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第二届“水下考古·宁波论坛”暨“致敬致远舰”特展开幕式。周建平 摄 文物是传承历史承载民族精神的物质根本,考古是发现和保护文化遗产的基础工作。2018年,我市考古工作者组织开展配合基建考古调查项目62项、勘探与发掘项目33项,取得丰硕成果;大榭史前制盐遗址获评中国考古学最高质量奖——全国“田野考古奖”二等奖(2016-2017年度),这也是宁波地域考古近20年来首次获得该奖项的二等奖,标志着...
昨天上午,市世界遗产保护志愿者服务队“海丝”分队的志愿者来到安澜会馆,在这里聆听了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宁波基地主任王结华研究员主讲的《宁波考古六十年》专题讲座。 王结华用翔实的文献资料,详细介绍了宁波自1953年以来的重要考古项目、考古成果。他一一列举了宁波在聚落考古、城市考古、窑址考古、墓葬考古和水下考古方面的重要项目。通过考古研究,他认为宁波从句章故城走向明州古...
1956年配合萧甬铁路建设抢救文物挖掘被视为宁波市考古工作的开端,60年来,宁波市共进行了上千项考古发掘,其中重要考古项目有188项。昨天,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王结华在安澜会馆给宁波市世界遗产志愿者服务队海丝分队举行了《宁波考古60年》讲座,并现场解疑释惑。 王结华介绍,经过60年的发展,宁波市的考古工作主要包括了聚落考古、窑址考古、墓葬考古、城市考古和水下考古五大类别。现在考古工作的推...
12月8日,作为纪念宁波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公布30周年(1986-2016)系列活动之一,由宁波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主办,宁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策划承办,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宁波各县(市)区文物部门协办之“发现——新世纪宁波考古成果展”在宁波博物馆隆重开展。 本次展览以新世纪以来15年间(2001-2015)宁波地域重要考古发现为主线,共分“绿野寻踪——聚落考古”“红尘再现——城市考古”“青山...
清代景德镇青花瓷豆(“小白礁I号”出水) 河姆渡文化双鸟木雕神器(田螺山遗址出土) 陶盉(田螺山遗址出土) “四明八百里,物色甲东南”。宁波,7000年文明史从河姆渡开源,两千年“海丝”路自三江口起航。源远流长的文明脉络,积淀深厚的历史蕴藏,通江达海的交通贸易,博大精深的思想宝藏,无不汇集于宁波这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与国际化港城。 时值宁波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公...
.h1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22pt; MARGIN: 17pt 0cm 16.5pt; LINE-HEIGHT: 240%; TEXT-ALIGN: justify } .h2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