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苏州苏扇博物馆近日开馆并向公众免费开放,开馆首展吴门名家扇面展也同时开幕。王建康 苏州苏扇博物馆近日开馆并向公众免费开放,开馆首展吴门名家扇面展也同时开幕。王建康
12月21日,成立已逾五年的苏州苏扇博物馆在平江路卫道观新装亮相,数百件馆藏精品与吴门名家扇面展,迎来了众多书画家、苏扇制作者和藏家的到场观赏。 苏州苏扇博物馆由香洲扇坊发起,成立于2011年。馆藏品为香洲扇坊主人张凉收藏,达千余件,其中有众多名家扇面,如张大千、溥心畬、钱松喦、吴作人、朱屺瞻、唐云、陆俨少等;也有众多名家竹刻扇骨,如支慈庵、花剑南、薛佛影、谭维德等;还有扇子大家族中的众...
中国的扇文化在我国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自古以来在全国各地流传甚广,据晋人崔豹的《古今注》记载,最早的扇子出现在殷代,用雄雉尾制成,称为“雉尾扇”。当时的扇子不是用来纳凉的,而是为帝王“示威仪”的仪仗装饰品,又叫“仪仗扇”。后来扇子由大变小,到了汉代,有了绢制纨扇,又称团扇,(绢宫扇)作为拂凉工具,人们才普遍使用了。扇子与我国的绘画、书法、文学、雕刻等文化艺术相融合,历代的达贵显人、文化名流均与它结...
中国文物网讯(编辑 白頔)苏州折扇早在南宋时期便已出现,至明代开始盛行,被文人雅士及淑女闺秀视为不可或缺的怀袖雅物。而在苏扇制作中,又尤以扇骨的造型最能体现制扇者的巧手精工。近日,苏扇制作大师王建的亲传弟子,制扇师董德红在接受中国文物网记者采访时,向我们介绍了苏扇扇骨制作工艺的精妙所在。 董德红 据董德红介绍,苏扇扇骨以竹制见长,在选材上非常讲究。而他经过多年时间的实地走访,最后选定软硬...
苏州折扇早在南宋时期便已出现,至明代开始盛行,被文人雅士及淑女闺秀视为不可或缺的怀袖雅物。而在苏扇制作中,又尤以扇骨的造型最能体现制扇者的巧手精工。近日,苏扇制作大师王建的亲传弟子,制扇师董德红在接受中国文物网记者采访时,向我们介绍了苏扇扇骨制作工艺的精妙所在。 据董德红介绍,苏扇扇骨以竹制见长,在选材上非常讲究。而他经过多年时间的实地走访,最后选定软硬适中的毛竹作为制扇的首选材料。他表...
参展的苏扇珍品 苏州是吴文化的中心城市,也是我国折扇的著名产地,折扇制作技艺源远流长。苏州折扇始于南宋,明代开始名扬全国,至清代臻于鼎盛,经历了600余年的传承,发展成为富有民族特色的艺术形式,留下了数以万千的艺术精品。日前在北京举办的中国(苏州)折扇艺术展以“清风徐来”为主题,向世界展示了苏州折扇艺术的臻美。本次参展的物品多为明清两代所留传世珍品,包括400幅扇面、400余种扇骨、200余种扇...
苏州是吴文化的中心城市,也是我国折扇的著名产地,折扇制作技艺源远流长。苏州折扇始于南宋,明代开始名扬全国,至清代臻于鼎盛,经历了600余年的传承,发展成为富有民族特色的艺术形式,留下了数以万千的艺术精品。日前在北京举办的中国(苏州)折扇艺术展以“清风徐来”为主题,向世界展示了苏州折扇艺术的臻美。本次参展的物品多为明清两代所留传世珍品,包括400幅扇面、400余种扇骨、200...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