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作者: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马小红 翻开中国古代典籍,法律制度的严密周详令人惊讶不已,以致可以说古人的衣食住行、进退揖让皆有法可依。 但是,千万不要以此误解中国古代法:处处有法可依的中国古代法绝非仅仅是所谓的“刑法”或“以刑为主”的法。不要误认为中国古人整天生活在“刑网”之中而苦不堪言。其实,就儒家治国理念而言,“刑”在理论上应该最好是“设而不用”的提防,国家设立刑罚的目的在于...
1月7日,位于北京市东城区正义路4号的中国法院博物馆新馆外景。1月6日起,中国法院博物馆新馆正式对外免费开放。 中新社记者 张浩 摄 1月7日,中国法院博物馆新馆内的古代有关法律文物陈列。 经过一年半时间的紧张筹备和建设,中国法院博物馆新馆今天正式开馆。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强调,要把中国法院博物馆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博物馆,铭记历史,开创未来,让中国司法更加贴近群众、走向世界。 ...
相传禹继尧舜之后建立了夏朝。夏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代表奴隶主阶级的夏王,发布各种命令,当时叫诰、训、誓等。这些都是夏朝法律的表现形式。例如,《尚书·甘誓》记载,夏后启准备讨伐有扈氏时,在“甘”这个地方(今陕西省户县西南)发布战争动员令,史称为“甘誓”。这个动员令说,有扈氏犯了不敬上天和不重用大臣的罪行,引起天怒人怨,现在我奉上天的...
强制拆迁是最近几年网络比较热的词语,众目所见,纷纷扰扰,心中别有说不清酸甜的滋味。在城市发展和改建的过程中,拆迁在所难免,在政府公权力与百姓合法权益的博弈中,百姓往往处于劣势。 杀死“强拆”者不受惩罚 相比于今天,古代拆迁过程更为暴力,因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国家要用哪里就用哪里。即便如此,随着古代法律的逐步健全,保护百姓合法居住权益的规定日趋完善,这一社会思潮在文学作...
据悉,11月18日至23日举行的中国嘉德秋拍上将呈献一场“宋元明清法书墨迹专场”,汇集古代90余件名人书法作品,其中更有可称为博物馆级的作品。成为近年来愈演愈烈的文人书法市场的最大热点。 法书不同于书法,是对古代名家墨迹的尊称,包含着书法作品之楷模的意思,传世的书法多,但能称为“法书”作品的绝少。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