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英墩遗址出土的陶钵 桥山遗址出土的陶器 通过考古调查和发掘,发现了英墩、莲子湾、桥山3种全新的、文化内涵各异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填补了海南史前考古的诸多空白。首次建立的英墩早期文化遗存→莲子湾文化遗存→桥山文化遗存的基本年代框架,为构建海南东南部沿海地区史前考古学文化编年与谱系提供了关键证据。同时,在桥山遗址发现了海南首座史前墓葬,并出土了人骨,为研究海南先民的体质特征、DNA信息等提...
以三亚英墩、陵水桥山和莲子湾为代表的海南东南部沿海地区新石器遗址,日前入选“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学论坛”2015年中国六大考古新发现。记者21日在三亚英墩遗址考古发掘现场看到,联合考古队继续在英墩遗址进行挖沙清理作业,筛检遗物,正在进行第二季度考古发掘。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与海南省博物馆组成的联合考古队,经过一年的抢救性发掘,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中国社科院考古博士刘业沣介绍,英墩遗址位于三亚市...
33年前,因对酒瓶上的釉彩发生兴趣,便坚持不懈研究与搜集,直至拥有古陶瓷藏品近三千件。日前,堪称海南“瓷器王”的周筑平,自费在海口举行为期半个月的“盛唐溢彩——唐代(前后)瓷噐展”,虽然精选展品百余件仅是其整个藏品的冰山一角,但足以展现唐朝社会概貌,并让众多观展者眼睛发亮。 藏宝阁里数家珍 这是海口市南渡江畔一个叫偶园的古陶瓷研究会所,一个绿树鲜花掩映的小楼。与其说是一个私人会...
周长征向记者展示富有特色的崖州布 “海南棉纺织,并不是黄道婆最伟大的创举,她却以‘先棉神’的血肉之手,把棉布传播到中原以及全世界。使遗存在岁月里的崖州布,重新唤起人们探索崖州布背后的历史和文化记忆!”采访周长征十分顺利,他的开场白也十分诗意。 认识周长征是在去年三亚举办的文博会上,他为了让更多人了解、认识海南崖州布,在没有展位的情况下,通过三亚市收藏家协会的关系,硬将他认为最具地域代表性的文化...
英墩遗址 英墩遗址出土陶钵 桥山遗址出土陶纺轮(资料图) 12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公布了2015年中国考古六大新发现,海南东南部沿海地区新石器时代遗址入选。 据中国社科院考古所研究员傅国宪介绍,经过3年多在海南东南部沿海地区的考古调查和发掘,发现了英墩、莲子湾和桥山3处全新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为构建海南东南部沿海地区史前考古学文化编年与谱系提供了关键证据,填补了海南史前考古的诸多空...
图为中国农村博物馆首任馆长段应碧接受“黎陶”收藏。 第二届中国农村博物馆年会暨村庄文化交流1月10日在海南昌江召开。交流会上,昌江县保突村11件黎族陶艺作品被中国农村博物馆收藏的仪式。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原主任、中国扶贫基金会会长、中国农村博物馆首任馆长段应碧现场专门颁发了收藏证书,证书由海南省生态旅游策划研究院院长张悟纲代表保突黎陶制品专业合作社收领。 据了解,被收藏的11件藏品是双凤...
海南省文体厅近日发布消息,对2015年海南省文化遗产保护与考古发掘取得的新成果作了说明。 据了解,2015年,经过市县申报和实地考察,海南省文体厅报经海南省政府审定,并于当年10月公布了第三批108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组织完成全省近4万件可移动文物的信息采集工作;组织完成斗柄塔、崖城学宫、儋州故城、蔡家宅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报批,完成东坡书院、琼山学宫大成殿等文物修缮工程,指导实施蔡家...
12月9日上午,第二届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论坛在海口启幕,新加坡、菲律宾、泰国、缅甸、柬埔寨、老挝、英国、肯尼亚等国家及我国山东、江苏、广东、台湾等省市和地区代表齐聚椰城,就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展开深入探讨。 本届论坛由海南省政府、国家文物局主办,海南省文体厅、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办,是海南省政府和国家文物局贯彻落实“一带一路”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有利于进一步推进我国...
海上帆起时,朋自远方来。 今天上午,第二届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论坛在海口启幕。此时虽然北国冰封,但海南岛仍然花果飘香、和风醉人,一如2000多年前海上丝绸之路开通时一般,向国内外宾客张开热情的双臂。 沐浴着微咸海风,与会嘉宾争相发言,为发掘、保护和传承祖辈在这条古老的经济之路、文化之路、友好往来之路上留下的灿烂文明建言献策。 而海南以独特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被他们评价为“开展水下考古研究...
《丝路帆远——海上丝绸之路七省文物精品展》在海南省博物馆展出 “朱庐执刲”银印在海上丝绸之路七省文物精品展中展出 游客参观海上丝绸之路七省文物精品展 12月1日,由海南省文体厅主办,省博物馆联合海上丝绸之路沿线的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广西六省联合承办的《丝路帆远——海上丝绸之路七省文物精品展》在海南省博物馆展出。此次展览展出东汉广陵王玺金印等各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是反映“海上丝...
南国有佳木。花梨、沉香自不待言,最近海南省内甚至出台了黄花梨的鉴定标准。 清代时,记载海南岛著名树木最多不过82种。而目前已发现的木本植物达4200多种,其中乔灌木1400多种,800种经济价值较高,列为国家重点的特有与珍稀树木有20余种,被列为国家特一类的有坡垒、子京、母生、花梨与野荔枝5种商品材。 海南岛珍稀林木享有千百年盛名,然而,历史上,皇木采办、筑城造船、掠夺开发、战略物资、高档家具...
11月24日,省政府发布《海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三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确定108处不可移动文物为海南省第三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不久前被媒体曝光遭到破坏的三亚崖州既济亭热水池在公布名单中。 在省政府确定的108处不可移动文物为海南省第三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中,古遗址15处、古墓葬19处、古建筑36处、石窟寺及石刻4处、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27处、其他7处。 《通...
11月28日,中国国家南海博物馆与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南海基地在海南省琼海市潭门镇奠基,图为启动仪式现场。 中新社记者 骆云飞 摄 中国国家南海博物馆与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南海基地28日在海南省琼海市潭门镇奠基,两项目将把发掘、研究南海海域水下文化遗产与展示南海文化遗产进行结合。 项目选址在琼海市潭门中心渔港,是海南东部沿海最大的中心渔港,通往南海的重要港口之一。 国家南...
11月28日,中国国家南海博物馆与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南海基地在海南省琼海市潭门镇奠基,图为启动仪式现场。 中国国家南海博物馆与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南海基地28日在海南省琼海市潭门镇奠基,两项目将把发掘、研究南海海域水下文化遗产与展示南海文化遗产进行结合。 项目选址在琼海市潭门中心渔港,是海南东部沿海最大的中心渔港,通往南海的重要港口之一。 国家南海博物馆定位国际一流...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