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近日,青岛市规划局发布《青岛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保护青岛市“山、海、岛、城”相融的城市空间格局、彰显岛城风貌成为《规划》中浓墨重彩的部分。根据《规划》,青岛将划定13片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总面积达1363.8公顷,街区核心保护范围总面积为689.5公顷。 《规划》提出,在历史文化名城领域,青岛市的保护工作分为市域历史文化与城市风貌特色保护、中心城区历史文化...
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张文平16日对外披露,内蒙古长城调查队对位于内蒙古阿拉善地区的居延边塞作了全面调查时发现多处居延地区的汉代遗存。 这些汉代遗存主要有古城5座、障城1座。 张文平说,这5座古城遗址分别为K688城(一名雅布赖城)、K710城、白城、K749城、绿城,1座障城为红城。结合史料记载,这些遗址为遮虏障、居延都尉府、居延县和居延侯官等多个行政、军事建制的治所。 居延作为...
红山墓群位于新疆自治区和硕县红山谷地的西北部,该谷地为天山南麓山间小盆地,四面环山,地理环境相对封闭。为配合基础建设,新疆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于2015年7月、10月分两次对墓群进行了发掘。 红山墓群由红山沟墓地、红山墓地、乌兰托里盖墓地共3处墓地组成。3处墓地西南—东北向线状排列于谷地地势相对较高的碱土台地上。文物普查统计,三处墓地共计400余座墓葬。此次发掘38座,其中红山沟墓地5座、红山墓...
记者2日从武夷山市政府获悉,为了切实做好朱子文化遗存遗迹等文物的保护工作,弘扬武夷山优秀的历史文化,经推荐、专家论证和政府常务会议通过,武夷山“仙洲密庵遗址”等10处文物确定为武夷山市第十批文物保护单位。 仙洲密庵遗址位于武夷山五夫镇古亭村凉伞岩(仙洲山)下,建于北宋,现仅存遗址。朱熹寓居五夫里40多年的生涯中,常携友攀登仙洲山寻幽探胜。据方志记载,仙洲山有“两峰并峙,一尖一方,山顶有棋坪石,上...
黄陂盘龙城遗址自1954年被发现以来,进行过多次考古发掘,出土大批青铜器。但盘龙城青铜器的产地问题,过去 一直是个谜。记者昨悉,今年1月,考古工作者首次在盘龙城小嘴遗址发现疑似青铜器生产作坊,属于商代早期都城地区之外的首次发现。 考古工作者在对盘龙城城垣以西的小嘴遗址发掘中,发现一处面积超过1000平方米的大型遗迹,遗迹走向或平行、或垂直,由石块构成的操作台面分布其中。遗迹包含物主要为灰烬土,...
开县姚家坝遗址出土的陶器文物 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日前在开县姚家坝遗址考古发掘中,发现一批重要的商周遗存,灰坑、柱洞、灶、窑等遗迹露出“真容”,随之出土的还有种类丰富的陶器。考古专家表示,这是该区域古代早期制陶遗存的首次发现,由于该遗址的文化堆积范围广、时间跨度大,初步推测或为开州(开县的古地名)文明的发源地。 重庆市文遗院考古人员杨爱民介绍,本次考古发掘的遗址位于开县赵家镇姚家村,台地面积分...
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在通辽市发现一处新石器时代史前文化遗址。根据遗址房屋形制、出土遗物特点推断,这个遗址属于哈民文化遗存。 哈民文化是一种新的考古学文化,因距今5000年至5500年的新石器时代哈民史前聚落遗址的发现而得名。这类遗存的文化中心大体分布在中国东北的科尔沁沙地地区,遗存文化面貌独特,年代与红山文化晚期相当,与周邻地区已发现命名的新石器文化均不相同。 这处被称为腰伯吐哈民文化遗...
开县姚家坝遗址出土的陶器文物。记者 杨晨 摄 记者2月15日获悉,市文化遗产研究院日前在开县姚家坝遗址考古发掘中,发现一批重要的商周遗存,灰坑、柱洞、灶、窑等遗迹露出“真容”,随之出土的还有种类丰富的陶器。考古专家表示,这是该区域古代早期制陶遗存的首次发现,由于该遗址的文化堆积范围广、时间跨度大,初步推测或为开州(开县的古地名)文明的发源地。 市文遗院考古人员杨爱民介绍,本次考古发掘的遗址位于...
根据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日前对化德县境内的裕民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发现,这处距今8400年的遗址为旧石器时代晚期向新石器时代早期过渡的一种全新的考古学文化遗存,也是内蒙古中南部地区目前发现的最早的新石器时代文化。 裕民新石器时代遗址总面积约5000平方米,三面山丘环绕,呈簸箕形状。考古人员2015年度发掘的面积为700平方米,清理房址9座,房址呈圆形,均为半地穴式,直径2.8米至4米不等。出土...
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陈永志31日对记者披露,该所日前在乌兰察布市化德县境内发现一处重要遗存——距今8400年旧石器时代晚期向新石器时代早期过渡的一种全新的考古学文化遗存。 陈永志强调该遗址的重要性称,是内蒙古中南部地区目前发现的最早的新石器时代文化,该遗址为研究中国北方草原及草原地带的新石器时代初期文化面貌提供了极为重要的资料。 这处遗址总面积约5000平方米,三面山丘环绕,呈簸箕形...
记者近日从2015年度陕西考古新发现公众汇报会上了解到,陕西省考古专家赴中亚已考古调查40余处重要遗址,发现了众多丝路沿线历史遗存。 据中亚考古调查项目负责人、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张建林介绍说,考古专家2015年先后调查了中亚地区青铜时代多个历史时期的重要遗址40余处,搜集了大量的考古资料。同时,加强与中亚国家的学术界交流,初步了解其考古和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情况,为今后在国际间开展考古合作奠定了...
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日前对化德县境内的裕民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发现,这处距今8400年的遗址为旧石器时代晚期向新石器时代早期过渡的一种全新的考古学文化遗存,也是内蒙古中南部地区目前发现的最早的新石器时代文化。 裕民新石器时代遗址总面积约5000平方米,三面山丘环绕,呈簸箕形状。考古人员2015年度发掘的面积为700平方米,清理房址9座,房址呈圆形,均为半地穴式,直径2.8米至4米不等。出土器物...
中亚地区是古代东西方文化的交汇之地,与中国古代文化有长期的交流,文化遗产资源十分丰富。昨日上午记者从2015年度陕西考古新发现公众汇报会上获悉,我省考古专家在中亚考古调查中发现了众多丝路沿线历史遗存。 已调查中亚40余处重要遗址 中亚考古调查项目负责人、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张建林说,过去的一段时间我省考古专家现场调查了中亚地区从青铜时代开始的多个历史时期的重要遗址40余处,搜集了大量的考古资料。...
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张文平11日在呼和浩特表示,经其持续考证,考古界颇具争议的内蒙古大青山蜈蚣坝白道岭圜丘,应属中国考古史上罕见的北魏皇家祭祀遗存。 白道岭圜丘位于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武川县大青山乡坝顶村西南0.8千米处,坐落在蜈蚣坝坝顶西阜海拔1662米的山脊之上,周围山势平坦。据《水经注》记载,北魏时期,白道岭北阜之上建有皇帝行宫。 张文平说,目前对于白道岭圜丘性质的认定,主要有魏...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