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东北史地》2014年03期 【摘要】玻璃器在古代是一种珍贵的器物,在中国古代文献中被称为“琉琳”、“流离”、“玻璃”等,辽宁省目前共出土各代、各类玻璃器28件,这些玻璃器反映了古代经济文化交流的内容。 【关键词】辽宁;古代玻璃器;概述
近日,略阳县在白水江镇小河村无意出土发现了一座古墓及陪葬品,经文物部门鉴定,此次发现的古墓为宋代古墓葬,出土的六件文物分别为带纽铜镜2个、绿釉鼓腹陶罐2个、耀州缠枝娃娃盏1个、定窑白瓷碗1个,该文物具有相当高的考古价值和珍藏价值,目前已被该县江神庙民俗博物馆收藏。
《东北史地》2014年01期 【摘要】双陆棋,是中国古代博具的一种,各十五子。据历史记载,双陆棋在南北朝、隋、唐、五代以及宋、辽、金、元时期盛行风靡,失传于清中叶。辽代契丹人酷爱双陆棋,宫廷之中尤为盛行。近年出土的辽代双陆棋实物不乏其例。辽宁彰武最新出土了一副双陆棋子,是目前已知的第4例辽代双陆棋实物,并且是目前考古发现的唯一一例玉石质地的古代双陆棋实物。不仅质料珍贵稀有,而且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
一项最新研究称,发现于中国塔里木盆地洋海古墓的两条裤子或许是有史以来发现的最古老裤子。令人吃惊的是,这些衣物能追溯到3300年前,而且尽管它们遭受了严重的磨损,但看起来仍然相当完整。 洋海古墓中发现的这两条裤子被认为属于两个40岁左右的男子,而这些衣服表明他们的身份是游牧民族,但也很可能是战士。在他们的陪葬物品当中还有一条鞭子、一个木制马嚼子、一把战斧和一张弓。 这些衣服代表了人们为骑马设计新...
重庆铜梁出土的一批精美明代石俑 8月5日,记者从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去年底在对铜梁河嘴墓地的抢救性发掘中,出土了一批明代石俑,经过近半年的修复,这些石俑近日修复完成,其精美程度让人眼前一亮,生动再现了数百年前的生活场景。 铜梁出土一批石俑 有轿子有书桌有谷仓 河嘴墓地位于铜梁区南城街道(原土桥镇)马滩村。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考古人员、河嘴墓地现场考古负责人邵星积告诉记者,该墓地...
昨天上午,根据文化部对非文化交流“部省合作计划”,由来自塞舌尔、纳米比亚和赞比亚的6名非洲学员组成的“非洲学员文物修复培训班”开班仪式,在南京市博物馆隆重举行。南京市文广新局局长刁仁昌、文化部外联局非洲处处长松雁群、南京市博物总馆馆长曹志君、南京市文广新局副巡视员焦蕴华出席了开班仪式。 参加本次文物修复培训班的6名非洲学员,既有所在国国家博物馆的专业保管人员,也有国家文化部的博物馆专业人士,并且...
日前,马山县一干部职工与村民在该县乔利乡兴科村红水河边发现了一疑似文物,经广西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所专家初步鉴定为春秋战国时期青铜矛。据悉,这是马山县第一次发现春秋战国时期的文物,改写了岭南无青铜矛出土的历史。4月下旬,马山县文联干部职工黄绍堂与堂哥黄生堂在马山县红水河边的岜盆山修筑墓葬时挖出一把青铜矛。4月27日,黄绍堂将青铜矛无偿上交到马山县文物管理所馆藏。为了弄清文物出土的情况,广西文物保护与...
卧牛山四号汉墓出土三枚铜印 30日,卧牛山四号汉墓的发掘工作已经结束,墓道和墓室底部已经完全揭露出来。整个墓道长20.6米,墓室长11.6米。墓葬中发现了三枚铜质印章。这三枚铜印非常小巧,都是桥型钮印章,每方只有0.8厘米见方,但印章上没有发现印文。考古人员判断,这三枚印章属于冥器,所以没有印文,或者原本有朱砂书写的印文,因为年代久远而消失了。除了这三枚印章之外,墓葬中还出土了弩机、车马器、铁剑...
参观博物馆、做陶艺、模拟考古,昨日,20位小朋友来到金沙遗址博物馆,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参加丰富多彩的活动,在游戏中了解金沙文明。孩子们自己在土中挖掘陶片、动物骸骨,还用3000年前的工艺制作了陶艺作品。看着自己动手的成果,孩子们脸上都乐开了花。 暑假期间,为了让孩子们的假期生活更加丰富,成都市未成年人社会实践基地暑假系列活动启动。成都大熊猫繁育基地、金沙遗址博物馆、成都植物园等16个社会实践基地...
2005年至2014年,河南省圆满完成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总干渠河南段、丹江口水库淹没区和受水区供水配套工程364个文物点的田野发掘任务或搬迁复建工作,出土各类文物约10万件(套)。其价值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文物点时间跨度长,文化内涵丰富。此次发掘的文物点,时间跨度长,时代从旧石器时代开始,历经新石器时代,先商、商、西周、战国、汉、北朝、唐、宋等历史时期,时间延续达数万年;文化内涵丰富,既有...
《中国文物科学研究》2015年02期 【摘要】作为2000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惠州市博罗横岭山先秦墓地出土了大量精美的青铜器、陶瓷器和玉石器。本文采用显微镜、X射线探伤、X射线荧光能谱、X射线衍射、显微拉曼等方法对其中一件春秋时期青铜矛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该青铜矛为铜锡二元合金。受酸性潮湿的埋藏土壤环境影响,青铜矛基体矿化严重,表面存在大量以SnO2为主要成分的浅绿色锈蚀物和少量以碱式碳...
《东南文化》2015年03期 【摘要】2013年4月在南京市栖霞区燕子矶新城下庙社区上坊庄发现一座南齐墓葬,据出土墓志判断墓主为王珪之,属六朝著名的琅琊王氏家族。王珪之在礼学上有较高的造诣,但其墓志寥寥数十字,有别于同时代的其他墓志。该墓志的发现,对于研究南朝墓葬的断代分期、六朝士族家族墓地的分布、琅琊王氏家族在南朝的活动等都具有比较重要的学术价值。 【关键词】南齐;墓志;琅琊王氏家族;王珪之
《东南文化》2015年03期 【摘要】1978年江苏溧阳宋代李彬夫妇墓内出土若干釉陶塑像,原简报所定的部分“五星神”、“二十八宿”塑像及“功曹”俑、真武像、力士俑、“金刚神像”等塑像分别与《大汉原陵秘葬经》中所记载的“十二辰俑”、“仰观伏听”俑、“天关地轴”俑、“廉路神”俑、“当圹当野”俑等特征相符。该墓是一座具有浓郁道教丧葬风俗特征的北宋时期墓葬,出土器物遵循了《大汉原陵秘葬经》的规定,墓志揭...
《南方文物》2015年02期 【摘要】革新桥遗址是一处新石器时代石器制造场遗址。2002年10月至2003年1月发掘,出土数以万计的石制品,还发现两座墓葬。年代为距今6000-5500年前。本文对该遗址中出土的一件石拍进行观察,并就其制作工艺及功能和用途进行探讨。 【关键词】革新桥;石拍;新石器时代
7月28日,记者从汉中市文物部门获悉,略阳县村民在修路时发现古墓后主动上报文物部门。当地考古专家抢救性收集回宋代青铜镜等珍贵文物6件,并对墓葬的壁画等进行了保护。目前,该批文物已被转移到略阳县博物馆保管。 7月20日,略阳县文化广电局接报说,白水江镇政府建设工地发现墓葬。随后,县文化广电局、文物旅游局相关人员立即赶往现场。白水江镇党委负责同志及当地公安干警相继赶到现场协助开展工作。据介绍,该文物...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