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据国家文化部网站消息,《吉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2017年3月24日经吉林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将于2017年6月1日起正式施行。 《吉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制定工作起步较早,省人大、省政府法制办及省文化厅先后多次赴省内各地及外省(市区)开展调研。多次召开由全省各相关职能部门、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单位相关责任人和传承人参加的非遗立法座谈会和征求...
昨天下午,我市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颁牌仪式在市文广新局举行,辖市区文广部门非遗工作负责人及市第五批非遗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负责人等30人参加了授牌仪式。 去年年底,市政府批准公布了镇江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镇江肴肉制作技艺、“庭”字门中医儿科、句容南乡花船、丹玉香醋酿造技艺、苏派装裱技艺、形意拳、老人山程氏祖传中医骨伤疗法、张氏肝病中医术、朱氏肾病中医术、正...
遗产编号 ⅷ-76 所属地区 江西·九江·星子县 遗产级别 国家级 遗产类别 传统手工技艺 申报人/单位 江西省星子县 申报日期 2006 一、简介 金星砚是一历史名砚,誉称鲁砚之光,可与端砚相媲美。因金星砚石上有凤眼、金圈、金晕、金花浪纹、鱼子纹、眉子纹等形态万千的黄色金点而得名"金星砚",主产地在星子县横塘镇驼岭山宋村。民间相传第一方金星砚出自东晋陶渊明之手,至今已有一...
遗产编号 ⅷ-43 所属地区 北京·崇文区 遗产级别 国家级 遗产类别 传统手工技艺 申报人/单位 北京市崇文区 申报日期 2006 一、简介 景泰蓝,历史上称为珐琅器,工艺上称为"铜胎掐丝珐琅",是一种瓷铜结合的珐琅工艺品,北京著名的传统特种工艺品。在明朝的景泰年间(1450-1457),这项工艺已经十分成熟,尤其是蓝釉料有了新的突破,像蓝宝石般浓郁的宝蓝,高贵华美,所以...
遗产编号 ⅷ-35 所属地区 山西·晋城·阳城县 遗产级别 国家级 遗产类别 传统手工技艺 申报人/单位 山西省阳城县 申报日期 2006 一、简介 阳城县是山西省东南部的一个偏僻山区,为中国生铁冶铸术的重要留存地,犁炉炼铁和犁镜的铁范铸造等技艺十分突出。阳城盛产富铁矿,且距地表较浅,其矿石质软纯洁,含磷高、含硫低、南部山区坚硬木料为料烧制的三寸茬、七寸炭的生熟木炭也是铸件...
遗产编号 ⅷ-51 所属地区 山西·晋中·平遥县 遗产级别 国家级 遗产类别 传统手工技艺 申报人/单位 山西省平遥县 申报日期 2006 一、简介 平遥推光漆器髹饰技艺发源于山西(简称"晋")中部的平遥县,传布至北方广大地区。平遥推光漆器是我国四大名漆器之一(北京-金漆;福建-脱胎;扬州-点锣;平遥-彩绘),以手掌推光和描金彩绘技艺著称。 平遥推光漆髹饰品分为实用品...
遗产编号 ⅷ-59 所属地区 山西·吕梁·汾阳市 遗产级别 国家级 遗产类别 传统手工技艺 申报人/单位 山西省汾阳市 申报日期 2006 一、简介 汾酒也称"老白汾酒",因产于山西省吕梁市汾阳县杏花村,故又称杏花村汾酒。杏花村是中国著名的酒都,位于汾阳市城北15公里的太汾公路北侧,距省会太原市区90公里。 山西省汾阳市杏花村的汾酒,以清澈干净、清香纯正、绵甜味长即色...
遗产编号 ⅷ-61 所属地区 山西·太原·清徐县 遗产级别 国家级 遗产类别 传统手工技艺 申报人/单位 山西省清徐县 申报日期 2006 一、简介 山西老陈醋是中国四大名醋之一,主产地在清徐县内孟封、清源、徐沟、西谷等乡镇。清徐位于太原市南部,依山面川,相传"尧帝城西南有玉泉,尧王亲往酿醯". 山西的老陈醋是黑褐色,体态清亮,鲜明诱人。除了具有酸醇、味烈、味长的三大...
遗产编号 ⅷ-46 所属地区 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东乌珠穆沁旗 遗产级别 国家级 遗产类别 传统手工技艺 申报人/单位 内蒙古自治区东乌珠穆沁旗 申报日期 2006 一、简介 勒勒车又名大辘轳车、罗罗车、牛牛车,"勒勒"原是牧民吆喝牲口的声音。勒勒车因常以牛拉动,故也叫蒙古式牛车。勒勒车是为适应北方草原的自然环境和蒙古族生活习惯而制造的交通工具,现在东乌珠穆沁旗及其周边地区...
遗产编号 ⅷ-83 所属地区 黑龙江 遗产级别 国家级 遗产类别 传统手工技艺 申报人/单位 内蒙古自治区鄂伦春自治旗;黑龙江省 申报日期 2006 一、简介 桦树皮制作技艺是我国北方游猎民族的独特手工技艺,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和地域性,主要流传在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鄂伦春族、鄂温克族、达斡尔族的聚居区,以及古代黑龙江流域的赫哲族聚居区。这片广袤的土地上生长着大片白桦林,因此这...
遗产编号 ⅷ-85 所属地区 黑龙江·双鸭山·饶河县 遗产级别 国家级 遗产类别 传统手工技艺 申报人/单位 黑龙江省 申报日期 2006 一、简介 赫哲族是我国东北地区历史悠久的民族,现主要分布在黑龙江省的饶河、抚远两县,现在沿江而居的赫哲人仍以渔业为主,不论男女老少,都是捕鱼好手,他们捕鱼、食鱼、用鱼皮盖房、造舟、制衣,在历史上以"鱼皮部落"为世所知。鱼皮制品以北方冷水...
遗产编号 ⅷ-17 所属地区 上海·徐汇区 遗产级别 国家级 遗产类别 传统手工技艺 申报人/单位 上海市徐汇区 申报日期 2006 一、简介 乌泥泾手工棉纺织技术的传承源于黄道婆自崖州带回的纺织技艺。黄道婆元代棉纺织革新家。又称黄婆。生卒年不详。松江府乌泥泾(今属上海)人。元贞年间,她把在崖州(今海南岛)学到的纺织技术带回故乡并进行改革,制成一套扦、弹、纺、织工具(如搅车...
遗产编号 ⅷ-13 所属地区 江苏·南京 遗产级别 国家级 遗产类别 传统手工技艺 申报人/单位 江苏省南京市 申报日期 2006 一、简介 在古代丝织物中,"锦"是代表最高技术水平的织物。南京云锦,集历代织锦工艺技术之大成,因其绚丽多姿,灿若云霞而得名。又有一说,因其图案文饰多应用"云纹"而得名。南京云锦浓缩了中国丝织技艺的精华,居古代三大名锦(云锦、宋锦和蜀锦)之首,系...
遗产编号 ⅷ-14 所属地区 江苏·苏州 遗产级别 国家级 遗产类别 传统手工技艺 申报人/单位 江苏省苏州市 申报日期 2006 一、简介 宋锦,为宋代发展起来的织锦,因主要产地在苏州,故谓"苏州宋锦".苏州是我国著名的丝绸古城,为锦绣之乡、绫罗之地。 苏州宋锦,色泽华丽,图案精致,质地坚柔,它与南京云锦、四川蜀锦一起,被誉为我国的三大名锦。明清以后织出的宋锦称为"...
遗产编号 ⅷ-15 所属地区 江苏·苏州 遗产级别 国家级 遗产类别 传统手工技艺 申报人/单位 江苏省苏州市 申报日期 2006 一、简介 缂丝,又名刻丝,是中国古老、独特的一种传统织造工艺,主要存在于苏州及其周边地区。苏州缂丝自南宋以后,盛名全国,成为主要产地。明清时代,苏州缂丝仍昌盛不衰。 缂丝素以制作精良、浑朴高雅、艳中且秀的特点,在丝织品中列为最高品第,并是...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