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11月14日14日,台北故宫博物院南院(以下简称“南院”)拆除香港影星成龙捐赠的“12生肖兽首”复制品。台湾学者指出,此举纯粹是政治操弄,是民进党当局“文化台独”、“去中国化”的具体表现。 当日10时许,拆除作业开始进行。负责现场拆除作业的中国文化大学美术系蒲浩明介绍说,工作人员将先把兽首螺丝松掉,然后进行打蜡保养,再用塑胶包起来封存,拆除每个兽首的过程大概耗时一个半小时。 有...
周功鑫 如何让正处于心智成长和社会价值观建构阶段的青少年,适时学习蕴含着丰富的民族智慧与成就的中华文化?如何让文物宝贝们“活”起来,讲述美的故事?在推广中华文化时需注意哪些要点?11月22日,台北故宫博物院前院长、2015年“中华文化人物”周功鑫博士将来绍兴为《树人大讲堂》和《越州大讲学》作专题演讲,并与我市的文化学者、教育专家以及学生作一场国学的高端访谈,探讨中华文化的“根”与“魂”。...
台北故宫博物院南院14日上午将安放于主建筑外广场的12生肖兽首复制品拆除、封存。这些兽首系香港知名艺人成龙捐赠,仿自1860年遭英法联军掠夺的圆明园艺术珍品,被台湾一些人士指为所谓“文化统战”。 14日是星期一,位于台湾嘉义的台北故宫南院闭门休馆,仅数家媒体和工作人员到场。12生肖兽首铜像分别安置于一人多高的灯座上,沿着南院主建筑的外围走势蜿蜒排开。最靠近大门的鼠首第一个被拆除,从工作人...
从中国八千年的陶瓷文化、玉器文化,聊到中国四千多年的铜器文化,原台北故宫博物院院长周功鑫在19日的上图讲座上不止一次感慨,世界古老文明中,不论两河流域文明、埃及文明或印度文明,经数千年历史洪流冲击与淘汰都已非原来的文明,“惟有中华民族创造的八千年中华文化,一脉相承,不曾中断,并屹立至今。” 前前后后在台北故宫博物院从事了31年的中华文化推广工作,周功鑫眼里的博物馆更有“深度”,肩负着将中...
台北故宫博物院专家团近日在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甘肃敦煌考察,并与敦煌研究院举行座谈会。两岸专家学者期待加强交流,共同推动敦煌学的研究和发展。 敦煌研究院副院长张先堂回顾了双方多年来的友好交流历程,并期待通过此次探讨佛教艺术,加强两岸学术交流。 台北故宫博物院专家李玉珉讲述了自己走近佛教艺术史并将其作为终身研究项目的故事,并以《敦煌石窟艺术研究的魅力》为题,说明敦煌是中国雕塑史、绘画...
正在台北故宫博物院展出的“秦•俑——秦文化与兵马俑特展”,受到岛内各界高度好评,迄今已吸引10万人前往观展。 展览的第10万名入场观众于26日产生,为此主办单位特地在展览现场举办庆祝活动。这名幸运儿是来自新竹的宋姓高中生,与父母、姐姐和爷爷一家五口专门北上看展。宋同学获得了展览导览手册等精美纪念品,第100001名到100030名入场的观众,也获赠特展的着色小玩偶。 台北故宫...
日前,台北故宫博物院请来21位文物修复师,对70万件珍品进行检查修复,所修复的文物包括绘画、器物、纸质、织品4类,工程非常浩大。台北故宫博物院表示,未来这些文物修复完成后将会陆续与民众见面。 透过显微镜仔细观察,用手术刀慢慢修复手中一件件珍贵的文物。他们就是台北故宫博物院请来的文物修复师。 这件玉石盆栽,需要借助X光机的扫描才能看清,修复难度很高,需要花费数月才能完成。修复师说...
当地时间6月17日,在美国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台北故宫博物院精品展正式对公众开放。150多件宫廷瑰宝来自宋、元、明、清8位皇帝和1位皇太后的收藏或创作。图为观众观看展览。 中新社记者 刘丹 摄 17日,在美国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台北故宫博物院精品展正式对公众开放。150多件宫廷瑰宝来自宋、元、明、清8位皇帝和1位皇太后的收藏或创作。 当天,中新社记者在博物馆内看到,展览在馆内一楼分...
台北故宫博物院与北京故宫博物院合作策划的“百年回眸——故宫禁城及文物播迁影像特展”17日落下帷幕,这是继《富山春居图》联展后,两岸故宫再次联手举办同一主题的展出。 17日下午故宫103、104展厅的灯光渐渐暗下来,为期60多天的“百年回眸——故宫禁城及文物播迁影像特展”开始撤展,观众在导览员的劝说下不舍地离去。 透过来自北京故宫博物院300多张历史图片,与台湾知名摄影家庄灵亲自拍摄的历史影像,...
台北故宫博物院2日推出“书中龙也——历代十七帖法书名品展”及“清明上河图特展”。 “书中龙也——历代十七帖法书名品展”邀请观众欣赏“书圣”王羲之晚年时致友人信札所集成的《十七帖》,这些信札书体以草书为主,用笔流畅,线条遒劲有力,姿态匀称优美,有“书中龙也”的美誉。本次选展院藏历代《十七帖》相关作品13组件,借以呈现此烜赫名帖的书法之美,以及在中国书法史上的影响和递变。 《十七帖》因第一札起首写...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