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提供志愿服务,弘扬志愿精神,2015年4月19日上午,洛阳理工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青年志愿者活动基地在洛阳民俗博物馆挂牌。 洛阳民俗博物馆作为洛阳理工学院的实习基地,与该院达成了长期教学实习、实践和志愿者服务的合作协议。这次成功挂牌将为今后提供志愿服务,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青年的整体素质提供更多的机会。
为了满足杭城广大中学生接触社会、实践成长的需求,杭州博物馆作为青少年社会实践基地,每年都会为广大中学生提供实践岗位,并积极组织专人安排指导青少年完成实践体验活动,确保实践活动有计划、高质量地完成,达到实践目的。 4月17日,一年一度的杭州绿城育华学校社会实践活动,如期在杭州博物馆举行,35名学生兴致勃勃地体验寻访历史文化之旅。在本次社会实践中,杭州博物馆为学生们提供了讲解员和展厅导览两种岗...
根据全省文物安全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的部署要求,我省已于近日全面启动为期两个月的全省文物安全排查整治活动。 本次排查整治活动范围包括:全省各级各类不可移动文物,博物馆、纪念馆等文物收藏单位,文物保护和安全防护工程工地和考古发掘工地,暑期和汛期会对安全造成影响的文物单位,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和文物保护单位集中分布的传统村落等,重点排查火灾隐患。 根据省文物局印发的工作方案,各地文物部门将...
10岁的纪然是长春市回族小学三年二班的学生,18日中午,她早早地来到伪满皇宫博物院。“我是来参加‘智慧空间’活动的。”小姑娘说。这个“智慧空间”教室是在东北沦陷史陈列馆二楼的一个房间,从室内的陈设、装饰到学习内容,都力求符合青少年的心理特点,真正做到寓教于乐。 13时30分,“智慧空间”主题互动活动正式开始了,小朋友们首先进行自我介绍,之后“智慧姐姐”给小朋友们讲了抗日英雄杨靖宇的故事,小...
记者17日从甘肃省文物局获悉,甘肃将启动为期两个月的全省文物安全排查整治活动。该局将会同甘肃省公安、宗教、建设、旅游等部门对排查整治活动适时进行专项督查。 本次排查范围包括全省各级各类不可移动文物,博物馆、纪念馆等文物收藏单位,文物保护和安全防护工程工地和考古发掘工地,暑期和汛期会对安全造成影响的文物单位,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和文物保护单位集中分布的传统村落等,重点排查火灾隐患。 ...
14日,记者从省文物局获悉,我省从即日起启动全省文物安全排查整治活动。本次排查将针对全省范围内各级各类不可移动文物,博物馆、纪念馆等文物收藏单位,文物保护和安全防护工程工地和考古发掘工地,暑期和汛期会对安全造成影响的文物单位,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和文物保护单位集中分布的传统村落等。其中,以木构和砖木结构为主的省级及其以上文物保护单位将逐一排查,重点排查火灾隐患。 按照《甘肃省文物安全排查整...
4月12日上午,胡家芝剪纸艺术馆组织了以“创意‘画’风筝”为主题的第二课堂活动,近三十位小朋友兴高采烈地参加了活动。小朋友们先学习了与风筝有关的知识,了解了风筝的文化、历史、特点和种类;然后在民间剪纸艺人田金莲老师的指导下,发挥想像,手脑并用,用剪纸的方法,为风筝做了一件漂亮的“外衣”! 小朋友们在田老师的指导下,以风筝为载体进行剪纸创作,用剪刀、彩纸和自己丰富的想象力,裁剪出了自己喜欢的...
4月10日,由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与山西农民报共同主办的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展示活动”正式启动。活动时间为2015年4月10日至2016年12月31日。 为了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宣传工作,进一步营造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良好氛围,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和《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联合山西农民报,在全省开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宣...
中国文物网讯(编辑 白頔 陈慧)2014年4月2日下午,在位于北京市西城区铁树斜街的93号院博物馆里,靳明堆绣艺术展开幕式如期举行。在开幕式结束后,93号院博物馆与中国文物网还联合举办一场以“非遗创新发展中的实践探索”为主题的文化沙龙活动,本次沙龙邀请到了来自社会各界多个领域中与非遗及传统文化相关的多位业内人士,大家围坐在一起,就非遗发展中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和交流。 “非遗创新发展中的实践...
4月10日晚,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赴美巡展活动在纽约大学拉开了序幕。本次活动由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办,鼎坤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策划并承办,纽约大学、东北大学、耶鲁大学的中国学联、哥伦比亚大学SIPA GCI中国学生会作为各自院校的联合主办方,波士顿儿童博物馆、联合国中文教学组给予大力支持。 从4月10日至21日,来自中国8个省市的11位优秀民间艺术家们将依次在纽约大学、哥伦比亚大学、...
学跳摆手舞现场 4月9日下午,恩施市非遗保护中心联合恩施市职业技术学校举行“2015年大家唱大家跳艺术教育及恩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启动仪式,全校学生按照项目分组正式拉开了“学唱山民歌”、“学跳摆手舞”、“学习一门传统手工技艺”的非遗传承及艺术教育活动序幕。 为开展好此项活动,市非遗保护中心与学校领导进行多次磋商和沟通,最后决定充分利用校园艺术团及第二课堂活动为载体...
传统女子笄礼展示 为了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向广大观众朋友呈现汉朝盛世的华彩韵章,河北博物院携手石家庄汉服吧于4月4日清明假期期间举办了“汉灯·汉服·汉韵”文化活动。 活动首先通过为观众精彩讲解河北博物院著名的长信宫灯,让观众了解汉代服饰的有关知识。随后,与石家庄汉服吧共同为观众完整演示古代女子笄礼过程,以庄重神圣的仪式,映射出泱泱中华的礼仪风范。仪式结束后,博物馆人员引领观众共同赏析...
4月4日—4月6日,西安半坡博物馆在清明节假期期间连续开展了“我型我塑爱半坡”和“清明特别活动——放飞爱的梦想”等系列教育活动,让孩子们通过寻找半坡文化元素、动手创作陶塑作品或绘制风筝等体验活动,加强对半坡文化的理解、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三天的活动中,孩子们充分发挥想象力、创造力,把对半坡的理解融入到绘画、陶塑作品中。有的孩子捏出了尖底瓶、方形房屋;有的孩子用泥条盘筑法做出了陶罐、陶瓶...
2015年4月7日上午,由河南省文化厅、周口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六届中原古韵——中国(淮阳)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活动”在淮阳县羲皇文化广场顺利闭幕,河南省13个省级以上非遗项目集中演出。此次淮阳展演活动历时一月,以11个省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表演类项目为主,主要表演形式有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曲艺等,展演分6场,共有2个联合国项目、22个国家级项目、10个...
清明节是中华传统节日之一,又叫踏青节,它的到来,标志着万物凋零的寒冬已经过去,风和日丽的春天真正开始。4月4日—6日清明小长假期间,杭州博物馆推出“时节上的杭州——清明去哪儿”亲子活动,邀请了45组家庭参与其中。小朋友们在了解中华传统节日的同时,亲手制作一只独一无二的风筝,放飞属于自己的创意和快乐。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4月4日下午,杭州博物馆四楼二课堂里响起朗朗的读书声...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