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发现铜剑的焦林义展示青铜剑,剑尖和剑刃依然锋利。 青铜剑长度45厘米,其中剑柄约8厘米。 7月19日清晨,城阳前桃林小区施工的工人在一个土堆前挖土时竟挖出了一把铜剑。当天中午,经过城阳区文物保护管理办公室相关人员初步鉴定为战国晚期的青铜剑。 7月19日上午,记者来到了前桃林小区的施工现场,在小区42号楼东侧,几个工人正在一个土堆旁筛沙土。据介绍,铜剑正是在这个土堆里发现的,发现铜剑的工人...
秦国第一大陵园秦西垂陵园近日经过再次发掘出土了20件西周晚期珍贵文物,这是继2006年“秦编钟”发现之后的又一重大发现。 7月14日,由国家文物局审批,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组织考古技术人员再次对甘肃礼县大堡子秦西垂陵园再次发掘,目前已出土了20件西周晚期陶器,为大堡子考古研究再添弥足珍贵的实物资料。 正在清理现场的甘肃省考古研究所工作人员裴建陇说:“时隔9年之后这里又进行了新一轮的发掘,今年我...
近日,奉贤区庄行镇邬桥社区张塘村村民一处施工现场挖掘时,发现了一处明代墓穴。上海博物馆考古研究部立即派工作人员前往查看,目前发掘工作已于昨天(17日)下午完成。目前共出土一处双人合葬墓与一处单人墓。其中,双人合葬墓有被“扰动”的痕迹,当地警方已介入调查。在现场挖掘的考古队员称,该处古墓为“抢救性发现”,将交由施工方就地掩埋。 夫妻合葬墓被盗损 今年7月15日,张塘村的村民们发现了一处古代墓穴。...
记者17日从上海奉贤区了解到,16日下午,奉贤区庄行镇邬桥社区张塘村一在建工地称发现一处古代墓地。目前,文物部门已经赶到现场并展开发掘工作,现场已出土三具棺木以及大量古代服饰等珍贵文物。 参与现场挖掘工作的奉贤区文物馆馆长张雪松称,这是一处较有规模的墓坑,暂时发现三具棺木。其中西边的两具已被“扰乱”,而东边的一具保存完好,目前现场抢救性发掘和清理工作已基本结束。 据张雪松介绍,根据墓葬的形式、...
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17日通报,云南晋宁金砂山墓地野外发掘和勘探近日结束,发掘面积共500平方米,清理墓葬31座,有部分青铜时期罕见的古滇文化新器物出土。 此次发掘,基本摸清了金砂山墓地山顶部分的墓葬分布规律和埋藏情况,墓葬的墓坑普遍规模较大,长3米、宽1—2米、深2—3米,形制规整、墓坑较深,部分有棺,多数人骨保存不好,有少量玉器和兵器,陶器少见。有部分青铜时期罕见的古滇文化新器物出土。至于其...
南昌铁柱万寿宫遗址自第二十一中拆迁完成后,便进入挖掘阶段。整个过程惊喜连连,原大殿焚香炉的底座一对、4座疑似元代石兽、砖瓦瓷片……不断有古物现身。7月16日,记者从南昌市政公用集团万寿宫项目部了解到,在原铁柱万寿宫的遗址挖掘中发现一口古井。省考古研究所专家结合史料推断,这可能就是传说中铁柱万寿宫的“灵魂”建筑——“锁蛟井”。 据了解,铁柱万寿宫的称呼正是由“锁蛟井”而来,它是整个万寿宫街区...
南昌铁柱万寿宫遗址自第二十一中拆迁完成后,便进入挖掘阶段。整个过程惊喜连连,原大殿焚香炉的底座一对、4座疑似元代石兽、砖瓦瓷片……不断有古物现身。7月16日,记者从南昌市政公用集团万寿宫项目部了解到,在原铁柱万寿宫的遗址挖掘中发现一口古井。省考古研究所专家结合史料推断,这可能就是传说中铁柱万寿宫的“灵魂”建筑——“锁蛟井”。 据了解,铁柱万寿宫的称呼正是由“锁蛟井”而来,它是整个万寿宫街区的“灵...
凤形玉佩 商代 长13.2、宽7.4厘米 现藏于首都博物馆 玉质白润,经浸蚀局部泛黄褐色晕斑。体扁平,用丝锯镂空线刻。器呈回首长尾夔凤形,周边为齿状,有四个单面钻成的小孔。两面纹饰相同,精巧写实,有石家河文化玉凤构图遗风。 鹦鹉形玉佩 商代 高8.4、宽3.6厘米 现藏于天津博物馆 玉质黄绿色。高冠,冠边缘出脊齿,圆眼,尖喙下弯成钩,身以阴线双钩法刻勾云纹,短翅长尾,立爪。...
铜柄玉斧 商代 长21.8、宽8.07、厚0.76厘米 现藏于旅顺博物馆 玉与铜复合器。扁平长方体。斧体宽扁,玉质青色,有灰白色沁。斧为双面弧刃,中部有脊线,底部钻一圆孔。内与斧的一部分为铜质。长方形内,有上下阑,下阑较长,内顶端于长方形框内铸一兽面纹,旁侧有一圆孔。两面纹饰相同,有使用痕迹。 玉钺 商代 长12.2、宽9.1厘米 现藏于首都博物馆 玉质黄褐色,边缘有较深的...
玉琮 商代 长6.5、宽6.3、高3.7厘米 现藏于北京颐和园 青玉质有沁。呈矮方柱体筒形,射较矮,内圆外方,通体素面无纹,棱角分明。转角处有竖向阴刻线,似为后世所刻。颐和园旧藏。 玉璋 商代 最长29.4、最宽9.6、最厚0.7厘米 现藏于故宫博物院 玉质青色,玉中有黑点和大片白色斑痕,并有黄褐色沁斑。边缘有旧伤缺。体扁平,首部内凹成月牙状刃边,刃薄。柄呈长方形,上有单面...
殷墟墓葬中,出土的玉、石、陶、青铜等不同材料制成的人俑身上大多都着衣,这就为我们考察商代的服饰文化提供了宝贵的资料。且这些人俑的具体衣着有所区别,这应该与当时他们的身份和地位有关,我们可以从人俑的衣着上明显看出其等级地位的差别。 在殷墟出土的殉葬俑中,表现商代贵族形象的人俑较多。在侯家庄西北岗的一座墓葬中,曾出土一件残缺了一半的白色大理石跪坐人像。从它上面保留的衣纹,可以了解到当时人们穿着的服装...
右前方为中斯合作的“港口城”项目施工工地 这是航路交会的十字路口,地处南亚次大陆南端,西北与印度半岛相隔保克海峡,东部与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隔海相望并连接东亚; 这是见证历史的十字路口,国家博物馆里精美的中国瓷器见证了数百年前的繁华港口,城市中的欧式建筑则诉说着西方殖民往事; 这是现代文明的十字路口,日本汽车穿梭于大街小巷、韩国数码产品涌入家庭,而中国企业,则在各项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综合...
第一个出土于宁波的宋代菊花纹瓦当第二、三个出土于博多的宋代菊花纹瓦当 昨天下午,鹿儿岛国际大学中园聪教授的团队在日本鹿儿岛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通过对宁波出土的宋代瓦当和日本九州各遗址出土的瓦当进行了三维形状计测、胎土化学成分分析等研究,首次科学性证明了日本九州出土的中国系瓦当的产地为宁波,这些瓦当是从宁波运送至日本的。 “同范瓦当在日本国内并非没有,但基本都属于近距间的同范瓦当。远距离的例子...
7月3日下午,眉县营头镇第二坡村在镇政府指导下进行汛期排险工作,在消减村民住宅后的高崖时,发现一座汉代古墓葬。 出土的文物 宝鸡眉县营头镇第二村坡村民在进行汛期排险工作,削减村民住宅后的高崖时,意外发现了一座汉代古墓,眉县文物部门接到群众反映后,对古墓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出土陶罐、陶灶、铜镜等10余件文物。 记者从眉县博物馆了解到,7月3日下午,眉县营头镇第二坡村在镇政府指导下进行汛期排险...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