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6月14日,游客在观赏国宝青铜器太阳树。四川汶川大地震并未对中国著名的三星堆古文化遗址造成损坏,依然供游客游玩。中新社发贾国荣摄 汶川地震给人们带来难以忍受的巨痛,也给一些重要文物带来损害。 位于四川广汉南兴镇的青铜时代遗址——三星堆,收藏有上千件令人惊叹的稀世珍宝。在这次汶川大地震中,三星堆两件陶器被震落摔破,月亮湾城墙遗址轻度受损,但整体上,三星堆博物馆经受了地震考验。目前,三星堆博物馆正...
6月4日,专家在祭坛群遗址2号圆坛附近观察仍有井水的古井。 在吉林长白山附近一座山岗上,最近发现8个规则排列的方形和圆形石堆。有关专家考察、研究后初步认定,这是中国东北古代民族祭祀长白山的大型祭坛。专家称,这是长白山区首次发现大型祭坛群遗址,对东北的历史、文化、民族、宗教研究具有重大意义。 新华社记者 王昊飞摄 6月4日,专家在考察祭坛群遗址中的方形土石坛。新华社记者 王昊飞摄 ...
首届中国唐卡大师评选颁奖仪式于2007年7月20日在青海省西宁市举行。桑吉本、娘本、仁青加、公保加获得首届中国唐卡大师称号,旦巴、公保、兰周卡、白玛达娃获得首届中国唐卡杰出艺术家称号。全国书画院协会秘书长谷福海、青海省美协名誉主席马西光、甘肃省文联副主席康金成、青海省博物馆馆长祝君、西藏民间美术学会会长丹巴绕单、中国书画报执行社长何东、美术报总编辑蔡景富、中国书画经营家协会副会长王玉良、柴京津、人...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研究员安家瑶,长期负责唐长安城大明宫遗址的考古发掘工作。她对唐代政令中枢所在的大明宫有着深入的了解,对这一宝贵历史文化遗产充满了敬重和热爱。在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概念设计方案国际竞赛评审会期间,安家瑶接受了本报记者采访。 ■ 大明宫在全世界独一无二 “唐代是中国历史上最为繁荣昌盛和包容开放的时期,唐长安城曾是世界文化的中心,而大明宫则是中心的核心。”安...
近年,收藏品市场快速升温,春拍、秋拍此起彼伏,字画、瓷器、杂项等各类藏品更是快速升值,如今的市场令新藏者迷茫,令老藏者眼花缭乱,面对火爆的市场,如何把握藏品的脉络、选择将来具有升值空间的藏品。 故事 前不久,一位唐卡藏家讲了一个故事: 一天早上,家里的电话铃声叫醒睡梦中的我,抓起电话,那端传来老赵兴奋的声音:“那年咱买的那个唐卡,前几天我送拍卖会了,三万元起拍,六万多元成交,赚...
中共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加强对各民族文化的挖掘和保护,重视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做好文化典籍整理工作。”这一段精彩的论述,应该成为研究、宣传、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指导方针。 在中共全国代表大...
嫦娥一号卫星成功发射升空,为纪念嫦娥一号卫星迈出了奔向月球的第一步,中国集邮总公司特发行《嫦娥一号卫星发射纪念封》1枚,周日本市各大邮局开始销售。 纪念封图案为嫦娥一号卫星运行轨道图,右上角为太阳神鸟个性化邮票,寓意中华民族从古代就向往飞向太空。 据悉,这是中国集邮总公司发行的“探月”系列的首枚纪念封。随着“探月”过程的进行,还将在嫦娥一号卫...
10月8日,赤峰市文物考古工作者再次赶赴赤峰市翁牛特旗梧桐花镇张氏墓地,对新近发现的两块康里巎巎(音nao)的楷书碑进行深入研究整理。 康里巎巎是元代著名少数民族书法家,字子山,曾做过元朝几个皇帝的老师。书与赵孟瞓、鲜于枢齐名,世称“北巎南赵”。历任承直郎、集贤侍制、监查御史、礼部尚书、奎章阁大学士、浙西廉访使等职,并身负修国使之任。子山书正书学虞世南、钟繇,行草宗羲献。...
长期以来,我国传统史学一直公认为中华民族拥有5000年的文明史,然而,由于夏以前无地下实料,只好凭借传说,因此中华文明史只能从距今4000年前的夏代算起。夏以前是否有中华文明的遗存,我国考古界一直期待着能够找到实物依据。 这一状况随着红山文化近年来诸多考古发现而有所改变。 红山文化考古发现我国最早的龙形象 早在上世纪30年代,中外考古学家就踏上了寻找中华5000年文明起源的征程,他们从黄河流...
昨(5)日,记者从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获悉,由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四川大学、兵马俑博物馆等单位专家组成的联合考古队,于日前结束了雅安市石棉县大渡河龙头石库区文物考古发掘一期工程,由出土的数百片先秦时期的陶器残片推断,这里曾生活着一支少数民族。 本次考古发掘历时两个月,主要对海耳遗址进行发掘。考古专家告诉记者,遗址主体堆积为新石器时代,2005年,为配合基本建设,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单位前往该遗址调查...
考古专家现场初步判断为宋末至明初时期少数民族墓葬 本报11日报道了安顺开发区幺铺镇歪寨村8座古墓中发现“铜线裹尸”一事。昨日,从该村传来消息说,有村民又挖出了一座古墓,从墓中发现了裹尸的铜线(如图)。 玉米地中挖出一座古墓 记者接到报料后,赶到了歪寨村。见一块玉米地里已围了数十村民,地中有一被挖了约1米深的大坑,被村民们清理后,四周露出了石块砌成的墓室。 据村民韦...
本报讯(记者 黄涛)“也许不久之后,西单民族大世界将不再是一片摊贩,而变身成为极富中国船头意味的文化场所。”昨天,北京市文物局负责人透露,经过文物部门的督促整改,全市文物建筑隐患整改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其中拥有千余商户的民族大世界商场将有望撤除商户,恢复曾为“驸马府”的国立蒙藏学校风貌。 千余商户将搬出“驸马府” 今年上半...
新华社贵阳7月10日专电(记者周芙蓉)记者日前获悉,意大利政府将向我国民族文化资源较为丰富的贵州省提供200万欧元低息贷款,用于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 据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娄清介绍,贵州将利用这笔贷款,从苗族文化入手,以村落文化环境保护为重点,按世界文化遗产标准的相关要求,做成一个既保护民族文化,又能让村民富裕的可持续发展的示范项目。 娄清说,当前的旅游开发已经危及到民族文化村寨的生存和...
由中国民族画院、李苦禅艺术馆、中华书画协会共同主办的“纪念香港回归祖国10周年——中国当代名家作品展”于今日至7月1日,在中国民族文化宫举行。展览现场还将举行公益捐赠活动,对内蒙多伦林业局植树造林捐赠书画作品。同时参展部分精品将于7月1日下午进行拍卖。本次展览特邀于志学、马海方、王利军、龙瑞、孙菊生、刘文西、何家英、啓驤、沈鹏、邵戈、杨彦、陈大章、阿老、范曾等近百位名家作品...
和睦——泥烙壶。江山清湖镇和睦村,古代至现代以制泥烙壶、瓦片闻名于闽、浙、赣三省。我们近日对和睦村进行文化遗产调查,发现和睦文化古迹丰富,是个以土陶窑为主的古窑村落。该村现保存着清——现在的土窑40座,兴盛时期达100余座,还保持着原始的制瓷工艺流程。如此密集的馒头状土窑和尚未失传的工艺流程,在全国少见。整个村落以家庭作坊式为主,每家每户都曾建窑烧制,以制陶为业,留下了大量的文化遗产,保持着原始的...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