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开展以来,各地都发现了许多具有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的古建筑和建筑群,它们被登记在册,纳入了保护的范围。然而,这些已经纳入“三普”范围、承载着丰富文化信息的建筑,最终却并没有逃脱被拆毁的命运。一些地方甚至以“尚未确认”为理由,加速了对纳入保护范围的历史建筑的拆除速度。原本是加强保护的措施,在某些地方的实施过程中却变成了让保护对象加快消亡...
从民间文学、音乐、舞蹈、美术,到传统戏剧、曲艺、杂技与竞技,再到传统手工技艺、传统医药及民俗,现已有1000多项“国宝”列入第一、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第三批名录也正在评审中。 昨天在沪举行的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讲坛却透露,我国“非遗”面临着一种“两头热、两头冷”的窘境。 申报热:3600项只取零头 非物质...
.h1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22pt; MARGIN: 17pt 0cm 16.5pt; LINE-HEIGHT: 240%; TEXT-ALIGN: justify } .h2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
3月15日下午,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家委员会秘书长、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教授王景慧先生来禾,就嘉兴市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相关情况作了题为《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的专题讲座。嘉兴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武亮靓,市委常委、副市长张阳升出席讲座,市申名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及市属、县(市、区)相关部门(单位)参加了本次讲座。 讲座主要从两个方面切入,一是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形势,二是我国文化遗产保护的政策和方...
在世界釉下多彩瓷发源地长沙铜官窑遗址上建设一座公园,在保护文物的同时将这些瑰宝的内涵价值展示给世人。中国文物考古界试图用“遗址加公园”的模式,平衡文物保护和利用这杆“天秤”。 16日,中国首个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长沙铜官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内的长沙铜官窑研究中心铲下了第一铲土。为配合遗址公园的建设,长沙铜官窑也启动了1956年被发现以来的第五次正式发掘。千百年来静卧湘江之滨的长沙铜官窑再次被惊醒。 ...
在世界釉下多彩瓷发源地长沙铜官窑遗址上建设一座公园,在保护文物的同时将这些瑰宝的内涵价值展示给世人。中国文物考古界试图用“遗址加公园”的模式,平衡文物保护和利用这杆“天秤”。 16日,中国首个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长沙铜官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内的长沙铜官窑研究中心铲下了第一铲土。为配合遗址公园的建设,长沙铜官窑也启动了1956年被发现以来的第五次正式发...
自2008年良渚国家遗址公园概念性规划国际招标工作开展以来,规划深化设计工作进展顺利。2009年,良渚高峰论坛达成《关于建设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良渚共识》,成为我国考古遗址公园建设进入新阶段的标志,“良渚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控制性详细规划”也在年底通过浙江省文物局组织的专家评审,正按程序进行公示。3月9日,良渚遗址管委会专题听取德国SOL联合事务所的良渚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详细规划深...
近日,渝黔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座谈会在渝召开,重庆市文物考古所向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介绍了重庆市文物考古所成立的基本情况,从考古发掘、地面文物、保护修复三个方面介绍了各项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渝黔两地同属西南地区,在地理、历史、民俗等方面都有许多共同之处,在基建文物保护工作中更有着紧密地联系与合作,希望今后能进一步加强两单位交流,互相学习,提升水平。 双方还对基建考古、单位发展、规章制度、宣传工作等方面...
近日,江苏省文物局召集镇江市文化局、文管办负责人、镇江市城市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负责人等,就镇江市双井路大运河仓储遗迹保护问题举行专门会议。省文化厅党组成员、南京博物院院长龚良到会并做了重要讲话。省文物局负责人及省内部分考古专家等参加了会议。 双井路改造项目是2009年镇江城市建设的重点项目之一。2009年7月,根据镇江市城市建设投资公司《关于对镇江市双井路工程项目进行考古调查、勘探工作的申请》,省...
记者从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文化局了解到,经过努力,迪庆州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见成效,取得阶段性成果。 迪庆州位于云南西北部,滇、川、藏三省区交汇部,历史上是茶马古道的要冲,全州各民族都保持和传承着自身独特古老的传统文化样式,共同构成了多元多彩的香格里拉文化品牌。迪庆的每个世居民族都完整地传承着古老的传统文化。 据介绍,迪庆州从2003年开始,历时两年多时间,对全州民族传统文化进行全面细致的普...
作为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遗产保护对于丰富人民群众精神生活,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加强文化建设”、“重视保护少数民族文化遗产”、“推进博物馆免费开放”等也成为今年全国“两会”的热点话题之一。日前,全国政协委员、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就有关文化建设和文化遗产保护等话题接受了记者采访。 关于文化遗产保护在文化建设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单霁翔委员说,...
民俗文化是伴随着人类的步伐走过来,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具有鲜明时代色彩和地域特征的区域性文化,承载厚重的文化积淀和历史底蕴。它是历史沉淀和时代发展所形成的产物,也是一个易变体。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传统的民俗文化也正面临着新的危机――文化载体的流失,包括建筑、服装等物质载体,民间戏剧、歌谣等行为载体,民族特有的风俗习惯等精神载体的流失。我们应该本着保护特色民俗文化的原则,保护、抢救、开发民俗文化,促使...
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11时20分报道,徽州美景让人流连忘返,徽州古民居更是世界文化遗产,但是现在有调查显示,徽州古民居正以每年50幢的速度消失,详细情况我们连线中央台记者张秋实: 主持人:徽州的古民居保护的是非常好的,这个我们都知道,为什么还有这么一个调查结果出现呢?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记者:目前像黄山市有101个古村落,13000多栋古民居,如果按照调查显示,一年消失50幢计算的话,在26...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