谢荪八人,画史上称为“金陵八家”,龚贤为...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