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官媒是代表政府行男女婚姻之事的机构,即官方的婚姻介绍所。官方的媒人,古代称作媒官、媒氏、媒互人等,最早出现在西周。据《周礼·地官·媒氏》记载:“媒氏掌万民之判(即婚配)”,“凡男女自成名以上,皆书年、月、日、名焉,令男三十而娶,女二十而嫁”。看来,媒氏的主要工作职责就是掌握全国男女的姓名和出生时间,督促适龄男女结婚。《管子·入国篇》中这样描述春秋战国时代的官媒:“凡国皆有掌媒。丈夫无妻曰鳏,妇人无...
说媒的来历:在封建社会男女自有“授受不亲”之说,强调“天上无云不下雨,地上无媒不成亲”的说法。男女双方一般都要经人从中说合,才能够“结丝罗”,“谐秦晋”,“结连理”,“通二姓之好”。这种说合就叫“说媒”。建国之后,“说媒...
赤坎老街 在广东江门市赤坎镇,有一条名闻遐迩的媒人街,每逢3、8日圩期,这里就有近百名俗称“媒婆”的乡村红娘聚集成市,她们极尽巧簧之舌,提供国内外形形色色的信息,专供未婚男女配对,因而吸引了不少想寻找意中人或为亲戚朋友找对象的人士慕名而至。 是日,在朋友的陪同下,我也来逛媒人街。媒人街所在的赤坎镇建于清朝顺治年间,是当地司徒、关氏两大家族在东西两端奠基逐步发展形成的,距今350年历史。古镇水系...
清代咸丰八年的婚书 日前,记者在寒亭区杨家埠民俗文化大观园主办的“百年婚书展”上看到:该展览展出清代、民国、建国初期及文革时期的五彩缤纷的老结婚证挂满了整个展厅。这些结婚证是如何收集来的,它们反映了哪些时代特征?记者随后对婚书收藏者、我市收藏家刘广顺进行了专访。 清代婚书:有媒人才有“法律效力” 本次展览的50多件藏品是刘广顺先生从他收藏的30...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