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景德镇瓷器远在宋代就开始进入世界贸易的渠道,但由于交通等各方面原因,当时并没有形成大的规模。自明万历中期开始,随着欧洲航海技术的发展,欧洲许多国家到中国进行贸易活动,景德镇瓷器的海外市场也由此得到迅速的扩大。成千上万件的景德镇瓷器被欧洲商船源源不断地载往世界各地,将其作为一项有利可图的商贸活动。当时欧洲各国的上层社会也以搜集景德镇瓷器为时髦,从而使景德镇外销瓷产量骤增。 欧洲的商人们把欧...
景泰蓝的诞生与发展,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明清两朝进入繁盛时期。然而,到乾隆尾叶出现垂危,同治、光绪时期更加衰败,而北京的掐丝珐琅业所呈现出的那种短暂的繁荣也只“不过是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的掐丝珐琅业的回光返照罢了。”(杨伯达文:《景泰蓝》)到了“抗战时期,外销断绝,作坊不断倒闭。解放前夕,从事景泰蓝生产的工人只剩几十人,优秀传统工艺处于淹淹一息境地。”(唐克美文:《瑰丽的景泰蓝历史悠久》),这就是...
今天忆起林徽因这个名字,首先不是因为,她与中国著名建筑大师梁思成是夫妇,为创办清华大学建筑系功勋着著;其次也不是因为,她是共和国国徽、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者;第三更不是因为,她是江南才女、绝代佳人。而是她与中国景泰蓝有着生死之缘。 1949年建国以后,逐步萎缩的景泰蓝行业得到不少文化名人的关注,其命运得以转变。这其中,不乏耳熟能详的名字,如梁思成、林徽因、沈从文等。中国第一位从事景泰蓝专...
菜品以吴裕泰创始人吴锡卿独创的“茶菜”为核心,吸取宫廷膳房烹饪精华,推崇自然、健康、养生理念的私家菜。以吃茶菜、品名茶、赏茶宴、观茶戏为主,同时将吴家当年四合院的风貌,由平面延伸为立体,每一层都别具一格。 吴裕泰内府菜 说到内府菜,不得不提及吴裕泰,而说到吴裕泰,又得从吴锡卿老先生说起,因为内府菜的文化创意、装饰设计、菜品茗茶,都是源自吴老先生,因为,吴裕泰内府菜,也是一个有100多年历史的老...
陶瓷雕塑的文化性的特殊之处,不仅在于它反映广泛的社会生活、大自然、文化、习俗、哲学、观念,而且在于它所反映的方式。它是一种立体的民族文化载体,或者说是一种静止的民族文化舞蹈。这是由陶瓷雕塑的特性决定的。一件件作品,无论题材如何,风格如何,都像一个个音符,在跳动着,在弹奏着,合成陶瓷雕塑文化的旋律。这些旋律,有的激越,有的深沉,有的热情,有的理智,有的色彩缤纷,有的本色自然,构成一部无与伦比的摄人心...
唐越窑秘色瓷荷花盏托浙江省宁波博物馆藏 银制鎏金茶碾子陕西扶风法门寺地宫出土 宋建窑油滴盏日本大阪市立东洋陶瓷美术馆藏 宋龙泉窑青釉暗刻花汤瓶 银质鎏金茶笼子陕西扶风法门寺地宫出土 “美食不如美器”,茶具是茶文化历史发展中的最重要载体。茶文化在唐宋达到第一个高峰,陶瓷制和金银制的...
二、蒙古帝国中晚期:忽必烈蒙元时期的汉儒文化背景 忽必烈蒙元帝国包含忽必烈元朝前期和仁宗以后英宗、文宗、惠宗(末期)的元代中后期。成吉思汗之后,窝阔台在耶律楚材的帮助下,仿照中原汉地的先进政治文化制度,以汉儒治汉地。但是,少数民族皇帝和贵族想要对博大精深的儒家思想达到一定程度的造诣,这是很艰难的,必然需要一个发展过程。幸而蒙古最高统治者具有一代天骄的宽阔胸襟和开放思想,楚材得以借助统治者...
一、蒙古帝国早期:成吉思汗蒙古帝国版图扩张和大规模对外战争征服杀戮时期的汉儒背景。 说到元代瓷器发展,必然要了解蒙元整个历史和社会背景。元代瓷器的器形、图案纹饰、文化题材、烧制工艺等,并非如很多学者和收藏家所说来源西亚和蒙古族的主体意识。现在一部分学者和收藏家经过多年的研究探索,越来越发现元代瓷器(元青花)中蕴含的汉儒文化因素占到主体位置,这种汉儒传统文化的体现,使得另一些人把元代瓷器归...
中国瓷器源远流长,瓷器是最能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独特器物。世界早先认识中国也是从“丝绸”和“瓷器”开始的。中国瓷器以青、白、黑、蓝、彩等诸色而闻名与世,青瓷是中国的母瓷之称,从商周开始延续发展数千年,尤其青瓷和白瓷发展到唐代成为主流名瓷称霸世界。青花瓷在唐代虽然诞生,并和越窑、邢窑、长沙窑等一道出口东南亚、中东和埃及等国家。但它没有形成主流,一度被历史埋没。五代和宋代名窑辈出,尤其宋代六大窑系纷...
品味中国红瓷 “红”是中国人的魂。从眉心朱砂到一抹红唇,“红”是女人的颜色;从足下红鞋到头顶凤冠,“红”是婚姻的颜色;从门上对联到空中鞭炮,“红”是节日的颜色;从唐装彩衣到五星红旗,“红”是中国的颜色。红,传承了一个古老的习俗又记载了一门精湛的技艺,“红”究竟是什么? 第一抹意外的红 因红的吉祥如意身,万物欲与红染指。唐代之前中国瓷器是没有红色的,只因使用红色釉料“低...
越窑是中国最古老的陶瓷窑场之一。“越窑”一词,出现于唐代。唐代著名诗人陆龟蒙在《秘色越器》中以“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如向中宵承沆瀣,共嵇中散斗遗杯”的诗句赞美越窑瓷器的釉色精美。“茶圣”陆羽也在其论茶专著《茶经》中称:“碗,越州上,……或以邢州处越州上,殊不然。若邢瓷类银,越瓷类玉。邢不如越,一也。若邢瓷类雪,则越瓷类冰。邢不如越,二也。邢瓷白而茶色丹,越瓷青而茶色绿。邢不如越,三也。...
漆线雕是中国漆艺文化宝库中的艺术瑰宝之一,是闽南地区的传统工艺。自唐代彩塑兴盛以来,漆线雕便被应用于佛像装饰。漆线雕做工精细雅致,形象逼真生动,风格古朴庄重,画面栩栩如生,堪称艺苑奇葩,中国一绝。漆线雕是厦门历史悠久、独具特色的民间手工艺精品,在厦门流传300多年,历经蔡氏13代传人。 早在300年前,漆线雕像就驰誉中外,远销东南亚各国。漆线雕以精细的漆线经特殊的制作方法缠绕出各种金碧辉...
我国的陶艺发展到了明代又进入一个新的旅程,明代以前的瓷器以青瓷为主,而明代之後以白瓷为主特别是青花、五彩成明代白瓷的主要产品,而景德镇更成为主要的窑厂,规模最大,一直延续明清两代五、六百年而不衰,描写当时盛况为「昼间白烟掩空,夜间红焰烧天」。 乐轩德时期为青花瓷器的早期,虽然比不上甜白、脱胎的精致,但由於苏泥渤青钴料的输入使用,使这时期的青花大放异彩;画工的艺术修养很高,利用青料的散晕,...
明代是我国封建社会趋向没落,资本主义因素开始萌芽的时期。从洪武帝创建大明到崇祯帝上吊殉国,明王朝经历了267年的兴衰。在此期间,手工业、商业及对外贸易都有了很大发展。自唐宋以后,瓷器贸易已成为国家财政的重要来源之一,到明代又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为前代所不及。当时,以景德镇为中心的官窑日益繁荣,大量生产御用器皿和民用瓷器,以质量高、销路广,代表了明代制瓷水平,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就有较为详细地描述...
杨坚先后兼并了北周和南陈,统一中原,方国号隋,至炀帝而亡。时间不长,但这一时期的陶瓷业却比较发达。这是一个承上(南北朝)启下(唐代)的过渡时期,它预示着一个新的时代风格的开始。陶瓷器造型基本上继承了南北朝的风格,又有所变化,更加饱满。从已经发掘出的隋墓里,我们可看到大量质量较高的白瓷。 唐代是被公认的封建社会的鼎盛时代,定都长安,洛阳为陪都。在这两个地方都出土了大量唐三彩,艺术和技术上都...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