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10月15日是国际盲人节,也称为“白手杖节”。今年是第28个“国际盲人节”,为树立全社会关注、关爱盲人氛围,增强盲人自立精神、开发盲人潜力,10月14日上午,中国文字博物馆志愿服务团和“八号公益”关爱盲童、体验无障碍社教活动“让我的声音做你的眼睛”在中国文字博物馆“甲骨学堂”开展,让这些特殊的孩子可以和博物馆来一次亲密接触。 “甲骨学堂”的老师们为这些孩子精心准备了体验课程,中国文字博物馆志...
中国文字博物馆近日发布公告,征集破译未释读甲骨文的研究成果,经过专家委员会鉴定通过的,单字奖励10万元。对存争议甲骨文作出新的释读并经专家委员会鉴定通过的研究成果,单字奖励5万元。 待破译的甲骨文 记者了解到,这笔奖金并不好拿。凡属主观臆测、缺乏科学依据的成果,一律不予参评。专家表示,目前甲骨文破译工作正处在一个瓶颈期,破译一个字都是“攻坚战”,但是随着新技术的...
2017“中国字·世界情”古文字书法展,在中国文字博物馆隆重开幕,参加开幕式的有安阳市委宣传部长常保利,中国文字博物馆书记冯克坚,国家文化金融发展中心主任韩丰徽,中国人生科学会会长关山越,中国甲骨文书法艺术研究会常务副会长、秘书长刘继贤等出席了开幕式。这次书展,展出古文字书法作品200余件,受到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及广大观众的好评,给甲骨之乡古都安阳增添了“节日”的气氛。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简称《意见》),对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作了全面部署。我国语言文字资源极其丰富,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和津梁,是中华文化独特的优势所在。为了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载体建设,保护和利用好我国优秀的语言文字资源,特建议:进一步加强中国文字博物馆建设并新建国家语言博物馆。 2009年建成开馆的中国文字...
网络图片:中国文字博物馆 大气磅礴的行草书,清雅隽秀的蝇头小楷……百余幅不同书体、不同风格的书法作品亮相中国文字博物馆,令观众惊艳。11月1日上午,“文字寻宗——双楫七子书法展”开幕式在中国文字博物馆隆重举行,吸引众多书法名家和爱好者到场欣赏、交流。 开幕式上“双楫七子”陈楚明、林秋宏、罗炳生、程二军、洪权、黄显霖、于瑞欢向中国文字博物馆捐赠七幅书法作品,中国文字博物馆党委书记...
甲骨文、青铜器、瓦当、乾隆皇帝的圣旨,在重庆你也可以看到这些有趣的文物复制品。今天上午,重庆市第十九届“推普周”在重庆天地人和街小学正式启动,作为我国唯一一座以文字为主题的国家级博物馆中国文字博物馆也将首次走进重庆在院校展开巡展。 记者从重庆市教委了解到,经国务院批准,自1998年起,每年9月的第三周为全国推广普通话周,今年适逢60周年纪念,为了推广普通话,我市今年将“推普周”与中国文字...
日前,蚌埠市博物馆将馆藏的17件蚌埠双墩刻划符号送至河南安阳中国文字博物馆,并完成文物上展工作。蚌埠双墩遗址出土的近千件刻划符号,是迄今为止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出土数量最多、内容最丰富的一批与文字起源相关的资料,这些符号的功能已具备表意、戳记、计数三大类,在梳理中国文字史、研究汉字起源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此次“双墩刻划符号”入驻中国文字博物馆,大大丰富了该馆“文字发展”展览的内容。
“四堂杯”书法大展是全国性书法双年展,从2010年第一届开始,就受到全国各地书法爱好者的广泛关注和积极参与。目前,中国文字博物馆已成功举办三届,在社会中反响强烈、影响巨大,为我国书法界的活跃和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大赛冠以“四堂杯”意义深远,“甲骨四堂”是指中国近代研究甲骨文的四位著名学者,即:罗振玉(号雪堂)、王国维(号观堂)、董作宾(字彦堂)、郭沫若(字鼎堂)。其中,罗振玉、董作宾和其他老一辈书...
5月20日至23日,“直指世界文字书艺大展受赏作(获奖作品)及韩国韩文书艺精锐作家作品展”在河南安阳中国文字博物馆举行。 该展览收录中文、韩文、日文、东巴文、维吾尔文、蒙古文、女书、彝文8种文字的优秀书法作品60余幅,展示了书法艺术在各国文化交流与融合中的相互促进与影响,为国内书法家与书法爱好者提供了切磋交流的良好平台。据悉,中国文字博物馆的品牌展览“‘汉字’巡展”也积极走出去,已先后在...
由嘉兴博物馆和中国文字博物馆联合主办的“百年海派——嘉兴博物馆馆藏海派书画精品展”于3月18日在河南省安阳市开展。 海上画派,又称“海派”或“沪派”,是中国近代以来最为重要的绘画流派之一。海派从其兴起,到其中的主要成员以至领军人物,与嘉兴渊源深厚。此次展出的嘉兴博物馆馆藏海派书画,几乎囊括了海派各阶段代表人物的作品。展览分四个部分,通过77幅书画作品展示海派风貌:一、海纳百川,展示嘉兴画家在海派...
从神秘的甲骨文中,寻找汉字的辉煌历程 汉字起源于远古刻画符号,最晚成熟于商代,历经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等不同发展阶段,其自诞生以来始终绵延不断,一脉相承,沿用至今,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文字。在中华民族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它就如一道光,将整个民族的路途默默照亮。 瑞典女作家的一本《汉字王国》,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讲述了中国文字的起源和特点,那些文字与生活息息相关,有趣而耐人寻味。就是因为这...
大陆国家级“中国文字博物馆”位于河南安阳市,主建筑体金壁辉锽。(赵家麟摄) 全球学习汉字已渐成风潮,大陆国家级的“中国文字博物馆”,自2009年11月在安阳正式开馆以来,不但成了世界中国文字文化资产保存、研究与传承的基地,还准备跟着“一带一路”的政策,以“汉字”巡展的方式与沿线国家深入开展文化交流活动。 采访团5日至12日河南之行的南水北调工程与中原文化巡礼采访,走访世界文化遗产殷墟...
7月23日,作为河南援疆项目之一的中国文字博物馆《汉字》主题展,在兵团第十三师火箭农场展出。 近年来,十三师不断加强和援疆省份的沟通和联系,积极为产业援疆、文化援疆、人才援疆的落地实施创造条件。继河南卫视品牌栏目《梨园春》《武林风》《汉字英雄》等走进十三师之后,此次又迎来了大型文字博物馆《汉字》主题展。 展览以《汉字》为主题,从汉字的起源和发展、汉字的研究与传播、汉字的艺术与创意等几部...
为了让广大官兵更直观更全面的了解中国汉字历史,品味汉字妙趣,感受汉字魅力。7月17日上午,中国文字博物馆将精心制作的《汉字》巡展送进71336部队驻地,受到了驻地官兵的热烈欢迎。中国文字博物馆党委书记、常务副馆长冯克坚,馆党委副书记、副馆长李俊国,馆纪委书记李宽生以及71336部队领导出席了开幕式。 71336部队领导表示,中国文字博物馆带着对全团官兵的关心厚爱来我团举办《汉字》巡展,我们全团官...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