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考古工作者近日在河北省保定市蠡县南忠卫村发现了一处战国时期大型遗址,清理出20余座汉代墓葬,出土115件比较完整的各类器物和大量的汉代陶片。 2010年,在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中,考古专家确定蠡县南忠卫村存在历史文化遗址。为配合南水北调“保沧支线”工程建设,今年9月至10月间,受河北省文物局委托,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系师生在蠡县南忠卫村进行了考古发掘。 据介绍,在战国...
近日,三门峡市文研所在三门峡市区某工地发现两座元代早期墓葬。 两座墓墓道呈L形,由南北向长墓道和东西向短墓道相交而成,墓道内有台阶转折上下;墓室西壁上均有灯龛放置瓷碗以充长明灯,其中一墓室内四角及中央分别摆放五种不同颜色的卵石镇墓;据出土合同券记载,墓葬的时代为元宪宗蒙哥八年(即公元1258年)。 这是三门峡市首次发现具有明确纪年的元代早期墓葬,该种形制的元代早期墓葬在全国亦属罕见,对于研究元...
保定蠡县发现战国壕沟及东汉墓葬 陶饼、陶棺等全国罕见文物出土 20余座东汉墓葬丰富冀中历史 大型壕沟遗迹在保定属首次发现 为配合南水北调“保沧支线”工程建设,9月中旬起,河北省文物局委托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与博物馆系,对保定蠡县蠡吾镇南忠卫村遗址进行考古发掘。目前,考古队发现了战国时期大型壕沟和灰坑遗迹,这在保定地区尚属首次发现;清理出20余座东汉时期墓葬,...
经过3个多月的考察发掘,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近日结束了对该省迄今最大的明代古墓群的发掘工作,共发掘明代古墓49座、新石器时代房址2座、新石器时代墓葬8座。 这是黑龙江省继20年前发掘绥滨县明代墓群之后,第二次发掘明代墓群,为嫩江流域新石器时代的文化序列研究提供了重要资料。 此次发现的古墓群位于齐齐哈尔市富拉尔基区杜达乡洪河村。在49座明代墓葬中,考古人员发现了大量随葬器物,包括日月同辉胸牌、...
“现在宣布复庭……”随着法槌的一声敲响,公判大会开始。2013年10月14日,万源法院刑庭首次把法院宣判会搬到了案发现场,对发生在万源市曾家乡覃家坝村的一起盗掘古墓葬案件进行公开宣判。 据了解,被告人刘某、于某二人于2013年6月共谋盗取万源市曾家乡覃家坝村村民段某家旁的一清代古墓(该古墓系管理人赵某家祖坟)的墓碑。2013年6月11日中午,被告人...
涉案6人抓获1人,公安正全力抓捕在逃嫌犯 10月14日,记者从新绛县公安局获悉,新绛县公安局文物禁毒大队于即日凌晨打掉了一个盗掘古墓葬团伙,涉案6人,抓获1人,收缴探杆、洛阳铲等作案工具15件,将盗墓者发财的梦想击碎在古墓区。 新绛县柳泉为我国春秋时期重要的古墓葬群,也是盗墓者近几年来非常关注和经常光顾的地区之一。其地下埋藏的文物,作为不可再生的无价之宝,成为犯罪分子的发财梦。为此,新绛县公安...
近日,在三门峡市区发掘出了一处墓葬群,现场出土陶壶、铜镜等文物近百件。据考古人员称,该墓葬群包括11座墓穴,均属晚唐时期,距今1000余年。 三门峡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郑立超告诉记者,该墓葬群是在对某在建小区进行考古勘察时发现的,发现的11座墓穴,为南北走向,由台阶式墓道和土洞墓室构成,带一至两个天井,现场出土了陶壶、铜镜、铜簪、瓷碗等近百件珍贵文物。 “从墓葬形制和出土器物判断...
11日上午7时许,位于海口市云龙镇卜史村陶公山南侧的唐胄墓发现被盗,盗墓贼将唐胄主墓穴及位于中间的大夫人墓穴破坏,警方介入调查。文物部门正在对损失进行估算,经初步评估确认,盗墓贼只是将石冢破坏,没有触及到墓穴。据悉,相关修复及保护工作将于13日正式开始。 唐胄墓被挖出1。6米深洞 唐氏后人唐迈海向记者透露,11日一大早,他接到附近居民电话,称古墓被人搞坏了,他一边拨打110报警,一边给其他唐氏...
南水北调工程邢清干渠建设期间,文物工作者在河北省南和县东三召乡北大召前东村发现了一处汉代古墓群,发掘工作自5月份至今,清理墓葬73座,出土各类文物280多件。这是10月10日拍摄的河北省南和县大型汉墓群局部。 图为河北省南和县发现的大型汉墓群中一座墓葬。南水北调工程邢清干渠建设期间,文物工作者在河北省南和县东三召乡北大召前东村发现了一处汉代古墓群,发掘工作自5月份至今,清理墓葬73座,出土各...
近日,三门峡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市紫薇天枢小区建设工地发现一处唐代贵族墓葬群。 该墓群共发现唐墓11座,是三门峡市考古发现的一处较集中的唐代贵族墓葬群,墓葬南北走向,由台阶式墓道和土洞墓室构成,带一至两个天井;出土了陶壶、铜镜、铜簪、瓷碗等珍贵文物。从墓葬形制和出土器物判断,应为晚唐贵族或官吏的墓葬。这为研究三门峡市唐代历史和社会风俗提供了新的珍贵的实物资料。
日前,广西贵港市考古人员在贵港职业学院旧址发现古墓葬,经过考古发掘,出土100多件珍贵的文物,为研究古代贵港人民的生产生活、研究贵港的历史演变提供有力的参考依据。 从八月初开始,由广西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所与贵港市博物馆组成的联合考古发掘队就开始在现场开展文物考古发掘工作。在整个发掘过程中,惊喜不断呈现,先后发现银手镯和古铜镜。尤其是在六号古墓,是这次考古发掘中发现随葬品数量最多的一个,有几十件,...
25日,记者从晋城市旅游文物局获悉:该市在开发区郝匠社区棚户区改造中,发现两座金代古墓。目前,两座古墓葬已整体异地搬迁至山西博物院,专门进行数据采集和进一步的技术保护修复。 7月中旬,在晋城市开发区郝匠社区棚户区改造项目建设过程中,施工人员发现两座古墓葬。晋城市文物部门得到消息后,立即与山西博物院取得联系。随后在郝匠社区的帮助下,考古人员对两座墓葬进行考古发掘工作。中秋节前,两座墓葬的考古发掘工...
中国文物网讯 (编辑 张艳)2013年6月,为配合西咸新区空港新城园区南大道项目建设用地,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对此进行考古勘探时,发现一座带有5个天井的唐代墓葬,墓志显示墓主为“唐中宗昭容上官氏”,即唐代女诗人上官婉儿,葬于唐景云元年(710年)八月;8月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开始对上官婉儿墓葬进行考古发掘。截止到目前为止,上官婉儿墓葬田野考古工作已基本结束。虽然田野考古工作已经结束...
闹静之间,上下数千年。近日,考古人员在人民公园南侧附近,发掘出11座商代、宋代墓葬,最早距今3000多年,出土完整陶器、瓷器10件及若干残片。此处沉寂千年墓葬群,毗邻繁华喧闹的郑州二七商业购物中心,专家称,墓葬群跨度数千年,说明此处从古至今,一直为人们生活区,出土的随葬品为研究区域性文化习俗提供了有力证据。 9月16日,记者来到位于人民公园南侧附近的考古发掘现场,10余位考古工作人员和工人正在小...
中国文物网讯 (编辑 张艳)一代传奇女子上官婉儿为武则天重用,掌管宫中制诰多年,有“巾帼宰相”之名。在唐中宗时,封为昭容,权势更盛。上官婉儿在政坛、文坛有着显要地位,以嫔妃的身份掌管内外章奏和诏敕。就是这样一位奇女子确因其政治立场不够鲜明坚定,而死于唐玄宗一次不够慎重的决定,可谓死得冤枉。 中国唐史学会副会长、陕西师范大学唐史研究所所长 杜文玉 上官...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