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孟家阿遗址位于山东省章丘市孟家阿村南100 米,夏庄村以北,彭家庄村以东,海拔116 米,东距章丘市区约9 公里。遗址范围东界距省道S244 约600 米,北界距国道G309 约1600 米。孟家阿村砖厂将遗址分为东西两部分,埠村煤矿铁路贯穿遗址东部。该遗址于2006 年调查发现,地表存在大量唐、宋、金代瓷片,其中发现有部分窑具,结合走访砖厂取土工人了解,遗址可能有唐宋时期瓷窑。 为了解...
孙寨遗址位于河南省信阳市平桥区甘岸办事处孔庄村孙寨村民组。遗址地处淮河上游左岸,右岸即为游河入淮处,也就是《水经注·淮水》篇“淮水又东,油水注之”所在。遗址主要由东南、西北两个台地构成,高出周围约2米。东南台地为椭圆形,东西182——284米,南北152——210米,面积5.2万平方米左右。西北台地近方形,东西 84——127 米,南北114——120米,面积1.3万平方米左右。两个台地周围均有壕...
9月26日上午,以“‘一带一路’——共同的记忆和共赢的发展”为主题的“一带一路”国际研讨会在西安开幕。会议期间,中国和乌兹别克斯坦合作西天山西端区域古代游牧文化考古成果发布,考古工作确认了古代月氏文化遗存,为探讨月氏与贵霜的关系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据介绍,古代月氏西迁中亚是丝绸之路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对欧亚大陆古代东西方人群和文化的交流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因此,古代月氏研究成为国际历史学、考...
傍晚时分,走在德清钟管镇蠡山村,“西施画桥”亭亭玉立。经过修葺保护与河道整治,这座秀丽的小桥与马路对面的蠡山水文化公园融为一体,吸引了许多村民前来散步。 “相传当年范蠡与西施来到这里居住,每天早上西施都要在此画眉打扮。”当地村民说,不久前,这里还是一条杂草丛生的臭水沟,小桥完全埋入路基之下,直到今年夏天,才随着治水露出“真容”,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德清地处太湖流域,有大小河...
关键词:宁夏 林子梁遗址 常山下层文化 页河子类型 窑洞建筑 试析宁夏海原县林子梁遗址的两类遗存
三峡古城坝土司遗址的考古工作近期取得新进展,当地考古研究院在遗址发现了一批高级建筑遗存,这为中国西南地区土司历史研究提供了实物资料。 古城坝土司遗址位于三峡库区的石柱土家族自治县悦崃镇,史料记载自南宋置石砫(注:1959年石砫县改为石柱县)安抚司以来,此处先后为石砫军民府和石砫宣抚司治所驻地。据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相关负责人介绍,该院于今年2月对遗址进行考古发掘,近期新发现了一批高等级建...
8月16日,四川三国文化遗存保护利用工作推进会在成都召开。四川省各地、市、州文物管理部门及相关文博单位负责人与三国历史文化研究专家共同探讨四川地区三国文化遗存的调查研究工作。四川省文化厅党组书记,厅长、省文物局局长郑晓幸出席会议并讲话。 郑晓幸强调,要准确把握文物事业发展的新形势新机遇,增强三国文化遗存保护利用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要充分认识三国文化遗存保护利用的重大意义,不断增强文化自信,...
高唐观遗址 近日,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专家完成了对巫山县高唐观遗址的阶段性考古发掘。近半年时间的考古发掘,共完成发掘面积3420平方米,发现了西周至明清等多个时期的文化遗存,大大丰富了高唐观遗址的文化内涵。这是记者昨日从巫山县文物管理所获得的消息。 据了解,高唐观遗址位于巫山县西北部的巫峡镇高唐村三组,长江北岸高丘山的耒鹤峰上。《巫山县志》等文献记载,其始建于战国,是长江三峡中最古老的...
出土的白色螺蚌壳,可确定是水煮过后的。王芳摄 湖南湘西州考古工作者近日在泸溪县浦市镇发现了一处“高庙文化”遗存。进行现场发掘指导的湖南省考古研究学会理事、副研究员龙京沙介绍,这一重要发现将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有考古学支撑的人类活动历史上推至8000年前。 此次发现的“高庙文化”遗存地处浦市镇下湾沅水河床边一台地。历经10多天的发掘后,考古工作人员发掘出土了一大批螺蚌壳、石器、骨器、陶片...
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里南海一号考古现场。南方日报记者 毕式明 摄 两宋时期,商贸繁荣兴盛,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发达,大量的商船开始扬帆远航,对此盛况,北宋文学家张耒曾记述:“南商越贾,高帆巨舻,群行旅集。民居旅肆,烹鱼酾酒,歌谣笑语,联络于两隅。自泗而东,与潮通而还于海。” 一艘满载工艺精美的陶瓷以及各式琳琅满目的金银铜器的商船,驶离港口,船主带着这些当时中国最好的商品一路航行,意欲换...
湖南湘西州考古工作者近日在泸溪县浦市镇发现了一处“高庙文化”遗存。进行现场发掘指导的湖南省考古研究学会理事、副研究员龙京沙介绍,这一重要发现将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有考古学支撑的人类活动历史上推至8000年前。 出土的白色螺蚌壳,可确定是水煮过后的。王芳摄出土的白色螺蚌壳,可确定是水煮过后的。 此次发现的“高庙文化”遗存地处浦市镇下湾沅水河床边一台地。历经10多天的发掘后,考古工作人员发...
8月6日,考古学家在湘西泸溪县浦市镇下湾考古现场宣布:考古工作者在当地发现了“高庙文化”遗存现场。这一重要发现将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有考古学支撑的人类活动历史上推至8000年前。 此次发现的“高庙文化”遗存地处沅水河床边一台地。在历时10多天的发掘后,考古工作人员发掘出土了一大批遗物,包括石器、骨器、陶片等。其中石器为打制与磨制,有细石器、石斧、石铲、石锛等器物;骨器中有鱼骨、兽骨锥、针...
湖南湘西州考古工作者近日在泸溪县浦市镇发现了一处“高庙文化”遗存。进行现场发掘指导的湖南省考古研究学会理事、副研究员龙京沙介绍,这一重要发现将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有考古学支撑的人类活动历史上推至8000年前。 此次发现的“高庙文化”遗存地处浦市镇下湾沅水河床边一台地。历经10多天的发掘后,考古工作人员发掘出土了一大批螺蚌壳、石器、骨器、陶片等。其中,螺蚌壳均钙化发白;石器为打制与磨制,有...
河北省文物工作会议日前在石家庄召开。会议传达了中央领导关于文物工作的批示和全国文物工作会议精神,总结了“十二五”工作情况,安排部署今后重点任务。河北省委书记赵克志、省长张庆伟对河北文物工作作出批示。河北省副省长姜德果出席会议并讲话。 “十二五”时期,河北累计争取的国家文物保护资金共30亿元,共实施四大类887项重大文物保护工程,完成了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文物本体维修、长城代表性段落保护...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