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11月8日至10日,由北京大学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心、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伦敦大学考古学院、中国文化遗产保护与考古学研究国际中心、陕西省文物局、宝鸡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宝鸡市文物旅游局承办的“全球视野下的青铜时代国际学术研讨会”在陕西省宝鸡市召开。来自中国、美国、俄罗斯、英国、日本、丹麦、西班牙、德国、西班牙、塞尔维亚等十个国家与地区的上百位学者参加研讨会。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出席研讨会开幕式,并...
3000多年前,在水草丰美的和静县莫呼查汗乌孙沟,生活着一个氏族部落,他们放牧,用牲畜和毛纺织品和其他部落交换陶器和铜器;他们信奉神灵,喜欢用铜饰显示自己的富有……近期,考古工作队对莫呼查汗水库施工区进行抢救性发掘时,有了惊人发现。 资料图 资料图 资料图 9月15日,记者从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了解到,这次抢救性发掘,共发掘229座墓葬,出土400余件...
德国考古人员在德国托伦瑟河谷发现一处青铜时代战场遗迹,有大约3200年历史。 一些研究人员2008年开始在这一地区展开挖掘工作,发现不少骨折的人类头骨、古代兵器等,证明这一地区的古战场身份。 这一地区共计出土大约100具人体骨骼,大部分属于年轻人。8具骨骼存在裂缝,可能由重击或者箭头造成,部分创伤足以致命。 德国波罗的海和斯堪的纳维亚考古中心研究人员哈拉尔德·吕布克说,这可能是这一地区...
前言 “三普”发现中青铜时代文化遗存最多 在距今4000年左右,活动于辽海地区人们的生活发生了一次重大变化——他们手中的工具和武器不再只是石器,他们学会了从矿石中提取金属,并开始用它来制造工具或武器。这样,古朴庄重、泛着青灰色光芒的青铜器正式走进了他们的生活。 青铜器的诞生,使人类文明发生了重大进步。我国著名考古学家夏鼐先生在《中国文明的起源》一书中曾这样说:青铜...
前言 “三普”发现中青铜时代文化遗存最多 在距今4000年左右,活动于辽海地区人们的生活发生了一次重大变化——他们手中的工具和武器不再只是石器,他们学会了从矿石中提取金属,并开始用它来制造工具或武器。这样,古朴庄重、泛着青灰色光芒的青铜器正式走进了他们的生活。 青铜器的诞生,使人类文明发生了重大进步。我国著名考古学家夏鼐先生在《中国文明的起源》一书中曾这样说:青铜器、...
人民网西宁12月7日电,青海省考古人员在位于柴达木盆地的茶卡盐湖首次发现青铜时代遗址。专家认为,这一发现证明了在3000余年前,茶卡地区就有人类居住和活动,为研究当时人类如何利用盐和盐湖提供了珍贵史料,也为青海省海西地区的史前考古学增添了新的资料。 考古人员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发现的莫哈特遗址,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乌兰县茶卡镇塔拉村的一处坡地上,东西宽500米,南北长900米,面积约...
位于阴山地区的乌拉特中旗再次发现约500幅青铜器时代磨刻岩画,其中包括两幅罕见的交媾图案。 “这是继今年10月在海流图镇西日楚鲁嘎查境内发现逾400幅岩画后的又一次发现,目前这一地区的岩画总量将近千幅,分布在约5平方公里的山区。”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中旗文物管理站站长刘斌说,“最终准确数量要待明年春天气候条件允许时再进行清查确定。” 刘斌说:&...
十九世纪,丹麦学者汤姆森根据历史上各阶段以生产工具为主的遗物的材质变化,将古代史分为三个大的时代,即石器时代、青铜时代和铁器时代。这一著名的时代划分法至今仍为学界所普遍采用。其后,又有英国学者将石器时代细分为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也有学者认为在某些地区,从石器时代向青铜时代转化的过程中,还存在着“铜石并用”的过渡阶段。 北京大学严文明教授,主张仰韶时代后期至龙山时代,因...
云南文物部门19日称,他们于本月15日开始对该省玉溪市一处战国至东汉初期墓群和人类聚落遗址进行抢救性发掘。 此次发掘的名为金莲山古墓群和学山聚落遗址被盗严重。本世纪以来,文物部门已三次对其进行考古发掘。 云南文物考古研究所披露,本月15日,经国家文物局批准,省市县三级文物部门组成联合考古队开始对澄江县金莲山古墓群及其附近学山聚落遗址进行考古发掘。“目的在于揭示学山聚落遗址的内部布局...
.h1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22pt; MARGIN: 17pt 0cm 16.5pt; LINE-HEIGHT: 240%; TEXT-ALIGN: justify } .h2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
尾山仔遗址出土的原始青瓷尊音楼山遗址出土的B形陶拍上,印着神秘符号烤肉、炭烤生蚝、炭烤活鱼……这些现在在夜市上常吃的菜,很可能在几千年前,就已经出现在古人的食谱里。2005年起,近百名考古队员历时5年,沿着晋江逆流而上,在一座座山包上寻找史前文化遗留下来的线索,最终形成《福建晋江流域考古调查与研究》专题报告。昨日,记者从福建博物院了解到,该流域目前共发现200处遗址,泉...
据美国国家地理网站报道,以色列考古学家6月初宣布,他们在以色列北部的一个石洞里发现了大约200件异教徒祭仪所用的物品,这为了解当地的文化提供了重要线索。 1.异教徒祭祀用具 异教徒祭祀用具(图片来源:Assaf Peretz, Israel Antiquities Authority) 这些文物发现于以色列北部的蒂尔卡希什(Tel Qashish)遗址,其中约100...
河南博物院与海南省博物馆工作人员认真点交文物 6月12日,是我国第五个“文化遗产日”,在这个特殊日子里,河南博物院、海南省博物馆共同主办的《青铜时代——河南博物院藏夏商周文物》将于明日在海口开展,来自中原大地的文化遗产即将与海岛的广大观众见面。 夏商周三代被称为我国的青铜时代,是中华民族璀璨文明的奠基时期。河南地处中原,是华夏文明最重要的发源地。由于河南特殊的历史地位,使之成为夏商周时期考古的中...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