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蕉林书屋集文物收藏、学术研究于一体,在文化界地位举足轻重,是正定历史文化的闪光点,保护、修缮它已刻不容缓。”曾在两年前提交过提案的省政协委员曹郁表示,他始终关注着蕉林书屋的修缮保护问题,希望能早日得到解决。而再往前追溯,一名92岁的日本学者曾专程来正定蕉林书屋寻文化之根。 本报记者 安文联 日本有不少国家级文物出自蕉林书屋 文物鉴赏家、石家庄市政协委员许万顺说,19...
图为牛剑桥八十年代原貌 图为牛剑桥修缮前 图为牛剑桥修缮后 1月9日,桃江县石牛江镇验收千年古桥——牛剑桥修缮工程通过了湖南省文物局古建筑专家符炫一行的检查验收。 牛剑桥又称牛脚桥,素有“楚南第一蛮桥”之称,始建于唐,迄今已有1100多年的历史,为桃江县首批公布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经过出土实物考证,该桥在清代经历过四次加固维修,清之后一直处于失修状态...
荆州文庙位于荆州市实验中学内,是我市现存唯一的一座文庙,历经岁月的沧桑,千疮百孔,隐患重重,有识之士多次呼吁重修未果。如今,在相关部门的重视下,荆州文庙终于要复建啦!昨日,记者在荆州市实验中学内得到了这一振奋人心的消息。 当日上午,记者踏进市实验中学看到,在已搭好脚手架待修缮的荆州文庙四周,已被蓝色挡板围了起来。 据市文物管理处相关负责人介绍,复建文庙的建议由来已久。作为珍贵的历史文物,文庙亟...
蕉林书屋就隐藏在正定燕赵南大街208号院内。 正房三分之二屋檐在前年大雪重压下塌落。李志华 摄 屋檐上精美的瓦当如今仅余几片。 已经344岁高龄的“蕉林书屋”由于得不到有效保护,正在加速衰败。在仅存的一大间正房内,不久前电视剧拍摄时置于其中的道具泥塑像已成垃圾。正定人梁新顺说,真没想到,这个曾媲美于宁波天一阁的梁氏私人图书馆——“蕉林书屋̶...
原建于明朝的金州副都统衙门博物馆,作为大连地区的重点文物保护建筑,一直以来备受人们关注。近年来,这处建筑往日的荣光日渐暗淡,院内对外出租的商户也引起一些质疑。 昨日,记者来到位于金州新区老城区的金州副都统衙门博物馆大门口时,商贩已经开始迁出,只有几个搬运工人在将打包好的货物从院子里搬出来。去年12月20日开始,根据金州新区博物馆下发的通知,原本位于副都统衙门博物馆大院里的店铺均在结束合同后,搬至...
近日,松阳县枫坪乡的南胜村显得格外热闹。村民修缮的宜兴社革命遗址,面貌焕然一新,吸引来自县内外的众多游客观光旅游。 宜兴社是枫坪乡南胜村的一处古建筑,是1935年中共松阳县玉岩区委、玉岩区苏维埃政府的诞生地。作为松、遂、龙边区的第一个红色政权,宜兴社由于年久失修,随时有倒塌的危险。为了抢救这一革命遗址,南胜村村民自筹资金将宜兴社修复,并于上个月竣工开放,成为该村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同时,在该...
昨日,北京市文物局透露,清华学堂修缮工程已完成报批。预计今年4月24日前将完成修缮。 去年11月13日,正在修缮的全国重点文保单位清华学堂失火。火灾发生后,北京市文物局对清华学堂修缮施工违法行为查处情况进行阶段性通报,通报称清华大学未报维修方案,擅自开工,且施工单位没有文物修缮资质。目前,该校已更换了有资质的企业。根据校方安排,4月24日清华大学将举行百年校庆,修缮工程将在百年庆典前完工。
由于房内湿气大,茅盾故居藏书室地面起了“碱面” 摄/记者杨威 近日,位于东城区后园恩寺胡同的茅盾故居开始闭馆修缮。据了解,2011年3月30日将重新开馆。 近日,记者在茅盾故居看到,工作人员正在整理茅盾先生生前的藏书。 推开茅盾卧室大门,一股霉味扑面而来,记者注意到,屋内阴暗潮湿,屋顶有水珠渗出,地面还出现白乎乎的“碱面”。 茅盾故居负责人郭...
受到破坏的夏公馆。王兴渠 摄 中西合璧的四间大宅,如今只剩半间残房和一座地堡,夏斗寅公馆一直是武汉民间文保人士呼吁保护的对象。昨从武昌区文体局获悉,今年该区将对夏斗寅公馆进行修缮。 武汉民间文史研究专家刘谦定说,夏公馆建于上世纪30年代初期,他们家的地原本在蛇山南坡,因当时要修湖北省图书馆,置换到了昙华林。“1950年左右离开大陆前,夏家在此居住了十多年。” 沿武昌昙...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在浙江景宁县的东车村,村民们为保护祖传的老房子进行了一场“最齐心的集资”。 东车村在海拔600米的山谷中,经济落后,每年人均收入仅有3700元。 就是这样一个小山村,最近两年从牙缝里抠出了68万元,修缮了村里的东车祠堂、马仙宫和回澜桥。 与那些只顾发展经济,不顾自然环境与文物保护的地方相比,东车村民更懂得文化传承的重要,得以幸存的古迹将永远向...
河源市东源县康禾镇仙坑村最古老的客家建筑仙坑石楼,将于今年元旦后进行加固修缮,这是记者昨日从河源市文广新局了解到的消息。据悉,当地政府计划今后将其打造成当地著名的旅游景点,并免费向外地游客开放。 仙坑石楼是广东客家民居中目前保存最完好的建筑之一,其房屋四周所用的建筑材料,全是能工巧匠精心凿成的长方形麻石。据史料记载,仙坑石楼始建于清朝乾隆年间(公元1780年),迄今已有230年的历史了。仙坑石楼...
愿生寺位于埂子街146号,是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前,这里居住着100多户住户,整个大院内满是简易棚户和乱搭乱建。记者昨天走进埂子街这一古建筑时发现,施工人员正在拆除、装载施工脚手架,并将脚手架搬离施工现场。古寺庙修缮后面貌焕然一新,与半年前相比,已经完全变了模样。 民国时期最大庙宇 愿生寺位于小秦淮河东的埂子街北首146号,坐东朝西,正门外两边砌有八字墙,是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记者昨天还...
船政古街区鸟瞰效果图 福州马尾区旅游局昨日消息,马尾船政文物修缮二期工程目前已展开,船政文化创意园、船政古街区、船政滨江廊道正加紧建设,正在修复闽安协台衙门;拟增建船政文化旅游码头,修复圣教医院门诊楼,恢复船政精英馆、英国副领事署原貌。 船政文化遗址群分成六个区 “马尾船政”正在申报国家4A级景区。“十二五”期间,船政文化遗址群计划整合马尾造船...
王家祠堂,位于四川省广元市旺苍县化龙乡亭子村3社,座西北向东南,占地面积约5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360平方米。建于嘉庆年间,由前厅,正厅,东北、西南厢房组成。穿斗叠梁混合式梁架,重檐歇山式屋顶,小青瓦屋面。前厅:素面台基,宽18.25米,高1米,置踏道5级;面阔5间16.7米,进深2间8.35米,高10米,门厅呈八字形。正厅:素面台基,宽18.25米,高1米,置踏道5级;面阔5间 16.7米,进...
近日,历时近一年修缮工作的吉林省通化市高志航纪念馆重新开馆。省委宣传部副部长贺永强、省文化厅厅长林君、通化市委书记张安顺、市长田玉林共同为纪念馆揭牌。高志航烈士长子高耀汉、长女高丽良为高志航纪念馆内高志航铜像揭幕。 开馆仪式上,高志航烈士长子高耀汉、北京野尘影视文化有限公司向纪念馆捐赠了文物、资料,原国防部部长迟浩田向纪念馆开馆赠送了题词。高志航原名高铭久,字子恒,1907年5月14日出生于吉林省...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