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遗产编号 ⅱ-4 所属地区 湖北·武汉·新洲区 遗产级别 市级 遗产类别 民间音乐 申报人/单位 新洲区 申报日期 2007 由古代的鼓吹乐演绎发展而来。唐明皇(玄宗李隆基)将民间锣鼓音乐引入宫廷,依宫廷诗词歌赋作曲,书于木牌,供演奏时对照,故名“牌子锣鼓”。后来唐明皇封作曲者为“老郎”,并规定农历3月18日为“老郎”纪念日。此后牌子锣鼓又从宫廷流传到民间,多用于婚丧、祝寿、祭祀...
遗产编号 ⅱ——1 所属地区 湖北·咸宁·通山县 遗产级别 市级 遗产类别 民间音乐 申报人/单位 通山县 申报日期 2006 通山县其特定的地理环境,形成了通山人民独具特色的民间传统文化-----山歌、山鼓。 通山山歌,亦名樵歌,是当地人民以世代相传的独特腔调和方言土语唱出的民间歌曲。其唱腔丰富表高腔山歌、平腔山歌、哭腔山歌、盘歌、急口令等。山鼓是以“打山鼓”伴唱的民歌曲...
遗产编号 ⅱ——2 所属地区 湖北·咸宁·通山县 遗产级别 市级 遗产类别 民间音乐 申报人/单位 通山县 申报日期 2006 通山神歌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近千年的历史,到今天已经形成了一种格式十分讲究的民间音乐形式。一首神歌实际上是一首七言绝句,所以人们又把吟唱神歌称作赛诗会。它的流传主要分布在老环城和厦铺一带。 通山神歌只在初一至元宵节期间吟唱,这是从有神歌以来的老规矩,...
遗产编号 ⅱ——3 所属地区 湖北·咸宁·通山县 遗产级别 市级 遗产类别 民间音乐 申报人/单位 通山县 申报日期 2006 咸宁地区通山县通山山鼓:相传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通山山鼓,是农民在野外劳动时,边劳动边以山鼓伴奏、唱歌的一种民间传统艺术。 山鼓的形状如戏曲中所用的小堂鼓,尺寸形制略小,鼓身两边安铁环,系有牛皮带或缎带,便于鼓匠挂在胸前。演唱时,鼓...
遗产编号 ⅱ——5 所属地区 湖北·咸宁·嘉鱼县 遗产级别 市级 遗产类别 民间音乐 申报人/单位 嘉鱼县 申报日期 2006 《嘉鱼县志》曾记载“泥呜嘟,古称吴嘟,为三国东吴时??洲牧童所创”,随后流传于长江中下游。它最初只是顽童撮土而成,“呜嘟”二字就是由其发音而来。这件从荆楚文化遗存中发掘出的乡土乐器,已有2700余年历史。呜嘟音色圆润,浑厚悠扬、低沉古朴,清幽时,让人心静...
遗产编号 ⅱ——5 所属地区 湖北·襄樊·襄阳区 遗产级别 市级 遗产类别 民间音乐 申报人/单位 襄阳区双沟镇文化站 申报日期 2006 基本介绍 所属地区: 湖北 ? 襄樊 ? 襄阳区 文化遗产名称:襄阳火炮 遗产编号:ⅱ——5 遗产类别:民间音乐 申报日期:2006年 申报人/申报单位:襄阳区双沟镇文化站 襄阳火炮也叫“襄阳打火炮”...
遗产编号 ⅱ-2 所属地区 河北·沧州·沧县 遗产级别 市级 遗产类别 民间音乐 申报人/单位 沧县 申报日期 2007 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队近日在位于京杭大运河畔的沧州市沧县捷地乡,发现了7名大运河船工号子的传承人,并对号子进行了抢救性记录和整理。这是河北省第一次发现并记录大运河船工号子。 据参与普查的河北省沧县文化馆馆长王建国介绍,沧县捷地乡是京杭大运河上的重...
遗产编号 ⅱ-1 所属地区 江西·宜春·丰城市 遗产级别 市级 遗产类别 民间音乐 申报人/单位 丰城市 申报日期 2006 花钗锣鼓,俗称“吹打”,属民间乐队,有300多年历史,分布丰城河东一带,民间婚丧节庆均演奏花钗锣鼓,其风格粗犷,节奏明快,音乐优美,曲调激越。 花钗锣鼓由旋律(唢呐)和打击乐两部分组成,乐队一律是七人十件乐器;其曲调部分由两支唢呐演奏。 司鼓是...
遗产编号 ⅱ-2 所属地区 江西·宜春·铜鼓县 遗产级别 省级 遗产类别 民间音乐 申报人/单位 铜鼓县 申报日期 2006 铜鼓客山歌是赣中艺术园中一朵奇葩。纂表康熙年间,闽、粤、赣南一批客家人迁铜鼓后,客家山歌便在铜鼓广为流传。 铜鼓客家山歌大都反映山区人民的劳动、生活、风俗人情和男女爱情。由于客家人晚于本地人入迁,只能居住在深山老林,开山垦田,辛苦劳作。他们的社会地位...
遗产编号 x-3 所属地区 江西·赣州·于都县 遗产级别 遗产类别 民间音乐 申报人/单位 于都县文化馆 申报日期 当五十名身着淡黄与桔红色艳丽服装,头扎红碎花头巾的于都客家唢呐手吹奏的最后一个音符尚在余音缭绕之际,总政歌舞团的著名编导张继刚便迫不及待地对着话筒大声呼喊着:请于都客家唢呐队的代表到前面来。楞了好一会才明白过来的教练谭冬长来到了张导面前。霎那间,在经久不息的掌声中...
遗产编号 ii-13 所属地区 陕西·宝鸡·凤县 遗产级别 省级 遗产类别 民间音乐 申报人/单位 凤县文化馆 申报日期 悠久的历史,必然孕育出了灿烂的地域文化,形成她那独特的旋律和韵味。 首先,凤县的地理位置确定了她那不同的山歌和曲子的表现形式。凤县的东北部乡镇接壤于关中平原,大部分山民祖先属秦川之族,远古时迁移至此,与当地上著山民融合居住,经时间的变迁,她的演唱曲调近似...
遗产编号 ii-13 所属地区 陕西·延安·黄陵县 遗产级别 省级 遗产类别 民间音乐 申报人/单位 黄陵县文体事业局 申报日期 黄陵民歌是普遍流传于黄陵城乡及周边地区的音乐表现形式,它的产生、发展、演化同诗歌、舞蹈是相互关联、相依相生的。据《吕氏春秋?古乐》记载:“昔黄帝令伶伦定音律”,就充分说明在黄帝时代就有了较为原始的音乐观念,当时著名的《咸池》、《云门》、《木冈鼓之曲十章...
遗产编号 ii-13 所属地区 陕西·榆林·靖边县 遗产级别 省级 遗产类别 民间音乐 申报人/单位 靖边县文体事业局 申报日期 广泛流传在靖边这块土地上的信天游,当地群众称之为“山曲儿”顺天游。它那质仆的语言,浓郁的乡土特色和优美感人的曲调,得到了人民群众的喜爱和赞赏,经久不衰,世代传唱。信天游是陕北民歌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一株瑰丽的花朵,可以称之为花中之王而名扬中外。 生活...
遗产编号 ii-13 所属地区 陕西·咸阳·泾阳县 遗产级别 省级 遗产类别 民间音乐 申报人/单位 泾阳县文体广电局 申报日期 泾阳县地处陕西关中平原中部,泾河下游。是我国大地原点所在地,素有“关中白菜心”之称。这里地势平坦,土肥水美,历史上就以“关内膏腴之最”著称。县境介于东经108°29′40″―108°58′23″,北纬34°26′37″――34°44′57″。东与三原县...
遗产编号 ii-13 所属地区 陕西·安康 遗产级别 省级 遗产类别 民间音乐 申报人/单位 安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申报日期 一、所在区域及其地理环境安康娱乐门户网 安康市位于陕西东南部,北纬31°42′―33°49′、东经108°01′―110°01′之间,面积23529平方公里,占陕西省面积的11.4%。本市南依大巴山北坡,北靠秦岭主脊,东西宽约200公里,南北...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