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资料图片)来源:新华网 六安市文物局11月11日发布消息说,省政府已下发通知,公布了六安双墩汉代王陵的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 六安双墩一号汉墓的发掘工作曾引起广泛关注,被列入了2006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为了切实保护好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省文物局、省建设厅会同六安市于近日划定了双墩汉代王陵的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从而强化王陵区的保护和管理。 此次划定的保护范围是:以王陵重点保护区域...
“汉棺之乡”泸州合江发现全国罕见汉代古墓群,文物保护问题严重困扰当地相关部门 “守着这一大群国宝,我真是又喜又忧。”近日,泸州市合江县境内发现了近千处汉代画像石棺墓群,合江县文物管理所所长贾雨田称,发现规模如此巨大汉石棺墓群,在全国也极为罕见。“现在最重要的是怎么保护这些国宝。”贾雨田说,他最担心文物贩子和当地的一些无文物保...
昨天,北京市文研所证实,27日在陶然亭桥东南角的中海紫御商用楼施工工地内,发现一座清代墓葬及两口汉代水井。据初步鉴定,其主人均为古时普通老百姓。 昨天上午11点,一名收废铁的男子拿出一个用报纸包裹的瓷瓶,瓷瓶上绘有蓝色花状图案。这名男子称,这个瓷瓶是他在工地上捡到的。附近一名居民说,最近经常有二三十人拿着铁锹、棍子等在工地上活动,在挖掘机挖出的泥土中寻找“宝贝”,R...
日前,房山区青龙湖镇上万村村民在建设蔬菜大棚时意外发现了陶罐、陶鼎、陶壶等陶制墓葬品和一些头盖骨骸片。几位村民立即采取了保护措施并及时上报,文物部门迅速展开了抢救和保护工作,随即在附近发掘出土了31件汉代陶器。出土的陶器具有一定规模,而且排列有序。文物部门初步判定是距今约2000多年的汉代商人墓葬品。
袁彦发是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梁湖村人,目前在村西的工地上干活。20多天前,他带着镢头等工具干活时忽然发现了一些青砖。随着大型挖掘机的进入,更多的青砖露了出来。一排排的老砖垛成堆,这究竟是什么? 今报郑州讯袁彦发是个农民,但他一直喜欢收藏,“以我的经验看,这青砖像是老东西。”昨天,袁彦发告诉记者。随后,他竟然发现长约500米、宽约300米的地里都是青砖垛,“我估摸...
在市滨江路上中坝大桥附近的“泰和尚渡”工地,原南充龙王街省粮食储备库仓库所在地,发现了汉代生活遗址!昨(20)日下午,记者得知了这个“惊人”的消息。顺庆区文物管理所所长彭永生称,从现场残留的水井、多处燃烧灰烬初步判断,是距今2000年左右的汉代产物,但是否就是“汉代生活场景”遗址,尚需要进一步考古发掘确证。据介绍,古水井这类文...
中国西汉和东汉的雕塑作品,主要包括石刻、玉雕、陶塑、木雕和铸铜等品种。当时,雕塑艺术应用范围非常广泛,表现技巧迅速提高,举凡大型纪念性石刻、园林装饰雕塑、各种明器雕塑及实用装饰雕塑等方面,均有显著发展,留存至今的汉代雕塑遗物极为丰富。 石刻 汉代雕塑艺术的新成就,突出地表现在大型石刻作品上。中国现存年代最早的1对大型石刻,是原存陕西省长安县常家庄的牵牛石像和斗门镇内的织女石像,两者东西相隔约3...
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小组考古人员日前在内蒙古磴口县沙金苏木境内发现一处大型汉代村落遗址,这在巴彦淖尔市考古史上尚属首次。 据了解,这处大型汉代村落遗址位于沙金苏木沟心庙黄河故道右岸高地上,占地1000多平方米,遗址上散落着大量碎陶片,陶片上面刻有精美花纹,反映了当时高超的制陶工艺。考古人员还在这处大型汉代村落遗址上发掘出一把汉代铁镢和一口汉代古井,古井周围砌有整齐的汉砖,距离村落3000多米远的地...
图为汉代蓝田玉质龟顶灯的正面。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蓝田玉是中国开发利用最早的玉种之一,迄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但保存至今的古代蓝田玉实物却非常少见。近日,在西安市一收藏家中手中,记者看到一件材质为蓝田玉的汉代龟顶灯,为研究蓝田玉的悠久历史提供了实物资料。 据了解,蓝田玉产于蓝田县辋川秦岭山中的核桃沟一带。战国时期,秦置蓝田县,因为玉之美者曰蓝,县产...
来自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文物站的消息,日前,考古人员在该市磴口县沙金苏木境内发现大规模汉代砖窑遗址。 据了解,这片遗址由3座汉代砖窑遗址组成,每个遗址相隔50米,呈三角形分布。每个砖窑遗址高2米,总占地30多平方米。经历了2000多年的风雨侵蚀,遗址已经被沙土掩埋,但据专家分析察看,期间并没有遭到人为破坏。遗址中发掘出花纹汉砖、布纹汉砖、素面青砖等十多个汉代特有的砖窑品种。 据考古人员介绍,...
汉代熏炉制作非常精美,有很高的收藏价值,所以在市场上也有不少赝品。但据业内人士介绍,由于它的价位不像商州时期的青铜器那么高,因此赝品没有商州青铜器的赝品多,而且一般来说,熏炉的赝品制作也相对比较粗糙,往往容易从造型、锈色和上面的铭文等加以识别。 这件熏炉是汉代熏炉中的一件精品,造型雄浑大气,工艺十分精湛,那么仿品的造型就显不出这种气势,很稚拙,而且制作工艺比较粗糙,特别是上面的光滑度、细部雕刻...
泗许高速泗宿段文物发掘工作昨结束,出土的500多件文物中,陶灶、陶磨、陶井、圈厕和粮仓等冥器占绝大多数,考古人员说—— 丰富陪葬品表明汉代人很富足 在省交通投资集团公司及泗许高速公路建设办公室的大力支持下,经过近7个月的紧张发掘,作为省861重点工程的泗许(泗县—许昌)高速泗宿(泗县—宿州)段文物发掘昨天基本结束。全长91公里的泗许高速泗宿段27处文物点发掘总面积近9000平方米,清理古墓葬近...
7月29日,在合江县合江镇曹房5社发现一处汉代墓葬群,整个墓群共6座,人字坡顶墓室,自西向东依次编号为1至6号墓,墓均为长方形单室崖墓。 据合江县文管所负责人介绍,该崖墓群地处长江岸边的低缓山丘上,是一家落户此处的煤炭精选企业施工中不慎挖到的,刚打开墓室时,施工企业立即同县文物管理部门取得联系,县文管所即可派人前往,并将墓室进行保护。由于企业施工工期在即,文物管理部门对崖墓进行了抢救性清理。通过...
考古人员在古墓发掘现场工作(7月11日摄)。 7月15日,河南省商水县考古工作者对日前发现的一座汉代古墓的发掘工作已基本结束,出土了一批汉代青釉瓷罐残片、汉代五铢古钱币等文物。有关专家根据古墓建造方式和规模推断,此墓建于东汉晚期,墓主人身份高贵。 7月15日拍摄的汉代古墓中出土的古钱币。新华社发(杨正华 摄)
经省考古专家近两个月的考古发掘,12日在丹江口市土台乡玉皇庙遗址附近发现了罕见汉代琵琶形古墓。 该古墓位于土台乡七里沟村玉皇庙遗址附近的一个孤岛上,岛的面积约有足球场大,平时一直被水淹没,今年由于丹江口水库水位线下降才露出水面。古墓宽5米、长18米,底部较宽,顶部很小,中部的弧度很明显,整体像一个琵琶。 据考古专家介绍,从出土的器物来看,该古墓大约是汉代的,而这种墓形,在目前发现的汉代古墓中极...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