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司母戊大方鼎是中国商代晚期的青铜器。1939年于河南安阳殷墟商代晚期墓出土。因腹内壁铸有“司母戊”三字而得名。该鼎造型庄严雄伟。长方形腹,每面四边及足上部饰兽面纹。双耳,外侧饰双虎噬人首纹。四足中空。高133厘米、口长110厘米、口宽79厘米、重832.84千克。该鼎的化学成分为:铜84.77%,锡11.64%,铅2.79%,其他0.8%.是中国目前已发现的最大、最重的古代青铜器。 这座青铜...
礼仪是根据人际交往中必须要学习的一项文明技能,中国被成为礼仪之邦,对于一些文化礼节有中比较严苛的指标和准则。同时在中国礼仪文化的熏陶下产生了很多和礼仪相关的故事,都有哪些呢? 千里送鹅毛 “千里送鹅毛”的故事发生在唐朝。当时,云南一少数民族的首领为表示对唐王朝的拥戴,派特使缅伯高向太宗贡献天鹅。 路过沔阳河时,好心的缅伯高把天鹅从笼子里放出来,想给它洗个澡...
中国是一个礼仪之邦,中国人的礼仪可以追溯到夏朝,在那个时候就有了夏礼、殷礼、周礼三代之礼。而在中国礼仪文化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过程中发生了许多发人深省的礼仪故事,那么,都有哪些故事呢? 曾子避席 仲尼居,曾子侍。子曰:“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上民用和睦,上下无怨。汝知之乎?”曾子避席曰:“参不敏,何足以知之?” 注释 曾子是孔子的弟子,有一次他在孔子身边侍坐...
陈列在首博展柜中的《步辇图》。 今起,来自西藏大昭寺等处的221件珍贵文物亮相首都博物馆,从文明溯源、高原天路、雪域佛韵和同一家四部分,讲述西藏故事。中国十大名画之一的阎立本《步辇图》数十年来首次“走出”故宫展示,讲述汉藏和亲的故事。 《天路文华——西藏历史文化展》规格之高堪称历史之最。2014年在阿里出土的马齿纹天珠是西藏地区考古发现年代最早的天珠;西藏地区首次考古发现的一批金器制作...
白居易 做官十八年在长安买房 公元800年,白居易二十九岁,他来到长安,拜访了当时的文坛大腕顾况,顾况看了他的名字“白居易”仨字儿,调侃了一句:“米价方贵,居亦弗易。” 顾况看了白居易的诗(“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之后又说了一句:“得道个语,居亦易矣。”虽然如此,但白居易后来的经历,还是证明了一点:长安居不易。 803年,白居易...
20世纪30年代以后,毛泽东把中国古典诗词推向了世界。毛泽东在吟咏唱和之间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阐明中国立场,不仅让外国人了解了他的诗人才华和情感世界,而且向国际社会宣传了中国革命和中国精神,塑造了新中国反对霸权、维护和平的大国形象。 冲破封锁 主动发声 20世纪30年代中期以前,有关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报道与传闻充斥着诬蔑和谎言。1936年7月,埃德加 斯诺冲破重重封锁,...
颜回爱学习,德性又好,是孔子的得意门生。 一天,颜回去街上办事,见一家布店前围满了人。他上前一问,才知道是买布的跟卖布的发生了纠纷。 只听买布的大嚷大叫:“三八就是二十三,你为啥要我二十四个钱?” 颜回走到买布的跟前,施一礼说:“这位大哥,三八是二十四,怎么会是二十三呢?是你算错了,不要吵啦。” 买布的仍不服气,指着颜回的鼻子说:“谁请你出来评理的?你算老几?要评理只有找孔夫子,错与不错只有他说了...
打虎亲兄弟这则故事说的是:从前,闽南某山区半山腰,有一小村庄,村前村后树林密布,常有野兽出没。村里有户人家,父母早逝,兄弟三人,白天结伴上山砍柴,挑往墟场换口粮,晚上则遵照祖训,一起练武防身,天长日久,却也练就一身好拳脚。 由于家境贫寒谋生艰难,老大跟乡亲们一道飘洋过海往南洋打工。几年后,老家的老二和老三都先后成家,分家过活。有一段时间,村里常发现有老虎出没,村民惶惶不安。兄弟俩见此情况...
张宗师始创,袁道长延续 北京东岳庙是道教正一派在华北地区最大的宫观。该庙宇经过近700年历史的云烟,依然保持着昔日巍峨壮观的风采。据称在新中国成立前,东岳庙就失去了道士的踪影。当时间又过了60个年头,在国家各项事业迅速发展态势的催化下,2008年1月14日,北京市政府相关部门将道教请回了东岳庙,5月3日,全国政协、中央统战部、国家宗教局、中国道教协会、北京市委、市政府,朝阳区委、区政府等...
晚清五彩三国故事纹卷缸 尺寸:直径30.5 厘米,高26厘米 朝代:清 说到瓷器,大家不约而同的会想到青花瓷,而中国瓷器种类繁多,其他种类也不乏精品,如五彩。五彩以其多种色彩,绘画精致等特点受到了许多人的喜爱,可能五彩的名声不及青花,然其作品多是可圈可点的。如晚清五彩三国故事纹卷缸就是五彩中出色的一个,其主要以三国人物为主题,多种色彩运用到位,釉色自然,能将人物表情、动作刻画清晰...
白墙青瓦,流水廊亭,古乐环绕,在悦耳的旁白声中,《四库全书》的前世今生缓缓展开。浙江省博物馆副馆长蔡琴日前在浙江杭州开展的“文澜书影+互联网”视频评比现场表示,博物馆不仅要借互联网“东风”促进发展,还要与创意相结合,讲好历史故事,让文物“活”起来。 当下,中国博物馆事业进入蓬勃发展期,互联网与文博领域的融合已成为博物馆发展的新趋势。 作为江南唯一幸存的清代皇家藏书楼,杭州文澜阁...
俗话说: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这件西周晚期的圆鼎也是一件不可貌相的国宝重器。它于1980年从长安县斗门镇下泉村西周窖藏出土。通高51.5厘米、重35千克,器表光素无纹,造型十分普通,但它腹内所铸的279字铭文,却记录了一场鲜为人知的战争。考古学家根据铭文及造型将其称为“多友鼎”。 多友鼎腹内所铸铭文分22行,铭文大意为西周晚期周厉王时期的某年十月,猃狁即匈奴,侵犯京师,周王命武公派遣...
造于民国的宁波“万工轿”、来自唐代的落霞式“彩凤鸣岐”七弦琴以及有着5000年历史的良渚文化代表“玉琮”,前不久浙江博物馆精选的三大馆藏珍宝登陆央视《国家宝藏》。中国版“博物馆奇妙夜”的国宝探秘节目《国家宝藏》播出后,为高冷的博物馆带来了温度与热度,浙江博物馆成为众多粉丝、游客“打卡目的地”,博物馆热正在悄悄形成。 “国家宝藏·浙博篇”精彩亮相,浙江省博物馆副馆长蔡琴作为九大博物馆中一位...
化学工业部于1956年成立,当时的主要任务是发展化肥工业,为农业增产粮食,解决人民吃饱肚子问题,化学工业部成立初期,大概50%左右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用于发展化肥工业,因此,当时人们戏称化工部为“化肥部”。民以食为天,化肥工业无疑像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女娲一样,发挥了“补天”的作用。 广州合成材料研究院党委副书记于伦(左一)陪同建华(右一)拜访广州氮肥厂留守处主任蔡熙华(...
西子湖畔,古都杭州,矗立千载见证繁庶越地。作为中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浙江素有“丝绸之府,文物之邦”的美誉。在这片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土壤上,浙江人用自己的智慧筑成了一座独具匠心的“园中馆,馆中园”——浙江省博物馆。 1月28日(周日)19:30,央视综艺频道(CCTV-3)大型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迎来了浙江省博物馆特辑。节目中,青年演员任重、“老戏骨”孙淳以及“90后”金马影后周冬雨...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