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5月23日,杭州市农村历史建筑工作会议召开,市文保所及七县(市、区)文广新局、文管办等相关人员参加会议。本次会议旨在了解各地农村历史建筑保护工作现状,总结已有经验,探讨问题,直面困难,为新形势下进一步做好农村历史建筑的保护和利用工作做准备。 会上,各县(市、区)对近几年的农村历史建筑保护工作进行了回顾,介绍了今年的工作计划、以及今后的工作思路和想法,同时大家就农村历史建筑的后续利用问题、民...
近日,自治区公安厅、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区文物局联合制定实施方案,要求加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及文物建筑消防安全工作,确保火灾形势持续平稳。 方案指出,各级政府要将名城、名镇、名村及文物建筑消防安全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建立完善消防经费保障机制,推进消防规划编制实施;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政府逐级建立消防安全委员会、消防工作联席会议,建立部门消防工作协调机制,定期研究、解决消防安全突出问...
西递村古建筑群,位于黟县东南部西递村境内。西递村始建于公元11世纪,其四面环山,两条溪流从村北、村东经过村落,在村南会源桥汇聚。又因在村西1.5公里处是古代的驿站,又称“铺递所” ,西递之名由此而来,面积近13000平方米。 村落以一条纵向的街道和两条沿溪的道路为主要骨架,构成东向为主、向南北延伸的村落街巷系统。所有街巷均以黟县青石铺地,古建筑为木结构,住宅大多临水而建,在敬爱堂、追慕堂、...
位于黟县东北部宏村镇宏村,北靠黄山余脉雷岗山,西傍浥溪河、羊栈河,占地280000平方米。宏村始建于南宋绍兴元年(1131年),古村落由400多年历史的水圳穿村而过,在村中心和村南分别形成两处大小不等的水面—月沼和南湖,控制着整个村落的形态,形成宏村独特的村落风貌。村内街巷多依水而建,采用石板铺地。村落平面采用仿生学“牛”形布局,水圳是牛肠,月沼是牛心,南湖是牛肚,村头两株大树为牛角,鳞次栉比的古...
呈坎村古建筑群位于黄山市徽州区呈坎村,时代为明、清时期。呈坎古村落始建于唐末,宋、明、清发展壮大。该村落选址于“山水环绕、五星朝拱”之地,规划建设体现了“枕山、环水、面屏”的风水理论和“前面河,中间圳,后面沟”的思路,构建了五街九十九巷的总体框架。 呈坎村现保存明清时期的古建筑达140余处,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为包括长春社在内的20处明清古建筑群,包括1处祠堂、1处社屋、1处更楼、2处石桥和1...
博物馆内的汉代五层彩绘陶仓楼 想看古代建筑不需跋山涉水,咱郑州就有。 2014年5月20日上午,至为博物馆开馆典礼暨中国古代建筑艺术展开幕仪式正式开启,从此,这里将向公众免费开放。当天,郑州市管城区委、郑州市民政局民间组织管理处、收藏家协会、客家商会、博物馆协会、陶瓷委等,以及各大媒体均现场道贺。 至为博物馆,全称郑州至为古代艺术博物馆,是徐志伟先生创办的一家民办博物馆,位...
查济古建筑群位于泾县厚岸乡查济村,时代为元至清。查济村始建于隋唐时期,元时开始兴旺,明清达到鼎盛。该村青山环抱,200多处古民居鳞次栉比,依石板路而立,顺溪水而筑,巷道纵横,迂回曲折,三条小河穿村而过。进入村中,首先看到的是“钟秀门”,它和平岭门、石门、巴山门与村中的巴山塔、青山塔、如松塔合称“四门三塔”,构成独具特色的村落风貌,创造了“天人相应,地水协调”的生态环境。 据《查氏宗谱》记载...
黄田村古建筑群位于泾县榔桥镇黄田村,始建于宋,现存建筑均为清代建筑。黄田村村似船形,东依黄 山,南临凤子河,共有古建筑56处,单体建筑135栋,总建筑面积约33058平方米,均保存完好。村中河岸和道路均以石块砌筑,河上架设石桥十余座。村中巷道平直,明沟暗渠相连,活水穿村西流,排水通畅。村中建筑以家庙、住宅和书院、书舍为主,建筑上施以木雕、石雕和砖雕,题材丰富,雕刻精美。主要建筑有洋船屋(笃诚堂)、...
许村古建筑群位于歙县许村镇许村高阳村、东升村、环泉村中计仍保存有大量明、清和民国时期的古建筑100余座。许村呈“二龙戏珠”、“倒水葫芦”的风水形态昉、西二溪交汇在高阳桥下流入练江。村中明代建筑数量多、品类齐全保存了较多的宋元建筑做法如梭柱、櫍、哺鸡兽、上昂式挑斡、插栱、彩绘等是研究古代建筑史的重要实物资料。典型的建筑有高阳廊桥、五马坊、许社林宅、薇省坊、大观亭、大邦伯祠、双寿承恩坊、大郡伯第门楼、...
南屏村古建筑群位于黟县西武乡南屏村,始建于北宋,现存主要为明清时期建筑。该村东临碧阳镇,北至碧山乡,因村北有山势如屏障的南屏山而得名。全村占地16.2万平方米,环境优美,村东西两侧的干溪汇入村北的西瓜河东流而去。全村现存300幢古民居,包括8座祠堂和诸多古民居建筑,另有古井36眼及72条的古街巷。主要建筑有叙秩堂、叶奎光堂、孝思楼、敦睦堂、慎思堂、倚南别墅、叶姜生宅、冰凌阁、半春园等。 叙...
江村古建筑群位于旌德县白地镇江村,村庄呈东北至西南走向,为群山环抱,村内有玉龙溪穿村而过,凤溪绕村南,两溪会合于村西南隅,形成江村独特的水文格局。村内每条老街巷的一侧,各设有一条条水圳,涓涓细水均汇入村西南的“聚秀湖”。隋唐开始,江氏家族就在这里生活,现存建筑多为明清时期建造。村中至今尚存老街、古牌坊、古祠堂、古民居、古桥、古水圳、人工湖等近200处古迹,主要建筑有江氏宗祠、溥公祠、孝子祠、父子进...
西递旧称西川,三条溪流由东而西穿村而过,因水闻名;又因在村西1.5公里处是古代的驿站,又称“铺递所”,西递之名由此而来。 据胡氏宗谱记载,西递胡氏始祖为唐昭宗李晔之一,公元904年,唐昭宗迫于梁王朱全忠的威逼,仓皇出逃,皇后何氏在行程中生下一个男婴。时有新安婺源人胡三宦游于陕,秘密将太子抱回徽州婺源考水,将其取名昌翼,改姓胡。昌翼即明经胡氏始祖。 1047年,胡昌翼后代胡士良因公往...
宏村,又名泓村。公元1131年,宏村始祖汪彦济因遭火灾之患,举家从黟县奇墅村沿溪河而上,在雷岗山一带建十三间房为宅,是为宏村之始。汪彦济在村口兴建睢阳亭,作为入村标志性建筑。 随着封建经济的发展,文化的繁荣,作为程朱理学发祥的徽州也达到了极盛时期。汪姓祖先在外做官、营商者大增,他们积累了大量的资金财富,为光宗耀祖,纷纷在家乡购田置屋,修桥铺路,形成了1401—1620年和1796—191...
上周五,禅城区国土城建和水务局召开本年度首次土地推介会,推介的是备受老城街坊及文博专家关注的莲升片区2号、3号、5-2号地块。记者了解到,这批地块上现有及计划复建的文物建筑,大部分权属将归开发商所有,但为了保证文物建筑不受破坏,禅城区人大专责小组,国土、规划和文化部门将共同监督开发商行为。 允许开发地下空间 这批地块分成两宗出让,其中,佛禅网(挂)2014-003地块(又称莲升片区2、...
中国文物学会日前在故宫博物院成立中国文物学会20世纪建筑遗产委员会。 会议由中国文物学会秘书长黄元主持,选举马国馨、单霁翔为会长,郭旃、路红、高志、金磊为副会长。 中国文物学会会长单霁翔说:“我很期望刚成立的中国文物学会20世纪建筑遗产委员会不仅成为建筑师看文化遗产的 时空 平台,更成为文博专家充分地理解并传承建筑师设计思想的好契机。长期以来尚关注不够的、极其珍贵的20世纪建筑遗产...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