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祠堂文化是岭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祠堂不但是文化遗产,也是族人情感的纽带。为传承和发扬岭南文化,番禺区财政积极拓宽资金筹集渠道,支持开展祠堂的保护和利用工作。 一是推进成片区祠堂的保护和利用。政府近年大力扶持建设的成片区的祠堂有沙湾古镇、岭南印象园、大岭村。沙湾古镇现存以广东省文物保护留耕堂典型代表的古祠堂约70多座,为打造沙湾古镇,各级政府投入了约2.69亿元。同时,番禺区整合国家、市...
近日,有800多年历史的广州番禺大岭村“护身符”升级,这个古老村落的保护规划获得省政府批复。这意味着,大岭村在活化发展的过程中,有了明晰而严格的保护规划章法可循。 古老风貌建筑要“原真维护” 南都记者从广州市国土规划委获悉,《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广州市番禺区大岭村保护规划》(下文简称《规划》)已获省政府的原则同意,规划期限是到2020年。省府的批复要求“妥善处理好历史文化名村保护与发展的关...
番禺区文广新局大力加强文物安全保护和修缮工作,加大投入,积极推进文物修缮工程。去年,各镇街文物保护监督员完成区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巡查580次,区登记保护文物单位巡查2504次,市、区共投入资金近1200万元,推进多项文物修缮工程。 为了加强全区文物安全保护和修缮项目相关工作,区文广新局组织在全区范围开展文物消防安全专项检查。组织各镇街文体中心开展文物安全自查以及文物办抽查工作,抽查化龙镇、石楼镇...
经过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和广州市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全面摸清家底:目前,番禺区不可移动文物共有752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38处,区级文物保护单位19处,市、区登记保护文物单位688处,另有中国历史文化名镇1处,中国历史文化名村1处,省级历史文化名村1处。在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区的文物保护工作在近年来取得较大成绩,成效显著。 财力、人力、物力到...
山西兽化石。邱伟荣 摄 街坊今日起可免费观赏剑齿虎、铲齿象、河南兽化石 剑齿虎、铲齿象、河南兽、山西兽……今日起,一串串地球上早已灭绝的物种将以化石形式免费展示给街坊,并且为期一年,小朋友可约啦!昨日,记者走访番禺博物馆看见,由中共番禺区委宣传部、番禺区文广新局主办,金山地质博物馆、番禺博物馆共同承办的“地球历史与生命演化”大型科普展览已经布展完毕,将于今日起免费向广州街坊开放,街坊...
在广州番禺区山门村,一顶逾百年历史的民间工艺品神轿近日不翼而飞。这可急坏了村民们,神轿乃清代光绪年间流传下来的古董,一直安放在村中祠堂中,被村民视作“镇村之宝”,曾有生意人开价上百万元求购遭拒。然而今年3月31日,村民发现神轿消失了,当中疑点重重。目前,警方已介入调查。 68岁的村民李乾亨告诉记者,神轿学名“肩舆”,是以前岗尾十八乡洪圣宫出会时洪圣王的座椅,造于清光绪六年,距今有100多年...
大岭村,位于广州市番禺区石楼镇西北面。这个有着八百多年历史沉淀的小村庄,因为出了1个探花、34个进士、53个举人和100多个九品以上的官员而闻名。 番禺大岭村简介如今,这个村庄不只以产出了数量众多的大学生而闻名,而且亦因它分散在小村落中的古塔、祠堂、蚝壳墙等而散发出悠悠的古香。 景点概况 沿着村子里那条贯穿全村的玉带河,深入到村子里,可以发现大岭陈氏十世祖祠——显宗祠,又名...
记者日前从广州市名城办获悉,《广州市番禺区鳌山古庙群历史风貌区保护规划》通过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委员会审议。保护规划拟将宝墨园划入鳌山古庙群历史风貌区的建设控制地带。 保护历史风貌同时改善居民生活 鳌山古庙群历史风貌区由鳌山古庙群、古庙群周边村落、水体及山体组成,位于番禺区沙湾镇三善村和紫坭村,北临紫坭河,东面为工业区和市良公路,南面则为工业区和农田。规划范围包括紫坭河以南、...
记者昨日从番禺区文广新局获悉,今年起出资500万元设立文物保护专项资金,对区级文物修复进行资助。 据了解,今年番禺区文物办制订了《番禺区文物保护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规定专项资金主要用于由区级政府财政承担的费用的抢救性文物考古调查、勘探、发掘,对不可移动文物抢修、修缮、保养的资助和补助,聘请文物保护监督员,对文物保护的科学技术研究,以及奖励对文物保护做出重大贡献的单位或个人。 2012年8月,番...
徐龙森 沙边窑遗址等672处文物被列入番禺区不可移动文物名录。近日,番禺区人民政府公布《关于公布番禺区不可移动文物名录的通知》,要求各有关单位和部门对名录中的不可移动文物加强管理,做好保护工作,确保文化遗产安全。 据了解,被列入番禺区不可移动文物涵盖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古窟寺及石刻、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等6大类。为保护好这笔遗产,经番...
“隐士”周年明今年57岁,家住番禺海伦堡,12年间他用钢笔画遍了番禺100多条村庄。在他眼中,这里是中国的威尼斯。没有手机、没有社交,一星期只买一次菜……一个人独自这样坚持了12年。家住番禺海伦堡小区的57岁画家周年明,为了“抢救”番禺水乡那些即将消失的原生态的水乡风景,12年来,从最南端的二十一涌开始,几乎走遍了番禺10...
1月15日上午,位于榄核镇湴湄村的冼星海纪念馆湴湄分馆,在众领导嘉宾的剪彩、揭幕下,正式宣告落成开馆。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万志成,区炎黄文化研究会会长越良钊,区委宣传部、区文广局、番禺日报社有关领导,榄核镇党委领导等出席了开馆典礼。 冼星海纪念馆湴湄分馆占地约110平方米,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现冼星海的生活轨迹为主线,通过"星夜的大海(1905-1921)"、"为音乐艰...
.h1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22pt; MARGIN: 17pt 0cm 16.5pt; LINE-HEIGHT: 240%; TEXT-ALIGN: justify } .h2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