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由安徽省博物馆青铜器修复专家历经4个多月奋战,被成功复制的“楚大鼎”,昨日上午在经过文物专家的严密包装后,当天下午正式装车启运,经过两个多小时的旅途跋涉后,顺利回到楚大鼎的出土地寿县。在阔别故乡70余年后,“楚大鼎”今天将和家乡人民“亲密接触”。 昨日上午,在省博物馆文物保护中心“克隆楚大鼎”的包装现...
《锦绣中华》五彩国宝凤尾尊60号由湖南省博物馆永久收藏。潇湘晨报 图片/王兴夏 邓亚斌 9月20日,“锦绣中华”五彩“国宝凤尾尊”在醴陵市首次亮相,并赠送湖南省省博物馆永久收藏。 “国宝凤尾尊”是瓷都醴陵为新中国60华诞特制的,它依照宣统年间清宫御制釉下五彩瓷“锦鸡牡丹纹凤尾尊”限量复制而成,由醴泉...
天府峨眉龙有多强悍?素食恐龙凶狠吗?皮肤化石是什么样子的?……在800多平方米的展厅内,这些一亿七千万年前的宝物将静立其中,我们该怎么看,该看些啥?定于“十一”期间进行的“龙行天下・四川自贡侏罗纪恐龙(海南)展”展品已运抵海南省博物馆,展览将于10月1日至31日向市民全程免费开放。21日本报记者在省博物馆陈列...
为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在原有陈列展览免费开放的基础上,河北省博物馆和省民俗博物馆将于近日陆续推出多个特色展览活动,为我省人民献上丰富的节日文化大餐。 据悉,省博物馆新展将多侧面展示和歌颂新中国60年的丰功伟绩。《河北省直机关迎国庆廉政文化建设书画摄影展》,展出近300幅作品,反映了省直机关廉政文化建设的丰硕成果;《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60年图片展》,展示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中国共产...
“滇王之印”复制品 这座呈跪姿的青铜男佣像,让不少日本专家专程前来考察研究记者 杨赋/摄 纳西族顶靴老爷铜像 “历史是一道厚重的墙,生活是一扇多彩的门,文化是一把奇妙的锁,博物馆是一把万能的钥匙……”这话一点都不假。走进1951年创建的云南省博物馆,看着馆内珍藏的多种多样青铜器,其实,历史与未来,并不像人们想...
作为“湖南的日记”——《湖南日报》创刊60周年典藏展览的系列互动活动之一,8月17日上午10点至12点,《湖南日报》将在省博物馆红楼举办摄影知识讲座。 届时,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省摄影家协会副主席、《湖南日报》摄影部主任韩世祺将率本报众多摄影高手,为读者现场讲授新闻摄影知识,展示优秀新闻摄影作品,并和读者就摄影中的一些热门话题进行互动交流。
地点:省博物馆时间:截至9月13日 张大千的巨幅国画《墨荷图》引人关注。记者高宝燕摄 张大千是二十世纪中国画坛最具传奇色彩的国画大师,其画作《墨荷图》创下了历代水墨荷花尺幅的纪录。昨日,在省博物馆开展的“台北历史博物馆藏张大千书画精品展”中,这幅巨制首次完整亮相,令人叹为观止。 记者昨日一走进展厅,占据整面墙体三分之一的通屏《墨荷图》迎面怒放,气势恢弘,十分壮观。整幅...
为期一个多月的“浙江省博物馆建馆80周年‘十大镇馆之宝’评选活动”日前结束。根据评选活动的规则,浙江省博物馆组织本馆学术委员会的专家进行了评选,根据观众投票情况,结合专家的评选意见,浙江省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为:河姆渡文化双鸟朝阳纹牙雕、良渚文化玉琮王、春秋伎乐铜屋、战国越王者旨於睗剑、唐“彩凤鸣岐”...
到湖北省博物馆参观的观众,几乎都被《九连墩纪事》展览吸引。不过许多人不知道,有了现代科技的“尖板眼”,九连墩编钟才能实现外貌与声音同时复原。 这项成果便是由华中科大与省博物馆联手,胡家喜等人共同完成的“中国双音钟形声复原研究”,将先进的激光焊接技术引入编钟修复,使修复标准从“形似”提升到“神似”,开辟...
江西省博物馆的馆藏文物中,有一本印制精美的《红军歌曲》,极为珍贵,是当时苏区流行的“红歌”集,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湘鄂赣军区政治部刊印。歌集幅面纵14厘米,横18厘米,竹纸石印,纸捻装订,一九三二年六月刊印。全书连封面38页,主要为红墨石印,其中夹有8页黑墨石印。书内收录红军歌曲24首,另有“一鸣”所写《红军歌曲序言》,序末署款:“一鸣 一...
山东博物馆新馆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近日开工建设,这是目前国内最大的单体太阳能屋顶并网发电工程。 据介绍,该兆瓦级的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总投资2000万元人民币,年发电量为56.1万度,节电37.26万元。按电站25年系统寿命计算,总节电量为1370万度,节约931万元。 预计于今年9月30日竣工的太阳能发电系统的光伏阵列将安装于山东省博物馆新馆的屋顶,与大屋顶结构工程、大屋顶封板工程及屋面排水、中...
工作人员穿着防尘服对“俄文老档”进行电子扫描。(图片来源:新晚报) 因年代久远,纸张薄脆,极易碎裂,保存近百年的老档案已不利于继续存放。(图片来源:新晚报) 包括各类外文图书、杂志、报纸,时间跨度从1903年至1940年,详尽记录了俄国、波兰和犹太侨民在哈尔滨市时政治、经济、宗教、文化、教育等方面内容—— 将填补哈市开埠前期中文史料匮乏的不足 从昨天开始,省...
将填补哈市开埠前期中文史料匮乏的不足 从昨天开始,省博物馆正式启动整理、保护馆藏的几十万件“俄文老档”工作。这项工作将用时三年,届时将再现1903年至1940年期间哈尔滨市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发展情况,同时,一些鲜为人知的历史也将得到确认,为哈尔滨市的历史溯源、城市变迁起到重要作用。 据了解,省博物馆的前身是1923年经地方政府批准成立的东省文物研究会,该会设有地...
在襄樊魏晋墓葬出土的我国现存最大青铜马,日前在我省修复成功。这尊青铜马高仅1.62米、长不过1.63米,却耗时半年才得以恢复风采,修复工作的艰巨可见一斑。记者近日从省博物馆了解到,文物修复人才稀缺是修复工作一大“瓶颈”,我省目前有大量精美文物因此难展雄风。 大批文物年久失修 在省博物馆地下室里,记者看到一些用脱水药水浸泡的漆器。该馆文保中心主任周松峦介绍,漆器修复有泡水...
贵州省博物馆自去年11月对公众免费开放以来,参观人数不断增加,至本月中上旬,参观人数屡屡破纪录,接待观众近5万人次,日平均1500人次。 28日,一位来自广东东莞的观众在留言簿上写道:“多彩贵州,给人心动的感觉,贵州宝贝太多,缺一个展示的平台,今天一览贵州博物馆的展览,发现贵州历史及民族文化多彩的韵味。” 长期以来,无法聚集人气始终困扰贵州博物馆。为了吸引游客,博物馆做...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