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今天上午,岳麓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处工作人员在归宿亭附近发现一神秘墓葬。据景区文物管理人员现场查看,该墓应为清代墓葬,墓主人与明德中学关系甚厚,由于相关资料缺失,有关墓葬的主人身份也无法确定。热心市民如有了解此墓葬和石碑情况的可拨打电话0731-8825011与景区文物管理人员联系。 该神秘墓葬位于麓山景区七十三军墓北面山脚下,在归宿亭的前方约10米处。墓前高高耸立着四根石柱,石柱正面刻有文字,清晰...
近日,松阳县文物普查新发现一座“明代”木制门楼。该门楼位于浙江省松阳县古市镇刘边自然村8号。门楼古时也称“坊门”,它是古代木构建制的门,也是古建筑一种装饰性的建筑物,用以点缀民居中通道的门楼。该门楼安装门扇,起着门的作用,是中国古建筑中一种特殊的门。古时此门楼内是刘边自然村的一座刘姓古民宅,三进五间,现该宅已毁无存,仅留有一进砖地的遗迹。 该门楼坐...
近日,甘泉县文物旅游局对该县古崖居群进行再调查时,于下寺湾香林寺古崖居群内的石室内发现一处金代贞祐二年石刻题记。 香林寺崖居群开凿于香林寺山西侧的悬崖峭壁之上,是甘泉境内规模最大的一处古代崖居群,由南、北两区,七十六个洞室组成,极其壮观。发现题记的崖居群位于北区中部,由大小不同的八间石室组成,石室间用甬道、暗道、天井相连,曲径通幽。石室均为平顶方形或长方形,最大者20多平方米。室内有石炕、石水槽...
西洋湖五间楼全貌(南往北摄) 日前,上虞市文物普查队冒着高温酷暑走进古城崧厦镇开展地毯式文物普查,新发现一批晚清民国时期的古建筑。它们包括 5处宗祠,6处庙宇,26 处老台门,11处古桥以及3处名人故居。 崧厦地处宁绍平原北部,是虞北地区的中心城镇,2002年10月被中国轻工联合会命名为“中国伞城”,是上虞市人口第一大镇。辖38个行政村,97个自然村,3个社区居委会。崧...
阿塔普埃尔卡遗址发掘场景。 阿塔普埃尔卡遗址被喻为西班牙“史前文明的观察站”,距离中国万里之遥的它有着怎样的考古故事?将如何撞击中国的古人类学研究? 日前,在北京塞万提斯学院,阿塔普埃尔卡考古队的负责人之一、西班牙洛维拉·依维尔基里大学考古学教授犹达尔德·卡沃内尔(Carbonell)讲述了考古的过程,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侯亚梅则介绍...
在许多人眼中,考古学家常跋山涉水穿梭于人迹罕至之地,揭密人类文明的遗迹。随着技术发展,这一情况发生改变。澳大利亚《悉尼先驱晨报》21日报道,澳大利亚一支考古队借助“谷歌地球”,足不出户发现数百个位于阿富汗境内的古文明遗迹,并且首次把借助“谷歌地球”得到的考古发现公开发表。 勘查于帷幄中 由于战乱和武装冲突等原因,考古学家很难进入阿富汗进行实...
记者从河北省沧州市文物局了解到,近期河北省文物普查队在沧州市开展的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期间,新发现各类文物点240多处,其中包括古遗址、古墓葬等。 河北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队自7月2日开始,计划用一个半月时间,对沧州辖区内地上、地下、水下的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及石刻、近现代重要史迹、近现代代表性建筑、工业遗产以及沧州武术、杂技文物和其他不可移动文物的基本情况进行普查登记和信息采集。 据了解,文...
考古人员介绍营房“原形” 近日,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人员在瑞金市武阳镇杨梅岗村东南部的石狮寨上,发现了一座太平天国时期的山寨军事遗址。23日,经考古人员近两个月的发掘,一座14600余平方米的山寨军事遗址布局呈现在世人面前。据专家介绍,这是江西省境内山寨军事遗址发掘的先例,为清代晚期的太平天国运动战事研究保存了大量的遗迹。记者当日赶赴现场进行了探秘。 现场 四大重...
记者近日从省文化厅获悉,丹东市第三次文物普查野外调查自年初实施以来,取得了显著的阶段性成果,截至6月30日,全地区共普查文物遗址228处,新发现文物遗址161处,占全省普查总数的近1/10。其中凤城东山山城、二道河拦马墙,宽甸的太平哨边墙、岔沟边墙,东港的孤山山城和杨家大院等遗址均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丹东地区的历史变迁和文化风貌,具有较高的历史和研究价值。 为确保文物普查野外实地调查出成果、见实效...
日前开展的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仁怀市文管部门在九仓镇谢厂坡发现一处精美的古墓石刻。 古墓建于民国初年,布局得当,环境优美。坐东北、向西南,沙石建造,占地面积160平方米。石刻由石柱、条石扣砌而成。近百年的风雨剥蚀中,石刻稍有风化。
日前,武安市考古专家在本地发现一座保留着明清原始建筑风貌的村庄———贺进镇后临河村。 据考古专家介绍,该村三面环山,风景秀丽,共有农户100余家,村民300余人。虽经数百年风雨洗礼,该村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民居仍完整保留着明清和民国时期的建筑格局。民居自东至西,顺势而建,高楼低宅,错落有致,村中拴马桩、上马石、石碾石磨、石楼石阁随处可见,古城楼、观音阁、古戏楼、龙神殿、天地坛、关公庙、马王庙、武安祠...
记者日前从天津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获悉,经过两个多月的艰苦野外工作,截至目前,该中心在京杭大运河天津段共发现不同类型古代遗存近百处,年代涵盖战国至明清时期。 据天津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考古部部长盛立双介绍,该中心组织开展的大运河天津段文物资源调查工作从今年5月份开始,经过两个多月的艰苦野外工作,共发现包括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基址、古码头、沉船点、古窑址等不同类型地下古代遗存近100处,年代涵盖战国...
黄崖关长城 明长城天津段田野调查作为全国长城资源调查工作的分项目,由天津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市测绘院负责实施,相关数据将于今年底公布。据了解,这次调查中,应用了GPS、航空考古、遥感等大量新技术,为长城长度的精确性提供了技术保障。 天津长城“就地取材” 据介绍,长城天津段全部位于蓟县北部山区,东起钻天峰,与河北省遵化市明长城相接,向西止于黄土梁大松顶,与北京市平谷明长...
古墓发掘现场。首席记者 郭启朝 图 古墓内发现的青铜戈上雕刻有精美鸟书。 昨天记者获悉,位于南阳市城区八一路与工业路交叉口处的两座春秋古墓已经发掘完毕,除了出土大量的礼器、乐器、兵器、玉器外,考古人员还清理出了720件皮甲,并从一件青铜戈上发现了古文字。 记者看到,所清理出来的皮甲都编写了号码放在盛有药液的塑料袋中,其形状有菱形、方形、三角形、不规则形等,每一片上都有穿孔。但缝缀皮甲的...
近日,江西奉新县文物普查队在该县柳溪乡店下村文物普查时发现一处清代石刻水契。石刻水契分两次刻上,内容为:“当官永买,同治丁卯年立,业户刘为仁买上正坡水,管□□。立契所管存照。”“光绪已卯年,业户□□仁买,买本坡水□分照契管。”这是当时乡民买灌溉用水时的契约。石刻水契的发现,填补了宜春市历史文物类别的一个空白,也为研究民间契约历史提供了佐证材料和文物资...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