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山东省龙口市近日发现一处横跨战国、西汉、东汉、魏晋四个时期的大型墓葬群,目前考古人员已经清表一万九千平方米,清理墓葬91座,出土随葬品罐、壶、剑、铜镜等陶器和青铜器400多件。 据烟台市博物馆副馆长王富强介绍,这是龙口市迄今发掘规模最大、保存较为完整的墓葬群,分土坑竖穴墓、砖室墓两种,其中土坑竖穴墓有些带腰坑,有些带壁龛;砖室墓均为带一条墓道的“甲”子形墓,穹窿顶,菱形纹...
7月8号,安徽省毫州市文物处接到线索,市区利辛路涡北还原房建设工程在取土时发现古墓葬,文物部门迅速组织专业人员赶赴现场。经现场测量,该取土区长约50米、宽约30米,取土区内有4处墓葬的墓顶已经裸露在土层外,文物处工作人员从工地现场采集了一些陶片、墓砖标本,初步认定是汉、宋时期的遗物。经过发掘,共清理出5座墓葬,其中一座汉墓出土完整陶罐一只、陶钵1只、陶盂2只、大量陶器碎片和部分青铜纹饰碎片,其中一...
近日,山东省龙口市新嘉街道西三甲墓区考古发掘结束。 据介绍,这是山东省龙口市同一区域年代跨度最大、出土文物最多的考古发掘。在西三甲村西、村南及东三甲村东区域,清表19000平方米,清理墓葬91座,出土随葬品400余件。墓区横跨战国、西汉、东汉、魏晋四个时期,距今约2500年历史,对研究这段时期胶东地区墓葬形制、丧葬习俗及沿革等具有重大意义。
图为:发掘现场记者胡九思摄 因大雨暂停的随州叶家山西周墓考古工作再次启动,这次又有新的惊人发现,考古队员在最大墓M111号墓中发掘出19件鼎和12件簋,数量超过西周传统礼制中最高规格的“九鼎八簋”,为目前国内西周考古发掘中,在同一墓葬中发现最多的鼎和簋。 记者在现场了解到,考古工作重新启动后,M111号墓又发掘出5件方鼎、11件圆鼎、3件大镬鼎和12件簋,共计19鼎12...
新华网武汉7月10日电(记者 喻珮 王贤)位于湖北随州的叶家山西周墓葬群考古发掘又有惊人发现,考古人员在同一墓葬中发掘出19件鼎和12件簋,数量超过周朝传统礼制中最高规格的“九鼎八簋”,为目前国内西周考古发掘中,在同一墓葬中发现最多的鼎和簋。 截至10日,叶家山墓地第一大墓葬M111中,二层台的发掘工作基本结束,主要随葬品“见光”。据现场考古人员介绍,现已发掘出5件方鼎、11件圆鼎、3件大镬鼎和...
7月5日,凤翔县彪角镇李家堡村一位村民在自家宅基地建房时发现一座古墓葬,接到群众报告后,县文物旅游局、县博物馆及文物执法大队立即赶到现场,博物馆专业人员对该墓葬进行了清理。该古墓葬地处雍水河北岸二级台地上,位于李家堡村村民宅院后约5米高的断崖上,村民用挖掘机取土时,暴露出直径约80厘米的椭圆形洞口。经现场勘察,为拱顶式砖室墓,长3.7米,宽、高均为1.8米,东西走向,西墓道。整体墓室用长约35厘米...
墓室内部 文物部门对这座明代墓葬进行了抢救性挖掘 近日,长治市城西路道路改造施工时,发现一处明代古墓葬,相关部门已进行抢救性保护发掘。 接到发现古墓的报告后,长治市城区文物旅游局工作人员第一时间赶赴现场,依法停止工程建设。记者今天在现场看到,墓室内彩绘简洁流畅,顶部彩绘星空。古墓出土有两具骨骸、一通墓志铭,以及包括琉璃阁楼、器乐俑、马、铁牛、铁猪及生活用品40余件。目前该墓...
凤翔发现西汉墓葬出土精美文物16件 古人用以放置化妆品的三足陶奁 凤翔县一名村民在建房取土时,意外发现了一座西汉时期的古墓葬。经过文物部门的保护清理,包括一个古人用以放置化妆品的三足陶奁[lián]在内的16件精美文物重见天日。目前,考古人员正在对墓葬主人的身份及墓葬规格、价值等进行研判。 建房取土时挖出古墓 7月5日,凤翔县彪角镇李家堡村村民李明科在自家宅基地建房,当日17...
7月5日晚,宝鸡市凤翔县彪角镇李家堡村一户姓李的村民在自家宅基地建房时,意外地发现了一座古墓葬。他和附近村民立即采取了保护措施并上报文物管理部门,文物部门通过对墓葬的清理,共出土15件陶器和14枚古钱币。据文物部门初步判断,这座墓葬为西汉时期古墓。 昨天,凤翔县人民政府拿出了3000元钱,对在古墓出土现场文物保护有功的3名群众进行了奖励。 记者在李家堡发掘现场看到,古墓地处雍水河北岸二级台的李...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