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原中国文物交流中心主任、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员雷从云5日在广东佛山指出,在大量仿品赝品充斥文物艺术品市场的同时,现今中国内地文物鉴定方面亦是乱象丛生。 在此间举行的首届中国文物艺术品物证技术交流座谈会上,雷从云称,近些年来,内地文物鉴定活动相当混乱,传统的眼学鉴定(文物专家凭肉眼对古艺术品进行研究、分析和综合,然后得出自己的鉴定判断)正受到严峻挑战,“这与文物鉴定专家队伍素质良莠不齐,...
文物艺术品鉴定的“科学证据”时代已经来临。首届全国文物艺术品物证技术交流座谈会将于明年1月4日至6日在南海平洲红木古玩城举行,届时,自然老化显微痕迹鉴定技术将会得到推广。 “我们希望文物艺术品通过物证司法鉴定变得更科学、更准确、更权威。”该活动负责人介绍说,此次交流会上进行推广的“自然老化显微痕迹法”,是按照刑事科学技术痕迹...
作为藏家,应该提高自身的水平,而不能依靠鉴定家。藏家的鉴定水平应该从实践中来,简单地说,我的强项就是两个:一是收集了大量的真品元青花碎片标本,经过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逐步从中学到了识别、辨认真假元青花的要领;二是把民间发现的元青花藏品和重要标本,在价格合适的时刻及时征集到了手里。 我经常深入仿制一线去看个究竟。和仿造高手交朋友没有坏处,人家仿制技术高超就应该好好学习。买一些小的仿品或找一些仿...
服饰以金玉,起源久远。而束带之用玉,则典籍载之最早见之于唐。而陕西咸阳北周若干云墓出土的一条白玉九銙八环蹀躞带,将目前所知的玉带最早时间提前到了北周时期。自唐已降,历五代、宋、辽金、元乃至明。历代都将玉带与统治阶级权力与地位所相匹配,超迈金犀,拱若至高。本文详细介绍明代玉带板的收藏与鉴定。 《明史-舆服志》载:“凡帝王、一品、公、侯、伯、驸马、或皇帝特赐,方可用玉带”。《...
金运昌老师讲课 张如兰老师鉴定 吕长生老师鉴定 2012年12月22日,在国粹苑C座1层的多功能厅里,迎来了很多参加活动的藏友们,面对寒冷的天气,藏友们学习交流精神以及对收藏品的热爱丝毫没有减少,为了鼓励藏友们,讲座专家金运昌老师由原定讲课时间一个半小时,延长到两个半小时,他希望能用更多的时...
现藏于上海博物馆的《雪竹图》是一幅历史名画,而围绕着对它的鉴定,还有一段历史公案。 首先,关于《雪竹图》的创作年代,目前尚无定论。最早的年代定在五代南唐,是谢稚柳先生(1910—1997)的意见;最晚是元代,这是徐邦达先生(1911—2012)的看法;而西方研究中国书画的权威之一高居翰先生认为是北宋。 其次,《雪竹图》的作者究竟是谁?也没有定论。 这难免令人大伤脑筋,...
朱万章在《书画鉴定实例解读》讲座中 朱万章在《书画鉴定实例解读》中回答观众提问 明人所仿《清明上河图》中的城门上方为半圆形 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中所见城门上方为方形 作为“纪念苏庚春先生暨征集书画精品展”的系列活动,由广东省博物馆主办、广东省博物馆研究员、广东省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朱万章主...
各式各样的书画、瓷器、玉器等百余种收藏品22日汇聚在辽宁省文物总店,它们的主人们动情地讲述着这些“宝贝”的来历。由辽宁省文物局主办的博古鉴真――免费鉴宝公益活动正在此间举行。 活动现场,百余名文物收藏爱好者正在翘首等候文物鉴定专家为自己收藏的“宝物”验明身份,这些收藏品有的是祖上留下来的传家宝,有的是古玩发烧友偶然买来留作收...
17万元“赝品”拍出8700万高价 河南两兄弟怒告鉴宝专家 近年来,古玩字画收藏之风日盛,收藏爱好者们不惜砸下重金,只求“淘”到真宝贝。但文物到底是真品还是赝品?很少人能看出门道,更多的人选择依靠专家鉴定。河南郑州有一对兄弟找专家鉴定家传的古画。专家说古画是赝品,两兄弟就以17万元卖给了专家的朋友。一年后发现这幅古画竟在拍卖行拍出近9000万元高价,前后价格相差了500多倍。 ...
师姑墩遗址发掘现场 荦西周刻纹陶范 夏商时期,皖江南岸先民如何采矿、炼铜?日前,我省考古部门邀请北大专家,对铜陵师姑墩遗址文物进行科学检测和鉴定,这一问题或将得到答案。 师姑墩遗址是皖江南岸首次发现的夏商时期遗址,在这里发现的陶范(陶质铸铜模具)等珍贵文物,也被认为是我国考古学界第一次在长江南岸用科学的方法发现的铸铜痕迹,很可能将证明“铜都”先民在夏商时期就已经掌...
在昨天举行的“中国艺术品市场发展峰会”上,文化部文化市场司副司长庹祖海透露,文化部目前已经启动了《艺术品市场管理条例》的起草工作,目前这个条例框架已经基本确定。另外,文化部明年还将开展艺术品鉴定机构试点工作。 据了解,《艺术品市场管理条例》将明确画廊经纪、拍卖交易、展览展销、艺术品进出口等业务的管理制度。但在艺术品的鉴定问题上,该条例还存在一些争议,主要是鉴定机构的主体是采取企业形式还是非盈利...
疑伪《墨竹谱卷》1 疑伪《墨竹谱卷》2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墨竹谱》图1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墨竹谱》图2 吴中生 我久居苏州,爱好书画,又常往来于沪、宁之间,因此对三地书画收藏的掌故颇知道一些。书画作伪古已有之,今日亦然。前几日与杭州朋友相见,他提及所见一卷款为元四家吴镇的《墨...
中国文物网讯(编辑李秀远)著名书法家、文物鉴定专家、北京古街书画院院长刘育新近日在第二届北京西城电子商务节之琉璃厂收藏文化节接受访谈时表示,现在的艺术品交易市场赝品充斥,而一些所谓的收藏爱好者不断地收藏赝品的原因不外两大类,一是眼力问题,一是心理问题。眼力问题是鉴赏经验、专业知识、文史知识的综合,属于文化修养和技术层面的问题,正所谓不知者不怪,由于无知而上当受骗似乎值得同情。而被利益驱动的上当者又...
中国文物网讯(编辑李秀远)我国文化发展的“十一五”规划提出要“推广艺术品登记认证制度”、“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这必将对我国古玩艺术品市场的繁荣和古玩艺术品行业的健康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如何解决艺术品市场中“造假、售假、拍假”等现象是当前业界普遍关心的问题。在第二届琉璃厂收藏文化节之际,中国文...
中国文物网(编辑李秀远)【编者按】记者24日从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核技术考古组获悉,利用核分析技术,通过中子活化、质子激发X荧光等手段,考古组已为国家和民间送来的200多件藏品进行了“DNA”检测,以辨清文物真伪,为解决以往各种不规范的文物鉴定提供技术支持。 在这次高科技仪器检测中,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核技术考古组冯松林教授使用现代核分析技术无损测量青釉印花碗瓷胎和瓷釉各...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