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我国《监察法》第14条规定:“国家实行监察官制度,依法确定监察官的等级设置、任免、考评和晋升等制度。”建立监察官制度,是党中央在改革大局中明确的一项政治任务,是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监察体系的重要举措。监察官制度在我国源远流长,是我国古代法律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监察官的选任标准与条件 在中国古代,作为独立于行政管理系统之外的监察制度,实现监察机构独立,监察组织系统化,监察职责...
秦王朝建立的这套中央集权机构的政权机构,以后一直被历代王朝所仿效。其中汉代的“三公九卿”,基本上是照搬秦制。 秦之中央最高统治者是皇帝,皇帝以下,中央最重要的官职是“三公”,即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合称“三公”。 【丞相】:战国时秦国原有相、相国,统一全国后,称作丞相,李斯为第一位丞相,乃百官之首。“金印紫绶,掌丞天子,助理万机。 【太尉】:原称尉、国尉,统一全国后称...
这段时期是中国职官制度从三公九卿制向更高级的三省六部制演进的过渡时期。在这三百多年里,中国大部分时间处于分裂、割据和战争的状态,因此各个王朝的职官设置就有许多不同,而且为了适应战争的需要,原来一些正规职官或撤消、或空有虚名,而一些临时性的“职务”反倒发挥了重要作用。这就造成这一时期职官设置的纷繁复杂。尽管如此,这一时期职官制度的主流还是与秦汉一脉相承的。 三国时期的官制 三国时...
无论是县、郡的长官还是家宰,他们的任命越来越不受出身等宗法血缘的限制,这就为封建地主阶级建立新的官僚制度奠定了基础。关于春秋时期的爵、卿本是各国执政官的泛称。这时如秦、晋、齐等国,已开始把卿作为爵称,有上卿、中卿、亚卿的等级差别。大夫在这时也有官和爵的区分,作为官称的如中大夫、县大夫等,作为爵称的如上大夫、中大夫等。齐桓公曾设关内侯,但无封地。 战国时期的官制 战国时期,封建制度进一步...
前排太监左为崔玉贵,右为李莲英 对很多中国人而言,日本是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国家。古代日本向中国学习,所以日本文化有好多和中国相似的地方,但日本文化也有好多独特的地方。比如,中国古代有宦官,而日本就没有。这是为什么呢? 日本有一个叫桑原鹭藏(1870——1931)的人,大正十二年(1923年)写了一篇8000多字的文章发表在大阪的报纸上,题目是《中国的宦官》。他说:“独我国自隋唐以...
图为发现的“清封武德骑尉张玉春之墓”碑。沁阳市文物局供图摄 河南省文物部门7月11日消息称,近日,在焦作沁阳市发现了一通“清封武德骑尉张玉春之墓”碑。该碑的发现对研究清代职官制度和封赠制度等具有参考价值。 日前,焦作市有关部门在对济河龙涧段进行河道治理过程中,于沁阳市长城路东段拆除老干河桥时发现一批石刻文物。包括抱鼓石、石柱础、碑刻等。其中“清封武德骑尉张玉春之墓”碑尤为珍贵。 ...
《诗》《书》二经中有关西周政府组织的史料实在不多,金文中的资料则早已有人归纳过。虽然近来新发现的带铭青铜器为数不少,在职官名称方面,斯维至、郭沫若二氏所整理的结果,仍属有用(斯维至,1947;郭沫若,1954:21—75)。今据斯氏之整理结果,择要介绍各官职守,并分别归入下列数类。 1.宫中杂役类 ①宰、大宰。《周礼》家宰官职极富,而所属则都是宫中近臣,如庖人、宫人、世妇、女御...
依旧是穿着开馆时那件深褐色的长款羽绒服,瘦高的身影快步穿行在展柜间,迎来送往。偶然间,眼角的余光扫到了展品布置上有细微瑕疵,忙扭头嘱咐身旁的工作人员:“把那个法槌再好好摆一下。” 这是中国法院博物馆馆长王海波近日的工作片段。 就在不久前的2016年1月6日,北京市东城区正义路4号,首席大法官、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揭去中国法院博物馆馆名牌上的红绸。之后,这里正式对公众开放,接受预约参观,王海波也...
近日,明星张嘉译投资五六百万元收藏雕漆成“隐形富豪”的消息传出后,这个中国传统工艺品种得到市场更多的关注。“雕漆目前价位还太低,就是因为品类太小众了,太少人懂、太少人收藏。”从前几年开始收藏雕漆的钟先生认为,正因为如此雕漆仍有一定的空间,而且投入不用太大就能“出成绩”。不过市场存在注塑和木雕上漆两种“山寨雕漆”,收藏者要注意分辨。 雕漆受外来文化影响极少 钟先生上周在古玩市场用几百...
三国为一过渡时代,亦东汉之残局,而其同时建国称帝之时间极为短促。在战乱中,各国间有因时制宜之措施,但变革不多,在原则上一切承袭东汉制度,而略有改变,兹以曹魏为例,略述如下: 1、上公:汉之上仅置太傅,魏别於太傅外偶置太保(郑冲曾为太保,钟繇、司马懿、司马孚等皆曾为太傅) 2、丞相、相国、与三公:汉末曹操专权,为丞相、相国时,曾罢三公官(司徒、司马、司空)当时丞相府之级织特别庞大,俨然一小型...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