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秦腔是西北地区戏曲文化的标志性符号。在源远流长的秦腔史上,甘肃始终是秦腔传播的重要节点,作为我国西北的秦腔大省之一,秦腔在甘肃民间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 2010年,为了让古老的秦腔艺术得到更好的保存和发扬,兰州市在位于黄河岸边的金城关文化风情区仿古建筑群二台,建成了中国首个秦腔博物馆。7年来,秦腔博物馆接待了200余万人次的游客,为每一位来到这里的人展示着秦腔艺术的风采。 一 4...
春节期间,市民在金城关兰州秦腔博物馆参观。连日来,在金城关文化博览园举行的春节庙会系列活动,吸引了众多游客和市民,许多市民选择和家人一起走进兰州秦腔博物馆、兰州彩陶馆、兰州城市体验馆、黄河桥梁馆、兰州非遗陈列馆等,在品质上乘的各色陈列中感悟文化传承。记者裴强摄
馆内剧目篇陈列跻身全国一流 秦腔是西北最古老的戏剧之一,流行于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地,一直以来都以粗犷、豪放著称。特别是在经历了600多年的风雨岁月之后,这一传承久远的古老戏曲艺术更是留下了丰富多彩的秦腔剧目。可是,由于秦腔剧目的传承基本上都以转手传抄、口传心授为主,虽然题材广泛、内容纷繁,但却因时代久远散失颇多,这也使得秦腔剧目最终的数量成为了多少年来无法解读的谜题。 19...
秦腔是中国西北最古老的戏剧之一,流行于中国西北的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地。秦腔一直以来以粗犷、豪放著称,“八百里秦川尘土飞扬,三千万儿女齐吼秦腔。”充分体现出秦腔的粗犷、豪放。10月10日,2016“一带一路”网络媒体主题采访团一行抵达甘肃兰州,走访兰州秦腔博物馆,探寻秦腔在丝路上的传播与发展。 兰州秦腔博物馆作为全国第一家秦腔博物馆,展示了目前征集到的珍贵秦腔实物资料。从最早的...
民国时期的“学戏文契” 清代艺人绘制的精美脸谱 清乾隆年间木刻本《菩萨买药》 5月18日记者获悉,第一届全国文物普查启动的馆内藏品文物鉴定定级活动将在全国范围内展开,位于兰州的中国秦腔博物馆的馆藏级宝贝将在这次文物定级中“出阁”待估身价。据了解,现在馆藏于金城关的中国秦腔博物馆的13件“镇馆之宝”将根据其价值评定等级。 千余件馆藏品种类丰富 在西北地区,甘肃被称...
全方位展现中国百戏之源、梆子戏鼻祖——秦腔艺术魅力的中国秦腔博物馆迎来“周岁”。开馆一年来,大量颇具代表性的秦腔曲谱、脸谱及上千部秦腔剧本汇聚馆内。 记者27日从中国秦腔博物馆获悉,该馆自2010年1月26日开门迎客以来,已有20多万观众走进该馆,在现代声光电与传统艺术的结合中,品味了这一古老的艺术奇葩。 坐落于兰州黄河岸边的该馆,其陈展面积达2000余平米,是中国第四...
全方位展现中国百戏之源、梆子戏鼻祖——秦腔艺术魅力的中国秦腔博物馆迎来“周岁”。开馆一年来,大量颇具代表性的秦腔曲谱、脸谱及上千部秦腔剧本汇聚馆内。 记者27日从中国秦腔博物馆获悉,该馆自2010年1月26日开门迎客以来,已有20多万观众走进该馆,在现代声光电与传统艺术的结合中,品味了这一古老的艺术奇葩。 坐落于兰州黄河岸边的该馆,其陈展面积达2...
2月22日上午,来兰州参加甘肃文物工作汇报会时,专程到中国秦腔博物馆和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兰州黄河铁桥进行考察。省委常委、市委书记陆武成,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牟少军,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冰,副市长周丽宁等领导陪同。 考察结束后,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详细询问了中国秦腔博物馆开馆以来的开放情况,以及中国秦腔博物馆未来的发展,并提出中国秦腔博物馆的建设要与旅游相结合,吸引游...
从2005年兰州市被中国剧协命名为“中国秦腔发展基地”开始算起,历时五年之久的中国秦腔博物馆终于在26日开馆。 当日下午,由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办的“第三届中国秦腔发展高峰论坛”在兰州召开,记者从此间获悉,作为西北五省共通的这门艺术,新疆、青海、陕西、宁夏、甘肃的同仁都齐来道贺,称中国秦腔博物馆的开馆,将为秦腔这一古老艺术的传承和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
1月20日,参观者在中国秦腔博物馆欣赏秦腔头饰。记者曹志政摄 记者从兰州市文化广播影视新闻出版局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中国秦腔博物馆的筹备布展已经基本就绪,将于1月26日隆重开馆。 据了解,落成的中国秦腔博物馆,位于兰州百里黄河风情线中段经典风情区,与巍巍白塔公园毗邻,和百年中山铁桥相望,展馆面积2000多平方米,是目前国内内容最为纷呈的地方戏曲专业博物馆。中国秦腔博物馆仅陈展投资就达上千万...
今天,中国秦腔博物馆向媒体开放。该馆坐落于兰州市金城关文化风情区仿古建筑群二台,位于黄河沿岸,与天下黄河第一桥相望,是目前国内内容最为纷呈的地方戏曲专业博物馆。 戏曲曾是国人的“盛世元音”。如今,虽不及当年风光占尽,但走进中国秦腔博物馆内,仍可看到秦腔在中华民族文化发展历程中的艺术价值和往日辉煌的凝重华章。这座2005年开始筹备的秦腔博物馆布展工作目前已基本就绪,将于1月...
陕西省文化厅厅长余华青主持,副省长郑小明和西安交通大学副校长蒋庄德揭幕。日前,陕西秦腔博物馆在西安交通大学开馆。 新建馆的陕西秦腔博物馆由展品、展板和小型舞台展示三部分组成。展板部分以演出剧目、唱腔音乐、舞台美术、演出团体、演出场所、国内外艺术交流等13个展板,对我省秦腔事业的发展和对外交流情况进行了梳理、总结。在展柜中,陈列着各种秦腔文物、资料:有民众剧团(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的前身)的剧装、戏箱...
秦腔作为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和三秦父老的根脉,长期以来备受各方关注。在文化多元化的今天,挖掘、整合秦腔资源,抢救保护、传承发展这一地方艺术奇葩,延续中华艺术精神,显得尤为重要和必要。基于此,陕西省文化厅与西安交大联合组建秦腔博物馆,馆址设在西安交大艺术馆。具有新时代特点的秦腔博物馆将以现代科技声光电效果与网络传媒相结合,让秦腔全方位立体展示在世人面前。该馆由省振兴秦腔办公室和西安交大艺术...
8月13日上午,陕西省文化厅第一时间现场报道:陕西省文化厅与西安交通大学决定联合组建秦腔博物馆。此举亦为更好的保护秦腔遗产,传承秦腔文化。就在同一天,兰州市秦腔博物馆也传出喜讯,坐落在金城关风情区二台阁的该馆整体装修已接近尾声,将于10月1日正式开馆。 作为中国戏曲鼻祖的秦腔,与其他戏曲剧种一样,在历史上长期承担着传承传统文化的功能,所以在整个大西北深入人心,且流传地域广阔,影响人群很多。而秦腔...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