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12月7日,山西太原太山龙泉寺舍利塔复建工程正在进行,其中用65吨纯铜打造的仿唐地宫基本完工,金碧辉煌的内饰在灯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辉。中新社记者 韦亮 摄
宋 辽 1983年河北涞源下北头乡白石村出土 通高24.8厘米,座长17厘米,宽11厘米 石碑为汉白玉雕成,龟趺,龟或名霸下(亦说赑屃),性好负重,为龙之九子之一。 碑铭文: 正面:大辽国飞狐县白石山两朝谶主二帝门师傅菩萨三聚净戒太尉正慧大师特于峰顶建舍利塔 背面:一 恕穷劫已来法憧常竖时天庆二年壬辰岁六月丙戌朔二十五日丙时建 右侧:善颖塔匠扣世兴石匠张永...
三彩舍利塔 1966年,在河南省密县(今新密市)老城法海寺旧址北宋塔基地宫中出土了一批珍贵文物。其中,三座大小不同的三彩舍利方形塔,均为下面带有须弥座的七层密檐式佛塔,表面皆施褐、黄、绿等釉色,尤其引人关注。图中这座三彩舍利塔就是其中最大最精美的一件,现藏河南博物院。 该舍利塔高98.5厘米,底边长30.5厘米,为方形密檐式七层宝塔。塔体以高岭土为胎制作,分上、下两节分别烧制组合而成。...
日前,鄞州区文管办接到东吴镇政府报告,在东吴镇某村一座正在拓宽的桥下发现数量不少的石刻,其中一块石碑上刻有《天童寺舍利塔记》。区文管工作人员马上赶到该村,发现桥两侧桥墩基石中有十多块石刻,其中一块完整的碑刻,正是圆瑛法师的《天童寺舍利塔记》。 石碑保存基本完好,石质为梅园石,纵约60厘米,横约152厘米,共刻有文字32列,全文行楷,字迹清俊而遒劲,点划多姿,字体妍美。落款为“民国廿四年本寺住...
据明万历时登封知县傅梅所著《嵩书》载,塔建于隋文帝仁寿二年(602年)。大法王寺塔建成后,隋文帝即令高僧智教将佛舍利护送到法王寺舍利塔内供养。同时下诏,将“大法王寺”改名为“舍利寺”。而这恰恰是属于第二次的佛舍利大分送,即仁寿二年(公元602年)在佛诞日时,隋文帝请名僧智教、明芬等将佛舍利分送至全国五十三州入函立塔。 鉴于法王寺的许多珍贵石碑已毁,为此,我们无从查寻隋文帝派遣智教向...
北宋(公元961年——1127年) 1966年河南省密县法海寺塔基出土 高98.5厘米 基边长30.5厘米 塔形为方形密檐式,由基座、塔身、塔刹三部分组成。基座为叠涩须弥座,其上饰间柱、角柱、宝塔、伏鹿、仰莲、宝莲、麒麟、天王、力士等图案。一层四壁开门,门内有四尊坐佛。二层檐下置一 “咸平二年四月二十八日记施主仇训”匾牌。通体施红、绿、白三彩釉,光彩夺目。
昨日,省城文瀛公园内,古建工人们正在修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琉璃舍利塔。前段时间,一名醉汉攀爬到琉璃舍利塔上,扳断了塔尖,损坏了塔身,随后被警方控制,该醉汉的这一行为给这处文物造成了难以弥补的损失。
拓印出的图案中隐约能看到“佛像”。宋峤摄 工作人员正将图案拓下来。宋峤摄 栖霞山的舍利塔,是件珍贵的国家级文物。近日,栖霞山的工作人员在对塔身保养时有了意外发现,塔基的莲花须弥宝座上,刻着繁密细致的花纹,仔细一看,竟是神态各异的人物形态。知名敦煌专家、南京师范大学黄征教授看过图片后表示,这些图案刻画是飞天的一种——天宫伎乐。据悉,它们出自舍利...
近期,甘肃省张掖市文物保护研究所组织业务人员对马蹄寺石窟群南寺南区、北寺背山两处的浮雕舍利塔龛进行了专项调查,详尽记录了每座塔龛的地理位置、赋存环境、雕凿风格、艺术特点、形制规格、保存现状和主要病害。此次专项调查共调查登记塔龛457座,新发现塔龛区域2处、舍利塔龛110余座,进一步丰富了马蹄寺石窟的内涵,为保护、管理、研究和利用提供了第一手资料。调查表明,马蹄寺石窟群浮雕舍利塔龛多开凿于西夏或元明...
甘肃炳灵寺上寺的元代石雕舍利塔因长期露天搁置,风化现象较为严重。记者14日从甘肃省文物局获悉,围绕该舍利塔的修复和搬迁工作已于日前结束。 据介绍,炳灵寺元代石雕舍利塔高2.97米,共有13层。上世纪50年代,炳灵寺上寺喇嘛把石塔从西佛沟密宗院大经堂搬迁到上寺院内,1987年又搬回至西佛沟密宗院原大经堂遗址。 近年来,受条件限制,石雕舍利塔风化严重,炳灵寺文物保护研究所于2009年制定了石塔保护...
中新网(微博)兰州11月14日电 (记者 冯志军)甘肃炳灵寺上寺的元代石雕舍利塔因长期露天搁置,风化现象较为严重。记者14日从甘肃省文物局获悉,围绕该舍利塔的修复和搬迁工作已于日前结束。 据介绍,炳灵寺元代石雕舍利塔高2.97米,共有13层。上世纪50年代,炳灵寺上寺喇嘛把石塔从西佛沟密宗院大经堂搬迁到上寺院内,1987年又搬回至西佛沟密宗院原大经堂遗址。 近年来,受条件限制,石雕舍利塔风化严...
甘肃新闻网10月26日电 (通讯员 罗玉珍)据永靖县委宣传部消息,日前,炳灵寺文物保护研究所对炳灵上寺一处长期露天存放、遭受风吹日晒的元代石雕舍利塔进行了保护维修和防风化处理,并为其建造了一处仿古木结构保护亭。 炳灵寺石窟位于永靖县城西南35公里的小积石山中,由上寺、下寺和洞沟三部分组成,始建于东晋十六国时期,现存窟龛216个,石雕、泥雕佛像800余身,壁画约1000平方米,浮雕佛塔56座,距今...
新华网兰州10月18日电(记者 王艳明)为让露天存放的元代石雕舍利塔免受风吹日晒,甘肃省炳灵寺文物保护研究所为其建设了“新家”。 炳灵寺文物保护研究所所长石劲松18日介绍,“新家”建在炳灵寺上寺院内,是一处仿古木结构保护亭,搬入新家之前,保护人员对石雕舍利塔进行了保护维修和防风化处理。 炳灵寺石窟位于甘肃省永靖县城西南35公里的小积石山中,由上寺、下寺和洞沟三部分组成,以保存中国石窟最早纪年题...
为了让露天存放的元代石雕舍利塔免受风吹日晒,甘肃省炳灵寺文物保护研究所为其建设了“新家”。2011年10月18日,炳灵寺文物保护研究所所长石劲松介绍,“新家”建在炳灵寺上寺院内,是一处仿古木结构保护亭,在搬入新家之前,保护人员对石雕舍利塔进行了保护维修和防风化处理。 炳灵寺石窟位于甘肃省永靖县城西南35公里的小积石山中,由上寺、下寺和洞沟三部分组成...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