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文化遗产日活动将成为社会公众进一步参与非遗保护的桥梁和纽带,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加全面地融入当代人的生活,在千家万户的日常生活中得到传承。” 6月2日,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负责人马盛德在介绍2016年文化遗产日系列活动时说。 据介绍,6月11日是我国第11个文化遗产日,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法》颁布实施5周年。今年的文化遗产日,文化部以“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振兴传统工艺”为主题,组织中国...
6月9日为传统节日“端午节”。在邮票收藏当中,关于“端午”的纪念邮品也有不少,中国邮政于2001年的端午节发行的2001-10《端午节》特种邮票一套,是第一套也是迄今唯一一套全面反映端午习俗的邮票。 广东省集藏投资协会新邮专业委员会主任王立均告诉记者,我国目前发行的传统节日系列邮票仅有5个品种,包括“端午”题材在内,还有“春节”、“清明”、“中秋”、“重阳”四个品种。 春节题材...
2016年6月11日是中国第11个文化遗产日。文化部、国家文物局2日联合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当天的活动安排。今年文化遗产日的主题是:让文化遗产融入现代生活。 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巡视员马盛德介绍了今年文化遗产日前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活动。今年文化遗产日,文化部将以“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振兴传统工艺”为宗旨,组织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院校回访参加研培的学员、开展传统工艺专家...
"丈夫衣服有衫袄,大口裤,以锦绣及布为之"这是对水族男子服饰的描述。明代,统治者对水族政策相对开明,在这一时期,男子一般留长发,绾髻于头顶,穿交领、无扣长衫。至清代,统治者为加强对水族人民的统治,在服装上也强制统一。水族年长者需剃发留辫,戴瓜皮帽,除白布短褂外,还穿圆领宽袖、青蓝色大襟长衫,下着青蓝色宽筒裤,足蹬猫头鞋或翘尖布鞋,冬天穿棉长袍和夹裤。中青年男子用青白布包头,穿圆领大襟无领短上衣,下...
锡伯族传统服饰 锡伯族服饰体现着一种游牧精神,其早期服饰衣料是以鹿、犴等兽皮为主,比较注重防寒保暖功能。传统的锡伯族服饰也曾吸收过蒙、满、汉等民族服饰的优点。追溯至清代,锡伯族男子服饰基本与满族服饰相似。锡伯族男子服装多是青、灰、兰、棕等颜色,多为大襟长袍或对襟短衫,领不太高,为便于骑射和劳动,长袍采用大襟右衽,左右两边开衩的式样。锡伯人的长袍,底边在膝下半尺许,袖口为马蹄形,可以卷上,可以...
裕固族女子传统服饰 裕固族服饰是甘肃省2004年确定的首批十个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试点项目之一,它具有珍贵、独特、濒危等特点。 裕固族服饰具有鲜明的畜牧文化特色。"衣领高、帽有缨",是裕固族服饰的一大特点,民间流传着"水的头是泉源,衣服的头是领子","帽无缨子不好看,衣无领子不能穿"的民歌。服装式样上,袍服、长靴居多。原料上羊皮、毡和绸缎等使用广泛。 裕固族男子多穿高领左大襟长袍...
为振兴传统工艺,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让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当代社会,推动中华文化繁荣发展,在我国第11个“文化遗产日”到来之际,由“中国手艺网”特别策划,联合新戎集团主办,国家大剧院协办的全国性赛事“中国手艺”创意设计比赛新闻发布会在京举行。比赛主办方、协办方的相关领导与来自全国的多位专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出席了本次新闻发布会,共同启动“中国手艺”创意设计比赛。“中国手艺”创...
5月26日上午,2016传统艺术品大数据时代发展研讨会之大数据在玉文化研究及传播中的应用研讨会在贵阳举办,故宫博物院原副院长、著名文博专家杨伯达,中国国家博物馆原副馆长、著名文博专家董琦,中国文物学会收藏鉴定委员会顾问王伟,中国文物学会收藏鉴定委员会会长王炳新,中国文物学会收藏鉴定委员会副会长、玉器研究部主任胡萍萍,著名文博专家曹静楼、傅公钺、汪遵国、雷从云等玉器研究专家学者等出席了此次研讨会,与...
《史记·艺文志》说:“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但真正有《论语》这个书名是在汉武帝时,这是王充在《论衡》里记述的,他说,汉武帝时,孔子的后代孔安国用辑纂成册的孔子言论来教学生,从那时开始称之为《论语》。钱穆考证,《论语》中所记其实不仅是出于孔子弟子,也有出于再传弟子之手的部分,最后的编定者并没有记载。柳宗元之后,很多人认为是孔门弟子曾参的学生编定,其中理由之一...
中国国家博物馆副馆长李六三 继故宫走了“萌萌哒”的路线之后,中国国家博物馆也开始玩起了新潮。5月25日,在阿里巴巴全球粉丝经济峰会上,中国国家博物馆旗舰店正式亮相,除了传统网店外,“文创中国”网络平台还将在文博机构在文创、生产投资、产品营销方面进行探索。传统文化的文创产业也开始尝试拥抱“新型电商”。 “虽然国博每年有670万的观众,但是对于市场来说还是太小了,所以我们踏出了转型的一面,...
继故宫走了“萌萌哒”的路线之后,中国国家博物馆也开始玩起了新潮。5月25日,在阿里巴巴全球粉丝经济峰会上,中国国家博物馆旗舰店正式亮相,除了传统网店外,“文创中国”网络平台还将在文博机构在文创、生产投资、产品营销方面进行探索。传统文化的文创产业也开始尝试拥抱“新型电商”。 “虽然国博每年有670万的观众,但是对于市场来说还是太小了,所以我们踏出了转型的一面,就是在天猫上开了一个中国国家博...
今年初,随着新一轮“猴票”受到热捧,邮市一度进入“疯涨期”。如今近半年过去,行情又有哪些变化?哪些品种受青睐?记者进行了调查。 传统题材受追捧,邮票都是成版买卖“今年的《丙申年》猴票面值2.4元,现在单套大约在15元到20元,小版票150元左右,大版票700元到800元,总体来说价格仍然处在高位。”文殊坊收藏品市场内,邮商杨定伟一边忙着接待顾客,一边见缝插针向记者介绍。 198...
胡正言《十竹斋书画谱》清光绪刻本纪敬摄 圆景图砖雕(清) 纪敬摄 家谱木活字印版(清) 纪敬摄 由北京鲁迅博物馆(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安徽博物院共同主办的“明德至善家国天下—徽州优秀传统文化展”5月18日在北京鲁迅博物馆揭幕。该展览是在安徽博物院展出后第一次进京巡展。本次进京的文物展品70余件,其中一级文物7件,通过此次展览,将有助于北京观众逐步了解徽州文化丰...
内容提要:在明清两代的绘画艺术上,黄山派的画家,他们的思想作风与表现特点是:立身以儒,学道参禅;读书万卷,瓦砚三穿;云烟为友,万壑在胸;爱画黄山,喜写白岳;渴笔亮墨,荒寒自然。这五者,固然是黄山画派的传统风貌,也是明清文人画家的典型状况。 关 键 词:黄山画派/新安画派/人文渊源 作者简介:王伯敏(1924-2013),男,浙江台州人,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著名...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