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2月17日,记者从成都市蒲江县文体旅局获悉,该县盐井沟船棺墓群M32号墓近日出土一柄附着淤泥的青铜矛。经过清理,该柄青铜矛上刻有“成都”二字,将成都城市称谓的历史前推了200年。 据悉,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与蒲江县文管所于去年9月在蒲江县一在建工地发现60座战国墓群,多为船棺墓。截至目前,共出土随葬器物300余件,主要有陶器、铜器、铁器、漆木器、竹质器、草编器、玻璃器及铜钱等。 成都,作...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当吟诵到唐代大诗人杜牧《赤壁怀古》这首诗的诗句,不禁使笔者联想到前些年一次清理战国墓葬的工作。在距离地表约2米处,陆续出土一批青铜兵器剑、戈、矛等带回县博物馆收藏。 时至今日,每当笔者看到这些2000多年前的青铜兵器,其制作之精细、锋刃之锐利,令人惊叹不已,似乎聆听到古代沙场上的阵阵厮杀声。 这次战国墓出土的青铜兵器(包括剑、戈、矛)约有20余件,而这件青铜...
日前,马山县一干部职工与村民在该县乔利乡兴科村红水河边发现了一疑似文物,经广西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所专家初步鉴定为春秋战国时期青铜矛。据悉,这是马山县第一次发现春秋战国时期的文物,改写了岭南无青铜矛出土的历史。4月下旬,马山县文联干部职工黄绍堂与堂哥黄生堂在马山县红水河边的岜盆山修筑墓葬时挖出一把青铜矛。4月27日,黄绍堂将青铜矛无偿上交到马山县文物管理所馆藏。为了弄清文物出土的情况,广西文物保护与...
市博物馆珍藏着一件战国时期秦国制造的兵器——青铜矛。这件青铜矛铸造精美,保存较完好,造型很像一支短剑,其表面的光泽清晰可见。青铜矛长15.6厘米、宽2.6厘米,矛叶较窄、中部起脊,两侧自锋尖至骹处为狭长弧刃,粗长圆骹两侧穿孔,用以插柲捆系。骹两面刻铭文,正面铭文:“三年相邦吕不韦造,上郡守□高工□丞甲工□”19个字...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