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明代仿古玉龙凤纹佩 明代南方窑紫砂月白釉凤尾瓶 “这个青花瓷上面有龙形图案,您可以摸一摸。摸完了如果再听语音讲解,可能对这件文物的了解就更深刻了。”在台北故宫博物院讲解员的解说及触摸式介绍后,视觉障碍参观者点了头,露出了满意的微笑。 触摸文物 说起台北故宫博物院,大家都会对这里的人性化服务和对弱势群体的关怀赞不绝口。比如轮椅族可乘坐轮椅看文物,听障人士有手语翻译导览...
战国至汉代,是玉器史上独树一帜的错觉艺术时代,制作者在方寸之中琢磨出各种龙兽造型,它们的形体虽然静止不动,却能创造出动态的错觉。这种变化莫测的身形,使视觉如同处于现实和幻象之中,令人深感惊讶。本展览定名为“实幻之间”,即试图透过视觉的变化,探讨玉器创作的技巧,以及观看者为何会产生错觉的视觉原因。 此次展览共展出战国至汉代精选玉器212件,其中清宫旧藏有114件,新入藏者为98件,展品件件具代...
最近这张网络上刷爆的图,大家想知道它现藏哪里吗?这幅作品是宋朝宋仁宗皇后坐像图,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10月4日起,台北故宫推出“国宝再现——书画菁华特展”,展出26件精品文物,自东晋横跨至元代,兼具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此幅作品就是其中一幅。 台北故宫典藏的书画分为“国宝”、“重要古物”和“一般古物”三种等级,此次展出的“国宝”精品包括13幅“限展”书画。为保护脆弱文物,单幅书画每次只能展...
东晋 王羲之 远宦帖 纵24.8厘米,横21.3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王羲之(303-361),字逸少。精于各体法书,后世尊为书圣。 此帖亦称〈省别帖〉,为双钩廓填本,製作时先以墨线勾勒轮廓后加以填墨,是古代法书複製的方式之一。卷上有宋徽宗瘦金书签题及内府印记,亦有金章宗‘群玉中秘’、‘明昌御览’印及元、明、清代诸多的收藏印。此为羲之写予益州刺史周抚(293-365)的书信,传世唐《十七帖...
蓬莱仙岛与昆仑神山是传说中的两大仙境乐园,《史记》记载,战国时期君王遣人探求“蓬莱、方丈、瀛洲”三神山,而昆仑山则是《山海经》所描述的神域。两地皆居住着仙圣,并有丰富物产及神异动植物。六朝至唐代时期,随着道教盛行,道士们逐渐将地图上的真实名山仙道化,形成洞天福地之说,使得仙境更具现实性。名山洞府对于追求仙道的人而言,不仅是采药、炼丹、修行的地方,更是遇仙、升仙的媒介。 明谢时臣《四皓图》...
宋 李 唐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局部) 此图为一幅风俗人物画,描述走方郎中(村医)为村民治病的情形。 图中树荫下,病人袒露着上身,双臂被老农和一个少年紧紧抓着,身边另一少年牢牢地按住了他的身子,他双目圆瞪、张着大嘴,声嘶力竭地叫喊着,一条伸出的腿也被人死死踩住。 《村医图》的艺术表现手法纤巧清秀,人物描绘用笔细劲精致,毛发晕染一丝不苟,造型特征准确。 作品通过对艾灸治疗这一紧...
龙泉窑,因浙江省龙泉县而得名,是浙江西南数百个窑场所生产青瓷的总称。宋代便已建立碧绿、莹润的龙泉釉色传统,元代、明代承续不辍,广受国内外各地喜爱;欧洲人甚至以戏剧中的美男子名“celadon”称之。 胎薄釉润、粉青无瑕的宋龙泉,厚重硕大的元龙泉,早为陶瓷赏鉴家所重视。明代龙泉窑中,最引人瞩目的是一类具有微黄或乳灰的碧绿色、釉光滋润的作品,通常成形规整,满雕繁複图案,显然是特别讲究的精良产物;...
汉铜鎏金兽纹八子镜,彭楷栋先生捐赠。 圆钮、四叶纹钮座,钮座间饰云气纹,外以宽带纹与主纹分隔。主纹饰区由八星丁间隔为八区,以星丁纹为中心,外绕盘龙纹,形成像八个小镜子环绕在镜钮四周的结构。 并在这八子间装饰羽人、青龙、白虎、朱雀、独角兽、青羊及云气纹等等不可名状的祥云瑞兽,主纹饰区外缘环绕类似折磬纹的三角折曲纹,且将以上区域部分施以鎏金,形成金碧交辉的华丽意象。 镜边缘在宽带纹中...
梵高《午睡》 米勒《拾穗者》 庆祝法国奥塞美术馆建馆30周年,台北故宫博物院自8日起展出奥塞美术馆69件馆藏精品,其中包括梵高的《午睡》、米勒的《拾穗者》与雷诺阿的《弹钢琴的少女》等经典名作。 “印象·左岸——奥塞美术馆30周年大展”由奥塞美术馆策展,展品除梵高、米勒、雷诺阿的旷世名画外,还包括莫奈、塞尚、高更、德加、修拉与德拉克洛瓦等艺术大师的经典画作,总保...
唐三彩骑马俑,林语堂先生捐赠。这款陶瓷制品在历史上也是极其有名的,接下来我们就来鉴赏下这款名瓷。 骑士头带幞头,身着长袍,腰系宽带,足穿靴。其双臂曲于腰部两侧,双手呈握缰状,脚踩马镫,跨坐骏马鞍鞯之上。 马身骨肉亭匀,体态雄健,短尾细结,长身立于薄板之上。马匹及人物皆以灰黄色陶土为胎,先上白色化妆土,再施低温铅釉,马匹以褐色,人物则以绿色为主,褐、绿、黄、白交接,釉色饱满鲜亮。 ...
宋人《画子母鸡图》轴 宋王凝《子母鸡》册页 2017农历新年到来之际,“台北故宫博物院”自1月1日起在北部院区推出的“画鸡名品特展”,将延续至3月25日。 人与鸡的共生关系,对人类的经济与人文活动,均有深远影响。考古学者考证中国境内的鸡骨遗存,认为至迟在河南省安阳市的殷墟遗址中,已出现驯化的家鸡。经过数千年的时间推移,鸡从创世神话里孵育万有的原生物,化身成为驱...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