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遗产编号 ⅲ-1 所属地区 河南·洛阳·洛龙区 遗产级别 市级 遗产类别 民间音乐 申报人/单位 洛龙区 申报日期 2006 基本简介 洛阳海神是一种古代音乐,据说,武王伐纣统一中国建立周朝,在洛阳大封天下,受封者除内陆诸侯外,还包括遥远的东西南北四海之神,宫廷每年都隆重祭海(神),于是便产生了配合祭海的音乐,这种音乐就是洛阳海神乐的源头。 由于“海神乐”是洛阳独有的...
遗产编号 ⅲ-2 所属地区 河南·洛阳·吉利区 遗产级别 市级 遗产类别 民间音乐 申报人/单位 吉利区 申报日期 2006 黄河既为中华儿女创造5000年的历史文明提供了一个施展聪明才智的大舞台,同时,好像故意要考验她的不畏艰辛的儿女,每每以不羁的洪水摧毁黄土地上的生命财产。这就有了一部可歌可泣的防洪抢险的历史。这样,就有了打硪、硪工和行将消失的歌谣――硪工号子。打硪是打夯的另...
遗产编号ⅱ-40所属地区山东·淄博·博山区 遗产级别市级遗产类别民间音乐 申报人/单位博山区申报日期2006 这是一片古老的土地,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这是一片美丽的土地,这是一片希望的土地。 这里就是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博山位于鲁中腹地。总面积682平方公里,人口48万。春秋战国时期,博山名?m中。周末得名颜神,宋初已成重镇。金称之为颜神店,元称之为颜神镇。...
遗产编号 ⅱ-41 所属地区 湖北·宜昌·远安县 遗产级别 市级 遗产类别 民间音乐 申报人/单位 远安县 申报日期 2006 远安呜音是流传于远安荷花镇、洋坪镇等一带的民间吹打乐,流传历时近200年。呜音乐器形似唢呐,但实质又不相同。因演奏技法的特殊性,赋予各个乐音以独特的韵味,极具地域性特征,对研究中国传统音乐、道教音乐及远安当地民风、民俗具有一定价值。 远安呜音,又称...
遗产编号 ⅱ-42 所属地区 湖北·宜昌·五峰自治县 遗产级别 市级 遗产类别 民间音乐 申报人/单位 五峰自治县 申报日期 2006 (一) 民间器乐“打溜子”的称谓及流行范围: “打溜子”流行于五峰土家人聚居区。 “打溜子”在五峰境内分地域不同而称谓不同,在湾潭镇,被称为“抽溜子”;在仁和坪镇,人们称之为“打溜子”、“打家业”、“十盘鼓”、“请家业”和“请锣鼓家业...
遗产编号 ⅱ-4 所属地区 湖北·黄岗·红安县 遗产级别 市级 遗产类别 民间音乐 申报人/单位 红安县 申报日期 2006 荡腔锣鼓的乐器有三吹七打10种。三吹即:长号、两只锁呐;七打即:锣、钹、鼓、马锣、车官(小钹)、小锣、铛锣。表演时吹、打、唱俱全。解放前属红安地方流传最广的一种民间文艺表演形式,当时全县表演班子不下百套。 荡腔锣鼓有如下艺术特色。 一、源远流长...
遗产编号 ⅱ-7 所属地区 湖北·黄岗·团风县 遗产级别 市级 遗产类别 民间音乐 申报人/单位 团风县 申报日期 2006 “丝弦锣鼓” 是流行在建始民间的吹打乐,迄今已有150 多年的历史。建始丝弦锣鼓,被称为是“湖北传统音乐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它的音乐铿锵有力,场面热闹非凡,表达粗中有细,富有强烈的艺术魅力。 建始“丝弦锣鼓”中,著名的吹打乐有丝弦锣鼓、安东井闹灵歌、...
遗产编号 ⅰ-2 所属地区 湖北·荆门·京山县 遗产级别 市级 遗产类别 民间音乐 申报人/单位 京山县 申报日期 2007 《小女婿》是一首田歌,是流传在湖北京山和天门地区的民歌。目前荆门市正在申请省文化遗产保护。 小女婿---指女的已成年,而男的未成年,甚或还是稚男,便成了夫妻,故称“小女婿”。有民歌曰:“十八姑娘,八岁郎,夜夜??觉抱上床。”这种婚配旧时在当地的穷山僻...
遗产编号 ⅱ-4 所属地区 湖北·潜江 遗产级别 市级 遗产类别 民间音乐 申报人/单位 湛江 申报日期 2007 潜江锣鼓简介 潜江的乡村锣鼓,源远流长,主要由五件构成:锣、鼓、钹、马锣、勾锣。锣有大锣、小锣,鼓有大鼓、小鼓,钹有大钹、小钹。潜江人对这套打击乐器有一个专用名称叫“锣鼓家业”,或简称“家业”。潜江锣鼓有长槌、紧急风、凤点头、凤凰展翅、鹞子翻身、八哥洗澡等十个...
遗产编号 ⅱ-3 所属地区 湖北·十堰·丹江口市 遗产级别 市级 遗产类别 民间音乐 申报人/单位 丹江口市 申报日期 丹江口市(古称均州)官山镇的吕家河民歌村有190多户700多人,全村男女老少均爱唱民歌。能唱2小时以上民歌者有80多人,能唱千首以上者有4人。吕家河民歌分为阴歌、阳歌和叙事诗,曲调达79种,全国罕见。 专家称,吕家河是中国黄河流域文化与长江流域文化相互影响...
遗产编号 ⅱ-6 所属地区 湖北·十堰·房县 遗产级别 市级 遗产类别 民间音乐 申报人/单位 房县 申报日期 2007 房陵锣鼓歌遍布在千里房县的20多个乡镇300多个村庄,尤其是在门古寺镇、桥上乡、上龛乡、九道乡等高山地区,流传的房陵锣鼓歌最为历史悠久。 房陵锣鼓歌的种类繁多,曲目丰富。据不完全统计,房陵锣鼓歌包括阳锣鼓、阴锣鼓、喜庆锣鼓和庙会锣鼓四大类。锣鼓歌是房陵民...
遗产编号 ⅱ-7 所属地区 湖北·十堰·竹山县 遗产级别 市级 遗产类别 民间音乐 申报人/单位 竹山县 申报日期 2007 黄州民间吹打音乐属《牌子锣鼓》,黄州人叫“地锣鼓”,外地人称“黄州点子”。 黄州牌子锣鼓的历史源远流长。历史上的黄州地域是按保、甲制划分的,每年的灯会,差不多每一个“甲”就有一条龙灯,有龙灯必有锣鼓班,以解放前为例,当时城区内就有七、八套锣鼓班,加上...
遗产编号 ⅱ-8 所属地区 湖北·十堰·竹溪县 遗产级别 市级 遗产类别 民间音乐 申报人/单位 竹溪县 申报日期 2007 向坝民歌(竹溪民歌)涉及竹溪县15个乡镇,有山歌、田歌、情歌、薅草锣鼓、船工号子、竹溪花鼓、竹溪丧鼓等表现形式。2003年,竹溪县有关部门出版了《向坝民歌集》;2005年,竹溪县向坝乡被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为“省级民歌之乡”。 向坝民歌演唱形式,大多...
遗产编号 ⅱ-1 所属地区 湖北·武汉·江汉区 遗产级别 市级 遗产类别 民间音乐 申报人/单位 江汉区 申报日期 2007 上世纪20年代,现活跃在舞台上的“单弦拉戏”第二代传人顾耀宗的父亲顾伯年在苏州学艺,师从民间艺人玉春普,学习“三弦拉戏”。在多年的演奏生涯中,顾伯年遂尝试改用小三弦,经进一步实践,其又将三弦去掉两弦,只存一弦。 特征:“单弦拉戏”演奏时使用一弓一弦一...
遗产编号 ⅱ-3 所属地区 湖北·武汉·新洲区 遗产级别 市级 遗产类别 民间音乐 申报人/单位 新洲区 申报日期 2007 基本简介 八十八行,是流行于鄂东一带的一种自娱性的广场艺术,因在灯节期间演唱,故又称为灯戏或灯调。八十八行大约滥觞于清代乾隆、嘉庆年间,盛行于太平天国时期,到今已有二百余年的历史。 表演风格 八十八行行业众多,有表现农林牧副渔的,有反映手...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