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北京市文物局工作人员正在清理墓穴。朱嘉磊/摄 经过北京市文物局工作人员近两年的勘探,11月20日,房山区窦店镇汉代古墓群的发掘工作正式展开。昨天,记者在房山区窦店镇看到,几座墓室已经挖开,文物工作人员在墓室中发掘出大量陪葬的汉代陶器以及其他陪葬品。据现场发掘人员透露,共在附近发现了32座汉代墓室。 发掘地点位于窦店镇墩台村。昨天下午,记者赶到现场时看到,发掘工作正在展开,数十名工人在...
北京市文物局工作人员正在清理墓穴。朱嘉磊/摄 经过北京市文物局工作人员近两年的勘探,11月20日,房山区窦店镇汉代古墓群的发掘工作正式展开。昨天,记者在房山区窦店镇看到,几座墓室已经挖开,文物工作人员在墓室中发掘出大量陪葬的汉代陶器以及其他陪葬品。据现场发掘人员透露,共在附近发现了32座汉代墓室。 发掘地点位于窦店镇墩台村。昨天下午,记者赶到现场时看到,发掘工作正在展开,数十名工人在标好的地线部位...
北京市文物局工作人员正在清理墓穴。朱嘉磊/摄 经过北京市文物局工作人员近两年的勘探,11月20日,房山区窦店镇汉代古墓群的发掘工作正式展开。昨天,记者在房山区窦店镇看到,几座墓室已经挖开,文物工作人员在墓室中发掘出大量陪葬的汉代陶器以及其他陪葬品。据现场发掘人员透露,共在附近发现了32座汉代墓室。 发掘地点位于窦店镇墩台村。昨天下午,记者赶到现场时看到,发掘工作正在展开,数十名工人在标好的地线...
迷上《鬼吹灯》 古董店老板盗掘古文化遗址进班房 嘉兴市海盐县有一名姓汤的古董店老板,平时除了痴迷收集古董外,还有一样爱好就是看《鬼吹灯》,他甚至还学起了小说里面的主人公去盗墓“淘宝”。结果宝没淘到几样,自己却因此进了班房。 昨天,因涉嫌盗掘古文化遗址罪,犯罪嫌疑人汤某被海宁检察院依法批准逮捕。 迷上《鬼吹灯》 “勘探”文物遗址 海宁中坟山遗...
昨天,记者从延庆县了解到,延庆县西屯考古挖掘日前已接近尾声,在挖掘发现的552处遗迹中,发掘人员首次发现数座双墓道墓葬,为全国罕见,经初步判断该墓葬属于汉代。 延庆县文物部门负责人介绍,发掘中,考古人员发现的最大的双墓道墓葬长21米,宽19米,内有9室2道,也是迄今为止延庆地区探查到的最大墓葬。根据墓内出土的两个陶人、一些陶羊和陶片,以及殉葬的牲畜骸骨,初步断定墓葬属于汉代,墓主人身份不明。 ...
记者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文物管理站获悉,尚志市一位市民近日在自家院内发现、后由文物部门考古挖掘出了一座疑似汉代早期石棺墓。 据哈尔滨市文物管理站站长刘云才介绍,该古墓由石板和积石构成,缝隙由鹅卵石填充。墓的两端为整块的青石板,侧壁用约15厘米长的平滑条石堆砌而成。经测量,古墓长190厘米,宽65厘米,深75厘米。 据介绍,墓葬共出土三件石斧和一件陶罐。三件石斧的刀刃依然锋利。出土的陶罐是一件灰褐色夹...
古代烤炉:南越王汉代釉陶烧烤炉 我国吃烤肉的历史源远流长。《诗经·小雅》里就有一首诗写到烤肉:有兔斯首,炮之燔之;有兔斯首,燔之灸之。汉代学者毛亨在注解中说:“将毛曰炮,加火曰燔,抗火曰灸。”“灸”的意思就是“烤”。这首诗是写贵族在请客饮酒时,将猎取到的几只野兔或带毛烧熟吃,或烤着吃。秦汉时期,人们吃烤肉已很普遍...
20日,“汉风楚韵——徐州汉代楚王陵墓文物特展”在位于余杭区南苑街道的中国江南水乡博物馆开展,向杭城市民展现了博大精深的汉文化及2000年前汉代楚王国的珍宝。据悉,这是徐州汉代楚王陵墓文物首次来杭。 此次,中国江南水乡文化博物馆与徐州博物馆联合举办“文物特展”,精选徐州博物馆馆藏楚王陵墓文物117余件(组),包括汉代玉器、陶器、金器、铜器等各类珍贵...
昨日,记者从红寺堡文管部门了解到,红寺堡开发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小组工作人员在太阳山镇发现一处大面积汉代遗址。 这处遗址位于太阳山镇水套村西南约2公里的一处山沟里,面积达2平方公里。遗址内散落着大量灰色、红褐色的碎陶片,部分陶片上面刻有精美的绳纹图案。普查人员对部分陶片进行了简单的复原,发现个别陶器高度达80厘米,胸径达50厘米。据介绍,目前这处遗址的性质和用途有待断定,普查小组正在积极联系自治...
汉代陶俑秉承了秦俑制作工艺和造型风格,在秦俑的大器粗犷中,参合了诸多源自生活劳动和生产实践的思想意识,显得汉代陶俑更加贴身,越发鲜活。 汉陶俑是在秦的基础上一脉相承发展延伸的。西汉初年出土的陶俑明显地继承了秦代陶俑的艺术风格。在俑的艺术上经过一波波的高潮,最后达到了顶峰。西汉陶俑没有秦俑那么高大,但与东汉比起来属于形体高大的。汉俑分布广,种类多,数量大,内容丰富。大致可以分成三类:车马俑、人物俑...
昨天,挖掘机在沈家山又挖出了汉代瓦当,让沈家山考古发掘结束的日子又推迟了。同时神秘出土的三件陶制器皿让专家们难辨其名。 意外发现汉代瓦当 昨天在挖掘现场,一块灰色瓦当被挖掘机挖到,虽残缺得只剩下一半,但仍可看出该瓦制作得很精美。瓦面呈圆形,中间饰以分格形网纹,四周则为云纹。据了解,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秦砖汉瓦”。根据瓦面上的花纹显示,这是典型的汉代网格云纹瓦当。 所谓...
内蒙古自治区第一家汉代文物博物馆在巴彦淖尔市磴口县建成,于国庆期间正式开馆。 据了解,巴彦淖尔市磴口县境内汉墓群分布面积近30万平方公里,被确定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为大力保护这一历史文物,今年以来,磴口县多方筹资2400多万元兴建博物馆,收藏、陈列历次汉墓考古出土的文物,并从民间收集珍贵文物60余件进行馆藏。 据内蒙古巴彦淖尔市文物站介绍,这个汉代文物博物馆收藏、陈列了新中国成立60年来从磴...
近日,河北省抚宁骊城新园发现2座汉代墓葬,其中1处保存较好的古墓长约4米,宽近2米,呈拱形,分为墓门、甬道、墓室3个部分,出土有陶器碎片和棺钉等遗物。根据墓葬形制和出土文物分析,正在当地的省文物普查队初步认定,该古墓年代应属西汉末期,出土的陶片为当时的生活用器和冥器。骊城新园汉代墓葬的发现对研究“骊城”名称的由来及其历史沿革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瓦当残片 营口市鲅鱼圈区一工地里一些无意间被刨出的“石头”,让考古专家欣喜不已,专家称,这些小“石头”是汉代瓦当残片,而地下深处极有可能埋着一座庞大的汉代古城。 今年9月初的一天,营口市鲅鱼圈区熊岳镇某温泉度假村附近一施工现场,挖掘机在距地面两三米深的位置挖到了一些散落的小“石头”,它们引起了工人们的注意。9月5日,省文物...
近日,蚌埠市博物馆对禹会区九龙工业园区施工发现的古墓葬群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共发现8座墓葬和1处窑址,出土了铜镜、铜碗、陶罐等一批文物,其中一面直径约18厘米的铜镜在地下保存十分完好,出土时仍光可鉴人。 汉代古墓破土而出 今年6月初,蚌埠市禹会区九龙村九龙工业园区在进行场地平整时,施工人员先是在荒土中发现一些带有花纹的青砖,不久挖掘机又挖出不少铜钱和铜器陶器残片。施工人员随即停止施工,并将情...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