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南京民国建筑 隋唐建筑看西安,明清建筑看北京,民国建筑看南京。众所周知,南京作为民国之都,民国建筑特色鲜明。中山陵、美龄宫、音乐台、原中央大学大礼堂以及散布在今中山东路、中山北路两旁星罗棋布的民国建筑群,构成了南京独有的靓丽的风景线。昨日,在国际联欢社旧址内召开的“民国建筑高峰论坛”上,与会专家草拟了一份倡议书,希望2011年能够维修出新100幢民国建筑。呼吁在给一些濒临...
昨天,记者从日前召开的东城区委员会全体会议上获悉,《东城区总体发展战略规划(2011-2030年)》提出,将加强旧城的整体保护。 规划提出,力争2012年前完成清末自来水厂旧址修缮、美国使馆旧址西楼和北楼修缮、明城墙遗址西段保护修缮等共计10项文物修缮项目。 明城墙遗址西段保护修缮具体是指哪里?怎样修缮?对此,东城区委宣传部及东城区文委未作说明。 昨晚,东城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委员会顾问、文物...
提要:清水砖墙是近现代较为典型的一种房屋建造工艺,在杭州列入保护名单的历史建筑中也比较常见。源茂里建筑群是三幢并联式的石库门建筑,这也是清水砖墙修缮技术实现突破的一个工程。 学士路3号 觉苑寺的清水砖墙 洗去尘垢,重展风姿。从2007年至今,杭州历史建筑保护工程走过了一条不寻常的道路,尤其是一面面清水砖墙的保护性修缮,从修补技术到专业洗剂的制造,都凝结着历保工程工作人员大量的心血。 ...
中山路是目前泉州红砖建筑保护较好的区域 两岸专家共论红砖建筑保护 闽系红砖建筑随着移民广布台湾,成了连接两岸民众的心灵纽带。在台湾传统民居中,约七成建筑秉承这种风格。昨天,海峡两岸文化遗产论坛在泉州开幕,专家共论闽系红砖建筑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推动两岸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有专家表示,保护红砖建筑,关键是传承工匠技艺,不能单纯保护一两幢,最好界定保护范围,成片加以保护。同时,台湾的经...
德国外交部15日发表公报说,德国将在未来数年内为波兰奥斯威辛-比克瑙基金会提供总共6000万欧元的资金,用于集中营纪念地的长期修缮工作。 据悉,德国与奥斯威辛-比克瑙基金会在柏林签订了协议,将从2011年开始分期提供这笔资金,到2015年支付完毕。德国联邦政府和德国各州政府将各承担一半金额。 德国外交部长韦斯特韦勒说,奥斯威辛-比克瑙集中营记录了纳粹德国大屠杀的罪行,维护它是为了不忘历史,让后...
修缮后的平津战役前线司令部旧址 12月14日上午进行了平津战役前线司令部旧址修建的验收交接。 平津战役前线司令部旧址坐落在我市蓟县礼明庄乡孟家楼村,是一组农村平房院落。1991年被确定为天津市文物保护单位。本着实事求是、尊重史实原则,有关部门今年对旧址进行了重新修建。上午进行了旧址修建的验收交接。展品的征集和布展工作也正在紧锣密鼓进行中。它将为弘扬红色文化,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作出应有贡献,是又...
科研小组花了11年的时间将比萨斜塔一侧的土转移到了它的另一侧,塔身也从以前的5.5度倾斜变为现在的3.99度倾斜 这座具有838年历史之久的比萨斜塔经八年多的修缮后焕然一新 比萨斜塔每年都会吸引超过100万的游客 据国外媒体报道,意大利比萨斜塔经过八年零三个月的修复,近日再现往日风采。意大利政府派出的科研小组花了11年的时间将比萨斜塔一侧的土转移到了它的另一侧,塔身也从以前的5.5度...
长汀县积极做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建设,将投入60多万元资金对文庙(戟门)部分的腐椽、檩、梁、枋以及脊饰、翘角等进行整治修缮,工程预计于年底前完工。 文庙
黄公祠 杏坛右滩村拟筹资保护景涯祖黄公祠堂 日前,记者从杏坛镇右滩村获悉,该村一座建于400多年前的景涯祖黄公祠堂,2008年被登记为顺德区文物保护单位,因年久失修,该祠堂结构安全受到威胁。当地村委表示,将尽快筹措资金修缮这一古建筑。 知名私塾人才辈出 日前,记者跟随镇、村有关部门负责人来到景涯祖黄公祠堂,只见祠堂大门口堆放了许多柴草等杂物,上方书有“右滩学校”。工...
台臧塔 随着丝绸之路大遗址吐鲁番片区维修保护工程的逐步推进,国内最高土遗址——新疆吐鲁番台藏塔修缮工程近日通过竣工验收。 台藏塔遗址位于吐鲁番市三堡乡尤喀买里村,曾是高昌王国时期佛教圣地,和大雁塔一样同属藏放经书的地方。遗址占地面积900多平方米,残高约19.1米,是国内最高的土遗址,也是国务院公布的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一位维吾尔族老人在台臧塔前合影 根据施工方检测,维修加固...
福州鼓山风景区管理处消息,随着更衣亭昨日修复完毕,为期近5个月的鼓山登山古道修缮配套工程宣告完工,重新修复了蒋介石游览鼓山时所题的“其介如石”石刻等多处景观,新增5处休息木平台,古道成为福州文化内涵最为丰富的登山休闲景观道。 鼓山 闽王更衣亭 “鼓山登山古道从下院至万松湾,全长3.5公里,是福州市迄今为止保存最好、利用率最高的古道,至今有近1000年历...
颐和园又添一处新景点———清朝外务部公所,这座百年建筑组群经过两年半的保护性修缮后,免费向公众开放。 09年10月14日,记者从颐和园管理处获悉,建国后该公所一直作为小学校舍,从未对游人开放过。 系晚清重要外交舞台 颐和园外务部公所位于颐和园东宫门广场外东南侧,占地8300平方米,共有古建院落两处,分为一号院落(三进院式四合院建筑)和二号院落(三合房式建筑布局)。 颐和园副园长祝玮介绍,颐...
图为园林绿化工人给树木剪枝 错过花期,颐和园西堤今起封闭修缮。 据颐和园管理处介绍,原定于上周开始对西堤进行绿化改造施工,却因今年山桃的花期比往年整整推迟了两周,为了给游人腾出时间欣赏到桃红柳绿,特意将工程时间延后。 4月13日上午,西堤正式封闭大修。40多名园林绿化工人进场,先修补西堤堤岸道路,然后对沿岸树木进行剪枝等“美容”。 颐和园还专门挑选了一批新的山桃树,...
火神庙修缮十载 古色风韵再现京城 日前,关闭70年的北京地安门火神庙经过十年整修后,重新对游人开放,成为中国历史文化古迹中又一道风景。地安门火神庙已有1376年历史,是中国皇家唯一的御用火神庙,里面的文物古迹保存完整。庙中有各代皇帝御题的匾额,其中主殿中清代乾隆皇帝的“荧惑宝阁”,尤为引人注意。
修缮中的四大部洲 修缮中的四大部洲 修缮中的四大部洲 一名工人正在做开工前的准备 11月17日,颐和园四大部洲建筑群开始封闭大修,这是其自1980年以来的首次大修,总投资2292万元。工期将历时13个月,计划明年11月开放。市文物局称,四大部洲前的须弥灵境建筑群将复建,目前正在进行考古挖掘。 对30年前复建进行调整 颐和园四大部洲建筑群位于万寿山后山,是一组庞大的藏式...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