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随着中国新媒体用户的持续增长,新媒体产业日趋活跃。新媒体不仅引发了传播环境的变革,而且使得受众的接受心理和行为产生变化。不同于以往的文博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通过个性化的故事讲述、精致的视听语言表现、高超的文物拍摄,完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讲述。 一、新媒体语境对传统文博题材纪录片的挑战 2017年被称为中国文化节目元年,全国上下掀起一股中华传统文化热,而文博类则更是成为热度中的“...
上海徐汇艺术馆门前的敦煌舞者雕像。王子涛摄 中新网上海8月30日电 (王子涛)国内首个新媒体敦煌乐舞专题展“乐者敦和·大音煌盛——敦煌壁画乐舞专题展”今年6月在上海徐汇艺术馆开展。记者日前获悉,由于观众反响热烈,原定于8月31日结束的专题展将延展至9月下旬。 敦煌乐舞壁画。王子涛 摄 志愿者讲解壁画细节。王子涛 摄 此次展览通过高科技复原敦煌人物、还原壁画实景,运用...
中国当代实验艺术教育经过20世纪90年代的局部探索,到2000年以来,已逐渐在各大艺术院校立足门户,并先后以综合艺术、新媒体艺术、实验艺术等加以冠名。四川美术学院新媒体艺术系成立于2010年。并在去年3月,获批国家教育部特设新专业实验艺术。分别设立了“跨媒体艺术、艺术与社会、艺术与科技、摄影”4个教研室。本期邀请四川美术学院新媒体艺术系副主任李川解读川美新媒体艺术系毕业创作。 “Face b...
采风团成员参观富阳区东梓关村许家大院。付勇超摄 5月30日,参加第三届海外华文新媒体高峰论坛的媒体代表一行80余人来到良渚,在良渚遗址管委会召开媒体采风见面会,听取余杭经济社会发展和良渚遗址保护管理情况介绍。区委常委、宣传部长王姝出席会议并致辞,良渚遗址管理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陈寿田作良渚遗址遗产价值和保护管理情况介绍。 媒体代表们认真观看良渚古城宣传片,特别是听取刚刚...
2017年12月20日,国家文物局政策法规司指导、中国文物信息咨询中心和新浪微博共同主办的“2017年#约会博物馆#文博新媒体发展论坛”在北京举办。共计30余家国内文博新媒体和法国卢浮宫官方微博代表出席论坛,并共同成立“文博新媒体矩阵”,旨在促进信息共享、互联互通,共同推动利用新媒体“让文物活起来”。 这是首次文博行业新媒体论坛,说明整个行业对新媒体的作用已经有了充分的认识,并且逐渐形成...
自“中华古籍保护计划”项目实施以来,社会各界对古籍保护和利用越来越重视,近年来,成都图书馆通过新媒体宣传、展览等方式让藏在“深闺”的古籍为更多普通读者所了解,古籍普及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自2013年开始,成都图书馆陆续在官方微博、微信上推送馆藏古籍的内容,受到读者欢迎。据统计,2015年11月至2016年5月,成都图书馆微信平台推送馆藏古籍精品栏目共21期,官方微博推送条数已经超过千条...
日前,“融合·传承·创新”2016中国(温州)新媒体和道教文化发展高峰论坛在浙江温州东蒙山隆重举行。 论坛通过主旨演讲、东蒙论道、新媒体讲座等多种方式,围绕“道教传播的问题和对策研究”、“微博微信时代道教传播”、“中国道教的互联网建设”等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共同为互联网平台新媒体工具传播道教文化建言献策,助力新媒体发展热潮下继续发扬优秀道教文化。其间,论坛还举行了道教之音温州通讯站揭...
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转型,文化产业成为了资本竟逐的中心地带。2006年,国家在《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要着力重点发展文化产业,优化文化产业布局及结构。在互联网浪潮下,文化创意产业的相对薄弱是文化产业发展的短板,“创意为先”“内容为王”的口号尽管已经喊了多年,但许多公司依旧苦于缺乏高质量创意与内容。 新时代的“尚方宝剑”:创意才是王道 上世纪90年代,西方...
6月24日,由北京语言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人文学院、新媒体研究中心举办的“表述中国:当博物展览与新媒体相遇”暨新媒体研究中心成立大会在北京语言大学举行。 北京语言大学副校长曹志耘表示,新成立的新媒体研究中心致力于在新媒体促进教学、新媒体与文化交流等方面开展相关研究,主动走出去,与不同专业结合,与新技术企业合作,寻找新的增长点与契合点。 新媒体遇上博物馆会擦出怎样的火花?中国国家博...
新媒体艺术在中国的发展始于八十代末,到九十年代中期,出现一批较优秀的作品和成熟的艺术家。1996年9月,在杭州中国美术学院画廊,由吴美纯策划,举办了名为《现象与影像》的中国第一次录像艺术展。这个展览包括十几件录像装置和几个录像带作品,集中了张培力,王功新、陈绍雄等中国第一代录像艺术的开拓者。该展在国内外获得了巨大反响,各地传媒以极大幅面加以报道,更由《文艺报》评为当年中国美术十大新闻。展览期间印发...
2016年5月21日,由武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和武汉创意天地联合主办的第二届“印·踏”新媒体艺术展在武汉创意天地开幕。本次展览展出28件作品,题材丰富,其运用了动画视频、影像装置、互动新媒体、信息可视化、移动媒体和声光等形式,打造出一场与时俱进的新媒体艺术盛宴。展览作品全部来源于武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信息艺术设计系的学生,作品具有新颖的设计理念和艺术构思,也为学生呈现自己艺术作品提供了很好...
昨天是国际博物馆日,全市有103家博物馆免费开放,3家博物馆半价开放,35家博物馆延长开放时间,部分博物馆开出夜场活动。当天,还有170余场公益性活动。 一大早,琉璃博物馆、震旦博物馆等平日收费的博物馆门前排起长龙,不少市民从四面八方赶来,希望趁着开放日免费看个够。正在展出“醍醐寺珍宝展”的上海博物馆,不少观展群众手持语音讲解仪,盯着展柜里难得一见的日本国宝仔细端详,好久才肯挪动一小步。...
【摘要】数字化时代的今天给人们带来便捷的同时也改变了传统知识传播和公众获取信息的方式,大数据的运用为现代博物馆的建设与发展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平台。博物馆数字化建设直观的视觉效果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重视,不仅能够减少文物的损坏,还可以用全新的形式将文物活灵活现地展现给参观者,并且为文物管理提供了更有效的方式,因此,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建立数字化博物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数字化 传媒 博物馆 ...
上大美院雕塑系教师的作品 旧岁新年交替之时,各大美术机构的年度展也纷纷开幕,展览一年来的创作和研究成果。正在紧锣密鼓推进中的《媒性的造型——2015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年度展》,将于3月25日至4月28日亮相上海大学美术学院。题目中就充满了“学院派”的意味。何谓“媒性”,什么是“造型”,院墙外的观众该如何欣赏这样的展览?展览总策划汪大伟和学术主持尚辉向观众一一揭示其中的学术秘密。 画出肉眼看不到的...
2月1日,国家文物局党组书记、局长刘玉珠到文物出版社调研时指出,坚持特色出版优势,积极适应市场变化,充分发挥文物出版社国家队作用。 刘玉珠一行来到文物出版社考古、艺术、人文、科技、古籍和期刊中心等部门,看望慰问干部职工并向大家致以新春祝福。 文物出版社社长张自成汇报了该社基本情况和主要工作。2013年以来,出版社坚持稳中求进,重点突破的工作思路,恢复古籍中心,控制出版流程降低成本,大众普及读物...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