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摘要】2013年,在北京大学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心资助下,我们开启了题为"欧亚草原考古"的综合研究,重点考察史前丝绸之路。此项研究中,中国所见塞伊玛—图尔宾诺式倒钩铜矛是我们调查的重点之一。北京大学林梅村教授统计了中国境内发现的塞伊玛—图尔宾诺式倒钩铜矛共13件,并对它们进行了系统梳理。 【关键词】伊玛;图尔;倒钩;青海大通;文物管理所;综合研究;卡约;灰坑;欧亚草原;罗斯托 【基金】“教育部人...
资源稀缺 买方市场巨大最近青铜器市场有升温的迹象,但李魁杰并不认为这个市场已经开始启动了。“对于青铜类品种,国家文物部门只允许流传有序和海外回流的青铜器在国内市场出现,所以其流通量一直不大,整体价格偏低。不过青铜器是国之重器,具有很强的历史文化价值。而且这一门类一向是资深收藏家最认可的,是收藏领域的大项,由于很多人还没有认识到青铜器的收藏价值,所以其未来的保值、升值空间是巨大的。”李魁杰说。 古...
又一大批古墓葬现身,而且还是先秦时期的! 昨日(26日)上午,新快报记者跟随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专家,来到九龙镇棠下村榄园岭先秦遗址挖掘现场。在这个2000多平方米的考古发掘现场,50个墓穴错落有致。 据考古院考古研究室主任张强禄介绍,50座出土墓葬中有49座为先秦时期墓葬,也是广州自出土增城浮扶岭和萝岗大公山古墓群以来,第三个先秦古墓群的集中发现点。 现场 2000平方米面积发掘50座古墓...
铜香炉是一种用铜材制作的焚香用具,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从春秋战国到明宣德年间,历代皆有铸造,尤其以明宣德年间制作的“宣德炉”最为世人所推崇。据记载,宣德皇帝在位时,命宫廷御匠参照皇家内藏的定、汝、官、哥、均等名窑瓷器的款式,以及《宣和博古图录》《考古图》等史籍,设计制造香炉,工匠们挑选了金银等几十种贵金属与红铜一起精心铸炼,所制成的成品色泽温润莹丽,其工艺之华美精妙惹来赞叹无数,以致后世常以“宣...
昨日上午,记者跟随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专家,来到九龙镇棠下村榄园岭先秦遗址挖掘现场。在这个2000多平方米的考古发掘现场,50个墓穴错落有致。 据考古院考古研究室主任张强禄介绍,50座出土墓葬中有49座为先秦时期墓葬,也是广州自出土增城浮扶岭和萝岗大公山古墓群以来,第三个先秦古墓群的集中发现点。 现场 2000平方米面积发掘50座古墓 今年8月,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配合广州...
4297件(套)在甘肃敦煌出土的文物,近日由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移交至敦煌博物馆。 据了解,这批文物大多是魏晋时期的文物,主要出土自1985年祁家湾墓群,1995年及2000年敦煌佛爷庙湾墓群,有陶器、青铜器、古钱币、画像砖、木器、丝绸、石板砚等七大类。 敦煌市文物局局长赵志英介绍,这批文物中国家三级以上文物达100件(套),国家一级文物13件(套)。其中,一枚魏晋时期的铜镜保存完整,拥有龙凤...
掐丝珐琅暖炉 白居易称熏炉为“别春炉” 寒冬时节,今人御寒方式多样,古人靠什么御寒取暖呢? 古时,取暖方式也因人分类,相差悬殊。穷人家里只能用灶灰取暖,条件稍好些的人家,用泥制的盆盛装烧火做饭的“灶灰”取暖,后来演变成火塘,也叫火炕。北方民居家一般都垒有火炕,内有孔道,在冬季将燃烧的热量引入炕内通道来加温,有的还配备火盆等取暖设施。至今,这种取暖方式在多数北方农村依然延用着。 古代的富贵人...
获奖作品《天王》 10月26日,中国苏州第七届玉石文化节暨第五届中国玉石雕刻“陆子冈杯”精品展,在苏州市朵云轩文化艺术广场开幕。来自江苏苏州、扬州、徐州、上海、河南、新疆、浙江、安徽、云南广东、福建等各个省市的1500余件玉雕精品参加展览。中国工艺美术协会员、国家工艺品雕刻高级技师(一级)、徐州市高级工艺美术师、雕塑家隋礼文灵璧石石雕作品《天王》脱颖而出,一举斩获2015年中国玉石器陆子岗杯作...
古代先民多在灶坑底以石头或制作的陶足为支撑,将圜底的釜等加诸其上,受火而烹之。 不久前,在南昌西汉海昏侯墓考古现场,从海昏侯主墓的藏合中出土了一个火锅形状的青铜器,被考古专家初步认定为是一个距今有2000多年的青铜火锅。火锅为三足器,上端肚大口小,便于盖盖儿,下端连接着炭盘,上下之间不连通。海昏侯墓考古专家组副组长、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张仲立介绍:“这是个实用型火锅,因为它有使用过的痕迹,炭盘...
由湖南省博物馆和上海博物馆联合举办的“酌彼金罍——皿方罍与湖南出土青铜器精粹展”于11月18日在上海博物馆开幕。展览是湖南省博物馆以2014年“皿方罍”回归这一重大文化事件为契机而举办的,共精选了包括皿方罍在内的11件湖南出土著名青铜器珍品,希望通过这个展览让广大观众领略三湘四水所出中国古代青铜器的独特魅力。 湖南商周青铜器以造型独特、纹饰精美、铸造精良著称于世,此次展览大部分展品是首次到上海展...
日前,由河南省文物局主办,河南省文物科技保护中心承办的“河南省青铜器文物保护修复培训班”开班。河南省文物局文物科技与对外合作交流处相关人员参加了开班仪式。 本期培训班共22名学员,主要是来自河南省文博系统具有青铜器修复资质单位从事青铜器修复的人员。培训班将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邀请国内著名专家讲解青铜器修复保护的理论知识,学员将用1个半月的时间,在河南省考古研究院资深修复老师的指导下,自己...
通海兴义遗址发掘取得重要的阶段性成果,目前已初步区分出四个阶段的青铜时代遗存,目前发现灰坑1座、活动面3层。昨日,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部主任、馆员朱忠华介绍,发掘的主要任务是对文化层进行细致的划分,了解地层堆积成因及特点,按最小堆积单位收集遗物、采集样品。 考古发掘人员在发掘中,区分出了3层活动面,并将活动面遗物单独收集。文化层内遗物有三次收集过程:清理时原地初步收集、过筛收集、水洗收集。清...
11月20日从河南省文物局传来消息,日前,沁阳市山王庄镇在平整山前土地绿化建设时发现一座古墓葬。沁阳市文物工作队闻讯后,立即组织人员对该墓葬进行了抢救性发掘清理。出土了陶井、灶、壶、铜镜等26件文物,铜钱百余枚。 据沁阳市文物工作队队长李志军介绍,该墓葬位于沁阳市山王庄镇廉坡村北,地处太行山南麓坡地与南部怀川平原交接处,地势北高南低。墓葬坐北向南,平面呈长方形,由墓室、墓门和墓道三部分组成。共出...
近日,天坛北神厨、北宰牲亭建筑群30年来首次对游客开放。其中1400平米空间将作为展室举办天坛最高规格的文物展,天坛镇馆之宝“明代鎏金铜编钟”,以及《清太常寺则例》、楠木檩等298件珍贵文物将首次亮相。 国家一级文物“明代鎏金铜编钟”的身世坎坷。据记载,编钟应为16枚,然而天坛目前仅存此一枚。编钟为明代造,铜质鎏金,是演奏中和韶月的主乐器,通高26厘米,总重17.5千克。从明永乐皇帝朱棣开始,历...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